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是寒假的最後一天,不知道我們有多少家庭的小朋友正在火力拚速的趕作業呢?

說起作業呀,可是讓孩子和家長引發矛盾的最大問題之一,正所謂,“不談作業,母慈子教,一談作業,雞飛狗跳。”

1、真的是孩子讓我們生氣嗎?

下面我們來假想兩種情境

第一種:

今天媽媽在單位忙了一天,還被領導批評,被客戶抱怨,遇到的都是棘手撓頭的事情,一路鬱悶,沮喪地回到家,偏偏孩子寫作業磨蹭,寫的字歪七扭八,媽媽的心情會怎麼樣?

第二種:

今天媽媽在外面工作很投入,攻克了很久沒有解決的難題,股票漲停大賺了一筆,滿心歡喜地回家,這時看到孩子寫作業磨蹭,她會怎麼樣?

你們覺得哪種情境的媽媽會發火?

工作和生活中越覺得挫敗,在陪孩子學習時就會越容易發火,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是投入,越是有掌控感,在陪孩子學習時越能沉下心來,積極面對。

所以,當陪伴孩子學習,火氣已堵在胸口時,我們一定要去覺察內心的情緒,我們真的只是因為孩子學習磨蹭而憤怒嗎?

不是,憤怒的下面還有著一層很重要的情緒:挫敗感 。就是我覺得我做不到,我管不好孩子,我沒有辦法讓孩子高效率學習。面對這種挫敗感時,我們會努力想辦法去控制、教導、責罵,甚至恨不得手把手教孩子去寫。可是都沒有用。孩子不會因為我們著急、發火有所改變,這種失控感會讓我們覺得更失敗,更想發火。

2、直面挫敗,覺察內心真正的期待

怎樣從這種沮喪和挫敗的情緒中走出來呢,我們自己去覺察自己,看清楚在失控中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當我們看清楚了,那後面才會問自己。我到底想要控制什麼?我希望得到什麼?是不是將來孩子考上了北大、清華,他的人生確保就是成功的?

孩子學得更好,對孩子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那孩子會更自信,孩子會更有自驅力嗎?如果沒有自驅力的孩子,就會變成父母管,孩子動一動,父母不管,孩子一動不動。

所以如果真的對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妨問一下自己,“我對孩子發火,我指責他,我打他罵他,能夠讓他更自信、更有能力嗎?如果以前的方法是讓孩子感覺到愧疚和自卑,那是不是和我們的初心背道而馳了?

有一位孩子,從到大,就是透過父母的嚴格管教下,把孩子一步步推向了重點大學,但是進入重點大學後,孩子每天還是非常喜歡玩遊戲。爸爸讓他別玩了。但是孩子說了一句話,讓父母家長無話可說:“你們不是說了,我考上大學,就不管我的嗎?“

是呀,孩子不是為了自己讀書,而在家長的逼迫下讀書,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讀書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而是滿滿的控制感。孩子越大,我們與孩子心的距離可能就越遠。

3、用成長、發展的眼光看孩子

如果一個孩子說謊,父母知道後非常緊張,認為孩子品行不好,就會充滿焦慮,當一個人充滿焦慮的時候,思維就狹窄,處理問題的方法就簡單甚至粗暴。

有一位父母過來諮詢,他的孩子今年讀三年級。他的父母說這個孩子專注力不行,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喜歡和別的同學玩,但不會表達,有時會撕別的人的書或作業。不喜歡班主任老師。我說他三門功課中,有喜歡的老師嗎?他說有的,喜歡數學老師。數學老師和他溝通,他會聽,並且作業也完成的相對較好。你看,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

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提到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是固定型思維,一種是成長型思維。

有些孩子,面臨挑戰,沒有辦法成功解答,但這些孩子,但願意再嘗試一次,這兩類孩子有不同的反應。這些願意嘗試的孩子就是成長型思維。而我們成年後,依然會在兩種思維的框架下工作與生活。但是成長的速度卻是不同的。

美國有個公立學校叫加菲爾德高中,加菲爾德高中是一個墨西哥裔為主的一個學校。

美國的中學差別是非常大的,好的高中,,甚至看起來比大學還要好,孩子的學費非常高,學生的學習、體育全面發展,但是,差的學校,可能連老師和學校的安全都保障不了。所在,在這家麼一個墨西哥裔集中的加菲爾德高中,一開始很多人都是放棄的,就覺得反正也沒有什麼錢,老師就是混日子,說學生也不願意學,將來也不會幹需要知識的工作。

這時候來了一個老師。叫傑米·埃斯卡蘭特,他憑藉成長思維問自己:我應該怎麼去教他們,而不是我能不能教他們?固定型思維的人會首先疑問:這些孩子能不能被教,我能不能教他們?

而埃斯卡特蘭最終不僅教會了他們微積分,他和同事本傑明還讓這些學生在全國的數學考試中遙遙領先。

“在大學預修課程微積分考試中,只有三所公立高中參加考試的人數高於加菲爾德高中,這三所學校參加考試的人數高於加菲爾德高中,這三所學校都是紐約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精英學校。這一事蹟被拍成了著名的電影《為人師表》。加菲爾德的大部分學生考取的高分,都足以讓他們拿到大學的學分,這個在很多人看來是奇蹟,但事實就是,奇蹟是成長型思維的人創造出來的。

有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犯罪群體的精神變態,順便掃了一下自己的大腦。他發現在自己的大腦有些奇怪。

他問老伴,我可能是精神變態嗎?老伴說,“我一點也不驚訝,和孫女玩遊戲,都要爭輸贏。”

他問媽媽,我可能是精神變態嗎?媽媽告訴他來自一家犯罪家族。

小時候童年的記憶 是她的媽媽坐有小椅子上修剪杜娟花。

他被警察攔住,他被第一個放走。他眼不紅、心不跳。然後被放走。

他媽媽堅定相信他是一個好孩子。不是一個壞孩子。不是簡單粗暴批評他,而是深層次認可她。這是她媽媽做的三角凳:

1、遺傳基因

2、大腦功能:前額葉功能的不足

3、環境因素(父母的愛)

這條腿牢牢抓住 ,沒有讓他滑下犯罪的深淵。而我們都是正常的孩子,如果是潛在的罪犯,都有可能成為有用的人。

教育家坎貝爾曾經提出過一個“英雄之旅“的理論,每一位英難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會遇到挫折,痛苦,會因遭遇絕境而踏上旅程。在這個旅程中,會有一個智者帶領他突破能力的侷限,不斷成長。孩子在學習過程正是這樣,每一次的困難和挫折都會激發他成長的力量,而我們的家長就要做那個給他指路的智者,同時,我們自己也要不斷突破能力的侷限,等到有一天,我們陪著孩子學會學習,愛上學習之後,我們自己的教育智慧也得到了昇華,我們也完成了一揚自己的英雄之旅。

父母存在的意義

我們要儘量對孩子好一些,讓他們在小時候儘量快樂。因為長大以後他們會遇到很多痛苦。那時候,小時候的快樂就會成為他們最美好的回憶和安慰。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父母,內心就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如何給孩子培養出老師都誇讚的心理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