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前,我想說一說我也是一位很普通的母親,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十九歲,讀大一。另一個十三歲,讀初二。
你結婚了嗎?你會要孩子嗎?養孩子真的就那麼不容易嗎?養孩子真的就那麼枯燥無趣嗎?做媽媽真的就無法平衡親子和工作嗎?婆媳真的就不能像親人一樣和睦相處嗎?
孩子真的就是我們前世的敵人嗎?愛情,家庭,孩子能兼顧嗎?工作,家人,事業一定會顧此失彼嗎?
真的是,沒有孩子愁,有了孩子長不大愁,長大了又叛逆,還愁。
如果,近幾年你有在幼兒園或小學的門口接過孩子;又或者和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生的家長聊過天,你就不難發現,現在的情況是老師急,孩子急,家長更加急。
讀完《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加上一天又一天把我的兩個寶貝,從襁褓嬰兒一步一步陪伴到少年,我總結出:孩子,大人,我們都需要慢慢來。
育兒和栽培孩子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只有慢慢來,才合理,才不會犯下揠苗助長的錯誤。
孩子快樂,我們就快樂。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是臺灣作者龍應臺先生寫的。龍應臺是位女作家,因為愛情做了德國人的妻子。
因為龍應臺的老公是德國人,所以她在生養兩個兒子的過程中,既有和我們普通媽媽一樣的經歷,也有不一樣的經歷,再次感謝她的文字,以身傳教,潛移默化的告訴我們,該怎麼樣面對不同階段的孩子。
全書以“序”開頭,以兩個兒子華安和華飛的文字“跋”結尾,中間則是用生活中的小點滴來填充,敘述了一個有文化的媽媽,是如何陪伴孩子從牙牙學語到初長成人。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不同於其他作品的是,沒有太多大道理,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但是平而不凡,就像一位知心大姐,帶著你一步一步走近孩子,一個故事一個故事的告訴你,她們家的孩子是這麼長大的,你們家的孩子也可以這樣長大。
這種感覺,真的就像你在小區碰上了另外一個辣媽,她給你講述她們家的孩子,都曾經幹過什麼。而且還彷彿把你帶到了現場。
母愛,能夠讓萬丈豪氣的女人變得款款深情。讀完《孩子,你慢慢來》,你就能看見龍應臺做為一個母親,和做為一個獨立人的不同。
<一>序說
“序”中說,去買花,看見了賣花阿婆的急躁,和五歲就在幫忙捆花的小孫子,他捆的仔細,認真,緩慢。
作者在等待的過程中,因為阿婆粗聲謾罵,並推搡小孫子的情景,使作者想起了自己的小學同學王愛蓮和張小云,還想起了那個真的用教鞭抽打學生的林老師。
王愛蓮不光學習不好,家境也很不好,經常性的不是被抽打的腦袋上有瘡,就是被抽打過的腦袋上鮮血直流。而另一個同學張小云的懲罰,則是被撩起裙子或者頭頂一盆水。
林老師,是老師,是個變著花樣懲罰學生的老師。那是過去那個時代,現在估計不會再有這種情況了。
那時候,作者也會逃學,也會被哥哥和母親強制送回學校。
但是,當作者再次回到學校時,才知道王愛蓮好久沒來學校了,因為她已經帶著弟弟妹妹離開人世間了,而那一年王愛蓮才十一歲。
此情此景,就是那個年代最真實的普通寫照。
<二>媽媽該有的樣子
“啵”,大寶華安,開始學說話了。因為是異域聯姻,也因為工作需要,所以一會兒在澳洲,一會兒在美國,一會兒在臺北,一會兒在北京。
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見識,對不到兩歲的華安認知是一個挑戰。
所以孩子能把公雞當成鳥,能把歐洲被風吹的翻滾的綵帶,當成中國廟會上的龍,能把“怪物”說成“外物”。
在這一點上,我還真要分享我身邊遇到過的真實案例。
2006年,我們和朋友一起合夥在他鄉開外貿公司,因為是創業階段的小公司,所以朋友一家三口就吃住都在公司裡。
夫妻都是中國人,生有一個兩歲多的兒子,不知道聽誰說的,孩子的語感需要從小抓。
於是他們給孩子找了一個說英語的保姆。而這個保姆是非洲人,她的母語是阿拉伯語。所以孩子每天面對的語言環境相當複雜。
爸爸是甘肅人,和老鄉在一起就說甘肅話。媽媽是河南人,和小姨在一起就說河南話。爸爸和媽媽之間說普通話。
客戶之間則英漢阿皆有。保姆也是一會兒說阿語,一會兒說英語,偶爾也來幾句繞口的普通話。
按常規,快三歲的孩子,基本都能說話了 。可是他們家孩子能聽懂,就是不開口說話。起初,夫妻都以為孩子有問題,帶到醫院檢查也沒查出來有什麼異常。
直到有一天,孩子媽無意中看見,孩子一個人偷偷躲在茶水間,拿著手機,走來走去,高嗓門,搖頭晃腦,活脫脫一個大人打電話的範兒,嘴裡不停地說,但是沒有一個人能聽懂他在說什麼,朋友才意識到給孩子的語言環境太複雜了,超出了孩子的認知水平。
而與這個孩子完全不一樣的是,我們家的大寶,他那個時候已經五歲了,模仿力,記憶力還不錯。
同樣是,他爸無意中發現,他一個人站在陽臺上對著門外的小樹,扯著嗓子用阿拉伯方言從一數到十,還一遍又一遍的重複,這件事把他爸驚奇壞了。因為從來沒有人給他特意教過。
仔細一盤問他,結果他也不知道自己說的是是啥,只是看對面樓上的那個膚色不一樣的外國小孩玩的時候這麼幹。
孩子的世界就是這麼簡單,也就是那麼複雜。
孩子的認知,是一個比較久遠的話題,他會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從牙牙學語到開始有區別性的分辨,再到好壞理念的養成,再到成年後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都是一直存在的。
華安也一樣,遇到了最少三種語言的相互轉換,最終知道了,不同膚色的人該用不同的語言來問安,英語也是在沒有特意去教授的情況下,就先會說“look”啦。至於漢語,只是媽媽一個人的語言。
隨著孩子的長大,選擇合適的童話故事書也是一個大難題。太血腥的不可以,太暴力的也不可以,爾欺我詐的也不行,純粹是王子公主型的更不行。
有了問題,就有了挑戰,也意味著多了一個成長機會。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每個第一次都是脫胎換骨的成長。比如聽說有潔癖的單身貴族同學來拜訪,作者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一番努力捯飭,為的就是不讓同學說她是黃臉婆,說她邋遢。
結果就在傾聽同學的旅遊計劃,和對未來規劃的時候,孩子一次又一次用他能幹的小雙手,製造了絕對是他能力範圍內的小麻煩。
一會兒拉粑粑,一會兒打翻東西,一會兒要陪陪,一會兒要讀讀,一會兒肚肚餓。真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這麼過來的。
單身貴族同學,忍無可忍,最終還是說出口了,“你現在是個真正的黃臉婆,就打算一直這麼走下去了嗎?多年以前的那些夢想,何時完成啊?”
