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長大以後,你想做什麼?”我們一定這樣問過自己的孩子。

“我要當科學家”

“我想當老師”

“我喜歡當警察,抓壞蛋”

......

事實上,這個問題卻並不像孩子回答得這麼容易。

在工作中,我面試過不少求職的年輕人。在這個過程中我經常發現,有很多高學歷、甚至畢業於名校的人,在問及職業規劃時,卻會一臉茫然,說不出個所以然。

此前,我曾看過LinkedIn釋出的一份報告——《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指出:“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是3年半,而90後則驟減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根據調查統計結果,年輕人頻頻更換工作的一條主要原因是——“工作不是我當初想的樣子。”

不甘心安於現狀,但對未來又充滿迷茫,不知道從何努力。這,或許是很多職場人都曾有過的焦慮狀態。

不難預見,等到我們的孩子長大時,他們所面臨的職業環境和職場競爭將會遠遠超過我們這代人。在如此嚴峻的背景之下,如何讓孩子不重蹈我們的覆轍,如何讓他們面對職業選擇時,心中多一份堅定、勇敢和執著呢?

對孩子的職業啟蒙,不容忽視。

01

趁早進行職業啟蒙,好處多多

全球頂級職業規劃大師舒伯(Donald E.Super)曾指出,人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應該從出生起就涵蓋在內。在他繪製的生涯彩虹圖中,0-14歲是職業生涯的成長階段。

在這一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各方面認知迅速發展,是性格塑造的黃金期,也是挖掘各方面天賦的絕佳時機。因此,在這個階段進行有效啟蒙,將對孩子一生的職業規劃和管理帶來受益匪淺的積極影響。具體來講,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1. 充分激發孩子的潛能

很多時候,孩子對未來職業的憧憬,是從興趣愛好開始的。而聰明的家長會守護好它,讓這份潛能真正成為孩子不斷進步的助推力。

馬克·扎克伯格,被譽為“歷來全球最年輕的自行創業億萬富豪”。他創造的一系列成就,均源自於兒時對程式設計的強烈喜愛。

在他的自傳《下一個“比爾蓋茨”——扎克伯格》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錄:

“有一次,馬克·扎克伯格無意間看到一本關於程式設計的書籍。只有10歲的他看得津津有味,並且竟然在短時間內學完了書上的知識。當愛德華(小扎的父親)看到他對電腦有如此的熱情和天賦,心裡也為之振奮。愛德華希望馬克·扎克伯格能夠在自己喜歡的東西上鑽研下去。”

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寶貴的潛能,也是轉瞬即逝的火花。而職業啟蒙則能把握住這一閃光點,使其有可能在將來熊熊燃燒。還有什麼,會比將熱愛與職業結合在一起更令人期待呢?

2. 培養孩子豐富的見識

任何體驗都能給孩子帶來收穫,增長他們的見識,豐富他們的底蘊,強大他們的內心。而一個有底氣的人生,也註定是由多姿多彩的經歷所鑄就的。

從小做好孩子的職業啟蒙,能讓他們對各行各業都有所了解。而這一切都是開闊眼界的很好途徑,能讓他們未來面對選擇時,胸有成竹,沉著篤定。

3. 讓孩子更易取得成功

1979年,哈佛商學院曾開展過一項追蹤調查。研究者挑選了一個畢業班作為實驗物件,讓學生們寫出對未來發展的規劃或目標。

結果顯示,84%的學生沒有任何目標;13%的學生有目標,但沒有具體實施的步驟;僅有3%的學生,既有目標,又有明確而具體的實施步驟。

10年後,研究者回訪那些學生,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

那些13%人群(有目標但是沒有具體步驟)的收入,是84%人群(沒有任何目標)的2倍。而那些3%人群(既有目標也有具體步驟)的收入,則是餘下97%人群的10倍之多!

《人生設計在童年》一書中寫道:“從小開始人生規劃,設立人生目標,可以在教育資源有限、生存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上保有立足之地,擁有美好的人生。”

職業啟蒙,能夠讓孩子從小確定努力的目標和前進的方向。這種有規劃的人生,註定做任何事都會事半功倍,也會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02

孩子的職業啟蒙該如何做

可能有人會說,孩子還那麼小,什麼都還沒有定型,他們哪裡懂什麼職業規劃呀?不可否認,當孩子興致勃勃告訴我們將來想幹什麼時,可能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職業。

