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她講述了這麼一件事:
她家住公寓樓五層,沒有電梯,走樓梯上下。最近女兒特別喜歡這樣下樓:一條胳膊搭到樓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腳不用力地向下溜。
媽媽不允許孩子這樣做,一是很危險,二是樓梯扶手平時沒人擦,那樣會把衣服弄髒磨壞。
但再一次下樓時,孩子又那樣,屢說屢犯,家長終於失去耐心,大發脾氣。孩子當著家長的面不敢那樣做了,卻找各種機會偷偷地那樣下樓,衣服袖子下面經常是髒髒的。
陳述完事情後,家長用失望的口氣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我其實挺尊重她的,不知給她講了多少次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聽。
為什麼“講道理”對孩子很難起作用?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也反覆強調: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道理固然都是正確的,但是用講道理這個方式教育孩子,效果太差。
為什麼這種“講道理”對孩子很難起作用?因為孩子的認知水平與成人存在很大差異。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提出一個理論,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在他們的認知方式中,往往只能從自身出發看世界,在這個階段,孩子常常以為他人眼中的世界和自己所看到的是一樣的。
所以,不是孩子不講道理,而是以他們的心智成長程度,還不能適應“講道理”這種說服方式,甚至根本聽不懂。
與父母經過社會馴化的思維方式不同,孩子的思維方式是發散的、創造性的,強行將孩子的思維裝進成年人的殼子中,只會扼殺孩子的天性。
甚至有時父母不用說話,用行為來引導孩子,孩子自己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家長“多做少說”,孩子更易接受我們不妨學學明星孫儷的育兒方法。
說起讓5歲前的孩子刷牙,我們的經歷是怎樣的?
是這樣的?
這樣的?
威逼利誘,好說歹說,最後發現,還是蠻力最管用。
可天天如此,誰能受得了,也沒那麼多時間和耐心陪他耗。
於是,她給孩子們放了一部紀錄片《高糖陷阱》,講述的是一個6歲小孩的真實拔牙過程。
影片中,通過X光,我們可以看到小男孩的門牙全部被蛀空了。
圖片來源:紀錄片截圖
這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那就是,小男孩要一下子拔掉6顆壞牙齒。
大人看著都心顫顫,何況小孩呢!
看完之後,還有哪個小朋友敢不刷牙了?
通過紀錄片,讓孩子直接感知不刷牙這件事的嚴重後果,比以往給孩子說一百句強多了。
泰國的一位媽媽也面臨著孩子“不聽話”,孩子想逃學。但她用了一個方法,就讓孩子乖乖上學。
一天早上,這個年輕媽媽5歲的兒子吵著不想去讀書。他的媽媽居然同意了,但是有一個條件,如果不去上學,那就必須去工作掙錢。
但是這麼小的小孩能做什麼工作呢?沒有一個商店,願意僱傭一個五歲的孩子,他的爸爸媽媽思來想去,對孩子說:“以你目前的知識和能力,只能去路邊撿塑料瓶和易拉罐來賺錢了。”
不上學,還能賺錢?有這麼好的事情,孩子欣喜地答應了,於是一天的撿垃圾旅程開始了……
孩子這一天的旅程異常艱辛,並沒有他想象的那樣快樂有趣。孩子要去路邊撿人們隨手丟掉的飲料瓶,要去垃圾桶翻找可以回收瓶子,甚至要去路邊的小吃攤,向老闆討要些塑料瓶和易拉罐。
在炎熱的天氣下,孩子拎著一個大袋子走了2.2公里,總共撿到兩公斤的瓶子,這些瓶子可以去廢品店換回兩泰銖約 0.4 元RMB。
累的滿頭大汗的他對媽媽說:“媽媽,我們能坐公車回家嗎?”
媽媽:“坐公車兩個人要 10 泰銖,可是我們撿到的瓶子才能換兩泰銖。”
孩子搖搖頭,堅定地說:“沒關係,我可以走路的。”
天氣異常的炎熱,孩子提出想吃一個雪糕,媽媽說一個雪糕需要3泰銖,我們的錢依然不夠啊,於是孩子放棄了吃雪糕的想法。
圖片來源:泰國媽媽的社交賬號
經過了這一天的努力,孩子和媽媽在酷熱的天氣下,來回走了五公里,通過撿到的瓶子換回了兩泰銖,雖然只有區區的兩泰銖,小男孩兒依然為這兩泰銖感到欣慰自豪。當他和媽媽回到家,媽媽問他,明天你是想去上學還是想出去工作呢?孩子大聲地回答道:“我想去幼兒園上學!”。
圖片來源:泰國媽媽的社交賬號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瞬間被這位美麗泰國媽媽的睿智做法深深折服,這樣的親身體驗式教育,要比你把孩子吵一頓,再硬生生的送到學校的做法強的多。
最後,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的案例。
很簡單,回家找兩塊抹布,家長和孩子一人一塊,自上而下把樓梯扶手擦乾淨,既做了公益,又滿足了孩子手腳並用下樓的樂趣,試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家長一聽,恍然大悟:“對啊,這麼簡單,我怎麼沒想到呢!我怎麼就光想著給她講道理呢?”
其實,文章開頭提到的這位家長之所以沒想到,應該在於她一直以來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說得“有道理”,沒去想自己做得多麼沒道理。
就這件事,孩子不過是天性好動,想變個花樣走樓梯,家長卻不明白這點,就覺得孩子不乖,和父母做對。
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並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
這就是說,要讓孩子明白道理,不是單單從口頭上“講述”就有用的。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因為孩子都無法接受!那“上策”是什麼樣的?
——家長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孩子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