但是,當孩子那雙胖嘟嘟的小手,柔軟眷戀的摟著媽媽的脖子要親親的時候,她明白了,這一切都值。
這就是做了母親的女人,和沒有做過母親的女人,人生規劃不一樣的關鍵點所在。
人在廚房裡,眼睛盯著鍋裡快要開的水,手在摘蔬菜,耳朵還在聽著臥室裡睡覺孩子的動靜。心裡早都做好了準備,只要孩子一哭,隨時就能衝過去。
每一個獨自帶孩子的媽媽都是這麼過來的。
但是,望著熟睡中的他,一切都是值得,一切都是幸福。因為,他就是希望。
<三>婆媳之間
光腳的作者終於在婆婆家睡了個懶覺,還能吃到現成的美味早餐,自嘆是種幸福。
婆婆關心她,並且幽默地提醒她“頭冷腳暖,使醫生破產”。一下子畫面就溫馨起來了。
婆婆把壓在箱底好多年的那件繡花薄紗衣送給了作者,還給她講了這件衣服的特殊來歷,和特殊感情。
活脫脫一個有愛還勤快的親人形象。讓我們頓時模糊了婆媳之間的那種隔閡。也讓我們立刻想到了婆媳之間可以是親人。
上課前,著急找個地方坐下來,給孩子餵奶是種滿足。
生產前,丈夫能在產房裡陪產是種幸福。到底要不要像中國婆婆所要求的那樣,必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堅持不洗澡一個月,這個過程叫“坐月子”,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小問題。
家,是所有人的家。
<四>洋娃娃要長大
開始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和媽媽有短暫分離,孩子似乎比媽媽還堅強,開始學會思考“沒有媽媽怎麼辦”。
生活中,爸爸和媽媽因為一點兒小矛盾,鬧彆扭,孩子卻有他的道理“孩子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小不點兒的嘴裡說出來的都是大道理。
當作者忙著給兒子講故事的時候,兒子卻發現媽媽的兩隻眼睛裡面都是他自己,是他的映象。
中國的幼兒園與德國的幼兒園不光建築不一樣,連教學方式都大不一樣。
就像回國的飛機上,逛廟后街的市場上,華安被好奇的中國人圍觀,明明是捲毛的外國小朋友,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一樣奇怪,也和把“我”這個親生的媽媽當成普通的保姆一樣奇怪。
在中國,遇上“吃香灰”和“招魂”的遊走活動,作者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孩子的“是什麼”。
就這樣一個探索的問,一個摸索的答,孩子就要到了小學階段。
望著孩子從離不開,到急於要分享“歷險記”,再到模仿《水滸傳》裡的主人公,攔路索要老人的糖果,再到和新同學一起走進糖果店裡“偷”糖果。
“我知道孩子要長大了,是非觀要確立了。”
<五>哥哥和弟弟
華飛的到來,讓哥哥華安覺得自己被冷落,也讓作者意識到,兄弟兩個之間的情誼需要正確引導。
弟弟有可能變成哥哥的榜樣,弟弟也有可能變成哥哥的玩具,或是出氣筒。也有可能兄弟情深意長。
一切都在母親的引導中悄悄生效。
一切都在不經意中悄悄來到了,比如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何不同,比如對待小鳥,對待老鼠,對待蚯蚓,對待遊戲規則,對待人生,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責任是什麼?義務又是什麼?對我們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又是一次成長。
就這樣,一步一步,孩子和我們都長大了。所以,慢慢來,沒有錯。
華飛寫了一篇《我這樣長大》:就想跟著哥哥一起出去玩,就會和哥哥一起,等著媽媽走出臥室,鑽在被窩裡躲“貓貓”。
華安寫了《放手》:自由和理性不是隨便就能擁有的,媽媽的嚴厲,和爸爸的放棄,形成對比,是異國文化的碰撞。誰都沒有錯。
到這裡為止,《孩子,你慢慢來》就給大家分享完了。
接下來,問問我們自己:你想學習這種,慢慢地,安安靜靜地,還很享受的陪伴孩子的每一個階段的方法嗎?你想知道,如何簡單明瞭的回答孩子,是什麼?為什麼嗎?來吧!希望《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能夠幫到你。
女本是剛,為母則柔。女本柔弱,為母則剛。一點兒都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