比如弟弟就是,前段時間告訴我,警察叔叔很了不起,將來想做警察,可過了沒幾天,又一本正經地說長大後想當一名科學家。小傢伙的主意總是一出一出的,變化可快呢。

其實,這種情況是再正常不過的。但這並不是放棄對孩子職業啟蒙的理由。相反地,只有做好這一塊的教育,我們的孩子才會對將來從事什麼工作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與認知,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去努力。

對此,我有這樣兩點心得,想跟媽媽們分享。

1. 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職業認知

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途徑能讓孩子了解各行各業,比如社交活動場所(飯店、遊樂園、旅行等)的所見所聞;電視報紙上報道的相關新聞;家長的解釋和介紹等等。在這些途徑當中,我個人比較喜歡通過繪本和動畫片的形式,來讓孩子獲得這方面的認知。

比如,姐姐和弟弟特別喜歡的一個職業啟蒙繪本叫做《大人每天都在做什麼?》。它是法國知名插畫家Virginie Morgand的代表作,以兒童的視角參觀了學校、醫院、農場、建築工地、商場、劇院等14個不同的工作場所,並結合相關工作人員的自我介紹,從而向孩子展現了一百多種工作的具體內容。

在和兩個寶貝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我總會拿著這個繪本向他們提問:

“這個是在哪裡?需要哪些工作崗位?”

“這些人的職業是什麼?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哪個是你最喜歡的工作型別?為什麼呢?”

……

通過這樣一問一答的形式,姐姐和弟弟不僅全面了解了不同職業的特徵,而且還能結合實際進行思考,由此加深了印象,也培養了對各種工作的興趣。

而尤為難得的是,在這個作品中,那一百多種職業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繪本只是純粹地將不同的工作性質和內容呈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去感受、去想象,從而激發起內心油然而生的興趣和熱愛。

對此,我特別贊同。在給孩子們進行職業啟蒙教育時,家長不應給孩子灌輸“哪些職業收入高”、“哪些職業不夠好”之類的概念。任何工種都是平等的,都是通過勞動的付出來獲取報酬,因此都值得我們尊重。而將自己的傾向性和偏見想法傳遞給孩子,反倒是對他們的一種負面影響,也是對他們客觀了解職業世界權利的剝奪。

這裡還想分享一個小故事,前段時間曾無意中聽到一個孩子和外婆的對話:

“外婆,我想以後做一個專門做垃圾分類的人。”

“哦,寶貝,你知道嗎?垃圾分類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工作,但是也需要一些技能和挑戰才能做得很好哦!”

聽到外婆的這番話我真的非常震撼和感動,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下一代一定會更強。同時,那些傳統意識中我們認為好或者壞的職業都並非絕對,職業不分三六九等,都是給社會創造價值的平臺。孩子做任何工作,只要他們喜歡和熱愛,在工作中能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就能創造價值、為人類為社會做出貢獻。

2. 為孩子提供接觸各種職業的機會

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強調,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因此,相比說教,帶孩子近距離體驗和感受我們工作的日常,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哦。

在美國,每年4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帶孩子上班日”(Take Kids To Work Day)。在那一天,職場爸爸媽媽們都會帶著小朋友一起來上班。目前,這一活動已成為美國多家企事業單位每年固定的親子節日,甚至包括白宮。

而在我們國內,類似的活動也在越來越多的單位展開。其實,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舉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間感情,更是給予了孩子一個了解父母工作的機會。由此,孩子們將得以接觸成人的世界,理解勞動的價值與內涵,同時也能激發對自己未來的期待與憧憬。

此外,角色扮演遊戲、職業體驗館、職業課程學習等模式,也能讓孩子更為直觀的體會到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並幫助他們建立起對這些職業的具體感受。

姐姐和弟弟就經常會去遊樂園裡的職業體驗中心玩。通過模擬不同職業身份的工作日常,他們儼然化身為“小大人”,進入狀態後有模有樣呢。

對於孩子而言,只有真正經歷過,才能讓感知具體化,從而形成寶貴的經驗,讓他們一生受益。

03

社會學家AndrewAbbott曾說:“職業支配著我們的整個世界。它們治癒我們的身體,衡量我們的收益,拯救我們的靈魂。”

的確,工作讓我們成就自己、體現價值;職場人的身份也將成為我們重要的標籤,鐫刻進我們的生命中。

職業啟蒙,目的就是讓孩子從成長到成人、從現在到未來做準備,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快樂生活模式。

它要讓孩子真實、全面地體驗我們的世界,了解整個社會構成;要增加孩子的眼界和閱歷,對他人和世界更寬容、更從容;更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個性能力,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人生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所以,從現在開始重視吧,這是真的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啟蒙教育。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哭鬧、發脾氣,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告訴你,四個不要,一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