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遇到了一個讀者提問。
提問者是一位媽媽,她的孩子三歲多,經常會因為一些不合心意的小事情生氣、哭鬧、發脾氣,一生氣就會說不喜歡媽媽,讓媽媽走開。反反覆覆一直說。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試著問那位媽媽,家裡的大人,比如爸爸、媽媽、幫助帶孩子的奶奶、姥姥,有沒有對孩子說過“你再怎麼怎麼樣,我就不喜歡你了”之類的話。
她想了想,說沒有,過一會兒,又說了一個新情況:
孩子說不喜歡媽媽的時候,我會說“你不喜歡我的話,我就聽不到你說話了,等你氣消了又喜歡我了,我才聽得到你說話”,我這麼說,有問題嗎?
當然有問題啊!
“你再怎麼怎麼樣,我就不喜歡你了”、“……我就不要你了”、“……我就不管你了”之類當然是直接、顯性的威脅,但仔細想想,這樣看似相當溫柔、沒什麼攻擊性的話裡,核心意思是不是威脅呢?當然也是。只要包含威脅的意思,它就是威脅,只是沒那麼直接、顯性而已。此類威脅,我們可以叫它“隱形威脅”。
當今的媽媽們,普遍重視育兒理念的學習,會更加在意自己的言語對孩子的影響,經常用直白的言語對孩子做直接威脅的情況,已經比老一輩父母少了很多,但遇到兩三歲的孩子洗腳時故意踐踏很多水花、把自己的頭髮弄溼,或者毫不在意地弄髒衣服、弄亂房間等小狀況,媽媽又著急讓他停止時,那些聽起來並不兇悍的威脅性言語就會脫口而出,甚至已經成為習慣。
隱形威脅,以及其他包含隱形的攻擊意味的言語的“殺傷力”,其實並不弱於直接的謾罵、挑剔和威脅。
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心理治療師瑪麗-弗朗斯·伊裡格楊在她的心理學名著《冷暴力》中,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就是典型的把攻擊包裹在溫柔的言語中。
一位母親對孩子說話總是很迂迴,卻會不動聲色地引發孩子的罪惡感,或者把自己的讚美、恭維變得話裡有話、意味深長。比如一個女兒聖誕節送了她一條絲巾當禮物,她會說:
——其實她想表達的意思是,女兒送的絲巾長度不對。她還會說:
“你是我的孩子當中,今天第一個送我禮物的”。
——她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其他孩子忽視了她。
如果你是那個高高興興送出禮物的女兒,聽到這樣的話,你的感受會如何呢?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中,講過的一個例子,堪稱隱形威脅的經典範例。
一位二十七歲的諮詢者,是家裡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某年聖誕節,他得到了一份免費旅行的獎勵,那趟旅行如果自費的話,他根本負擔不起,而且他一直嚮往著能帶女朋友做一趟像樣的旅行。但是,他的媽媽認為聖誕節孩子們必須都得回家。當他把聖誕節要去旅行的訊息告訴媽媽時:
她好像聽到了什麼噩耗,目光暗淡,嘴唇也開始顫抖,好像馬上要哭出來了,然後她說:
“好的,寶貝兒,你好好玩兒!也許今年我們不吃團圓飯了!”
那位兒子的感受是: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成了卑鄙小人。”
後來,他去了那次旅行,但整個旅程都心情糟糕,而且得不停地跟媽媽通電話、跟打來電話的哥哥姐姐們道歉。
可能有的父母會認為,把自己對孩子的不滿、不贊同或者威脅,用溫柔的語言包裝起來,是父母 “情商”,是一種有修養的表現,而且在家庭教育中,有些情況下,使用這種手法合理且必要。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心機”。
真正的情商,是考慮對方的感受,你說的話,要讓孩子聽起來舒服,而不是像胃裡被塞進了一塊石頭。
而心機,是用經過偽飾的手法,達到自己的目標,根本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跟孩子說話,再溫柔的攻擊也是攻擊,再溫柔的威脅也是威脅,做父母的就不該用。
有一次,我在文章中寫到一件事,一個孩子在快餐店吃冰淇淋,媽媽在旁邊不停地用各種溫柔的語言,誘惑孩子認同“吃冰淇淋感覺頭都被凍住了”、“這個冰淇淋就是兒童節禮物了”了,我說這是媽媽在PUA孩子,然後就有很多媽媽說我在PUA普通媽媽,幸好,有一位讀者表達了特別有力的支援:
“為自己的私心用陰險手段對付一個孩子,是父母不該有的動機。”
這話說得有點嚴厲,但我覺得說得很到位。我們做父母的,當然可以用各種正當的方式,對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但用心機“套路”孩子,這樣的動機,確實不應該有。
那麼,如果已經習慣了對孩子用隱形威脅,做父母的該如何停止呢?
我想,第一步,應該是覺察。覺察到自己在用隱形威脅,就是一個好開端。
如果你每天都在用這樣的方式跟孩子說話,並且對孩子已經出現的負面反應,比如愛生氣、愛發脾氣、經常說“不喜歡媽媽”“不喜歡爸爸”、變得小心討好等等,毫無覺察,對自己說的話是否妥當也毫無覺察,改變也就無從談起。
第二步是反思,每次覺察都反思自己的動機。
隱形威脅通常很難識別,如果我們自己不去思考一下那些話到底包含了哪些言外之意,那麼可能就永遠不會發現,它們沒有你認為得那麼“溫柔”。
比如“你不喜歡我的話,我就聽不到你說話了,等你氣消了又喜歡我了,我才聽得到你說話”,包含的就是明確的拒絕——拒絕聽孩子說話,拒絕對孩子做出迴應,其實也就是拒絕孩子。
第三步是說話前暫停一下,想一想再說。
如果能在說話之前停一兩秒鐘,想一想自己接下來的表達,有沒有包含威脅,有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有沒有動用“心機”,你會慢慢地改掉這樣的說話方式。
當然,我們做父母的,修為逐漸提升,開始用純粹的、無條件的愛,用美國心理學家海因茨·科胡特推崇的“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含敵意的堅持”對待孩子,即便不刻意覺察和反思,直接和隱形的威脅話語都不會再出口。
已出版《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