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回家的公車上,從後面忽然傳來了孩子的哭聲,回頭一看,一個媽媽正慌亂地哄著一個大概4、5歲的孩子,“別哭了,叫你別哭了聽見沒,你看大家都在看你。”可媽媽的話完全沒起作用,孩子反而哭得更傷心了。因為怕打擾到別的乘客,媽媽很想讓孩子不要再哭了,於是說話越來越急躁:“怎麼講不聽呢?到底哭啥?別哭了!” 孩子繼續哭著,並且往媽媽身上撲,明顯是想讓媽媽抱一下,可是媽媽生氣之中,卻不斷的推開了孩子的手。
這位媽媽,希望孩子趕快安靜下來,不要打擾到別人,所以想哄著孩子別再哭了。但她更多的是焦慮情緒,是因為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哭鬧,又心疼又擔心。
所以,就變成媽媽不停的對孩子“別哭了,你到底哭什麼?”和孩子得不到真正的安撫,歇斯底里的大哭。
在生活中。孩子的哭鬧、發脾氣,是個讓很多父母困擾的問題。尤其在公共場合,孩子的哭鬧,讓父母覺得很惱火、焦躁,只想趕緊哄著孩子別哭或者孩子怎麼哄孩子還是哭,就只好由著他哭好了,有的父母還會跟孩子講道理,希望孩子不要無理取鬧。
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用“止損式哄哭。”
為了不讓孩子哭而哄,就像上面的那個媽媽怕孩子的哭聲打擾了別人,所以想哄著孩子不再哭了,這是典型的“止損式哄哭”。但對於孩子來說,“止損式哄哭”是讓孩子和家長都更焦躁的一種方式。當父母並沒有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就想讓孩子別哭 ,會讓孩子感到不被理解,感到更委屈,孩子只會越哭越凶。
試想,我們在跟伴侶鬧矛盾之後,對方一句“好了好了,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是不是更讓我們越發生氣。
兒童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說過:“孩子哭鬧時,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是試圖阻止。要知道哭鬧、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才是。”
當孩子哭鬧時,用“哭聲免疫法”,不理孩子哭鬧。
所謂哭聲免疫訓練法,是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髮明的,簡單的說就是孩子哭泣的時候延遲一段時間再去抱,最好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隨著延遲的時間越來越久,最終孩子就會不哭不鬧,獨立自強。
馬伊琍曾在微博上表示後悔曾經使用哭聲免疫法對待自己的女兒,坦言這種不理哭孩子的方式、漠視孩子的無助,對孩子、對父母都是巨大的折磨。
“雖然兩天就成功讓她學會睡整覺,可一歲半時又開始反覆,睡著後總會醒一次,哭著拍手求抱抱,發現沒人理之後只好再哭著睡著。”
孩子哭鬧時,父母不理孩子的哭聲免疫法,讓父母們的內心更受煎熬,也增加了孩子的無助。
荷蘭心理學家阿德溫格霍伊斯曾說:“眼淚具有很強的符號意義,它能傳達出無助,尤其是在人類最脆弱的童年時代。”
孩子哭鬧時,父母跟孩子講道理。
和朋友帶著孩子一起出去玩,吃飯的時候,她4歲的兒子然然非得在餐桌上搭積木,沒搭到幾個,“啪嗒”積木就掉下去了。
然然眼看著搭的積木塌了,兩手一推,哇哇大哭起來,還發脾氣把桌上的積木也扔到地上。
朋友拉過然然說:“積木是你沒搭好才塌的,怨不得了別人,你再好好搭不就行了,不要哭,好不好?”誰知,樂樂繼續哭著,“不要。”,朋友煩了,“跟你講道理,你不聽,是不想捱打?”然然還是抽抽噎噎地哭了半天。
教育家盧梭認為,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況且在孩子哭鬧的時候。
面對孩子的哭鬧、發脾氣,父母會認為是孩子不聽話,不乖,父母不明白,孩子為什麼動不動就哭?而且,有時候哭起來就好像停不下來,讓人既惱火又心煩。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2-5歲的孩子,正處於道德發展的“自我中心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立意識開始萌芽。他會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是能力又暫時跟不上,當孩子的願望無法實現時,心理就會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願望和實際能力的錯位,使他們更加容易發脾氣。
並且,腦科學研究表明,這個階段的孩子,理智腦發育比情緒腦發育落後,不能理智地思考問題,6歲以前的孩子,更容易陷入情緒的綁架中,再加上孩子年幼,很多感受孩子無法用語言描述,就會用發脾氣、哭鬧的方式來表達。
面對孩子的哭鬧、發脾氣,父母不是“不準哭”,“不理哭”,“講道理”,而是如何正確的迴應。
李玫瑾教授說過,對待哭鬧的孩子,“四個不要做、只做一件事”:
一、不要打,以大欺小,不公平;
二、不要罵,會給孩子不好的示範;
三、不要說,孩子正鬧情緒,聽不進去,說的多會讓孩子以為你在求在哄他;
四、不要走開,因為走開就成了單獨禁閉,那叫懲罰,沒有教育意義;
五、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定要陪伴他,告訴他:這樣做不對,你要鬧就鬧吧。等孩子情緒完全平復以後再進行溝通交流。
而孩子的壞情緒如何平復呢?
教育學領域專家簡·尼爾森博士提出過一個和哭鬧的孩子溝通的方法:
1、我知道你現在......
2、 感覺到情緒(類似於難過、憤怒、生氣)。
3、 是因為(引起孩子情緒的導火索)。
4、 要是(孩子的願望)就好了。
父母用這個方法,可以在跟孩子的溝通中,一步一步地慢慢平復孩子的情緒。
孩子平復情緒,先了解情緒腦和理智腦。
科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有兩堆牌,每堆牌中都有中獎牌和懲罰牌。
分別讓情緒腦受損的人和正常人隨即抽取,然後猜測哪堆牌中抽到中獎牌的概率更大。
結果顯示:情緒腦受損的人猜中的概率比正常人低。
這個研究表明,人類理智做出的決策,需要情緒腦和理智腦同時參與,而不是“沒有情緒,會更理智。”
而當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大腦掌管情緒的區域和掌管理智的區域會產生強烈連線,情緒腦和理智腦同時參與工作。此時,就是促進孩子大腦發展的最佳時機。
而父母要做的關鍵是:促進理智腦和情緒腦間的連線,加強理智腦的工作。
那麼,如何促進理智腦和情緒腦的連線呢?
1、父母跟孩子共情:“我知道你現在......”,
“我知道",是平復孩子情緒的第一句,是父母對孩子的理解和接納。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說:"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對於孩子的哭鬧、發脾氣,父母可以用“我知道你很難過”“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這樣的句子來表達對孩子的理解。
一句“我知道”的共情,能讓孩子的潛意識浮出表面,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後,理智腦開始慢慢恢復工作。
當孩子的理智腦開始思考時,他的怒火就少了一半。這時,理性腦就和情緒腦就開始產生連線了,從而,孩子的情緒開始平復。
2、引導孩子說出的自己的情緒(難過、生氣)。
邁克爾·湯普森、丹·金德倫、威廉·波洛克以及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儘管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有一個“情感詞彙表”,但父母能對自己的孩子運用描述情感的詞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讓孩子通過不斷地用簡單、準確的語言來描述情感、情緒,會教給孩子明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通過不斷地練習,做到用詞彙而不是用行為來表達感受和情緒。
比如,父母可以詢問然然:“你現在是不是很難過?如果媽媽的積木塌了,也會跟你一樣感到難過的。”
3、是因為......,引導孩子分析引起情緒的原因。
引導孩子分析情緒,將哭鬧、發脾氣的理由說出來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進一步強化理智腦的使用。
比如,然然因為積木倒了而發脾氣。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分析情緒:“你感到很傷心,是因為積木全部倒了嗎?還是因為你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搭好,感到很洩氣?”“不過,媽媽看到你都搭了那麼高了,覺得你已經做得很棒了。”
4、要是……,就好了。
父母給孩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說出孩子的願望。
要是積木不倒·就好了,沒事,那讓我們來一起想想怎樣把積木搭得更好,不會倒,你看行不行?
其實,當孩子哭鬧時,最先處理的應該是家長的情緒。
心理學家卡蘿拉·舒斯特說過一句話: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
很多時候,當父母面對孩子的哭鬧,不妨問問自己,是否因為孩子的情緒讓自己也處在憤怒和焦躁的情緒巔峰?這樣的情緒往往會讓我們忘記了真正看到孩子的需要,而只想發洩自己的情緒。
《全腦教養法》裡也有這麼一句話:如果情緒是凶猛的海水,情緒聯結就是救生圈,它可以保證讓孩子的頭露出水面,並避免你被他驚慌,拉下水。
父母覺得因為孩子的哭鬧,讓自己陷入了負面情緒中,簡單的方法,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再面對哭鬧的孩子,跟孩子情緒聯結。
不管孩子怎樣哭鬧、發脾氣,父母要做的就是多一份耐心和對孩子的接納。
孩子每次哭鬧、發脾氣,其實都是他學習成長的好機會。希望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接納和理解中,獲得成長的最強力量。
-
1 #
-
2 #
李教授的方法都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育孩子,應該軟硬兼施,但要對症下藥,恰到好處才行。嬌慣出來的孩子,更加叛逆!
-
3 #
唉,那時自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哭鬧、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