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親子關係,孩子教育,是每一個家庭永恆不變的主題。而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基石,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沒有良好有效的家庭教育。

很多的家庭,很多的父母,都把親子關係放在了家庭關係的首位。孩子的事無小事,孩子的事大於天,卻忽略了良好的夫妻關係才是家庭關係最原始的根本。

從人的發展來看,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系統。海靈格發現在家庭系統中,有一些隱藏著的、不易被人們意識或覺察到的動力,操控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愛的序位。

家庭幸福的前提,是一家人的排序不能錯位,夫妻關係排在第一位,親子關係排在第二位,與父母的關係排在第三位。

幸福的家庭,最基本的前提是夫妻兩人都拎的清,分得清主次,拎的清輕重,知道如何去維護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明白如何去經營好家庭。

一個家庭裡,夫妻關係永遠大於親子關係,千萬不要偏離。要想夫妻恩愛親子和諧,家庭幸福美滿, 夫妻關係必須放在第一位,夫妻兩人都要把自己的配偶放在第一位。

夫妻關係親密和諧,是孩子和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也奠定了整個家庭的基本基調。

曾經在夜半接到過因為孩子崩潰父母的電話,也曾在黎明前的黑暗裡聽絕望媽媽的血淚控訴……

見過太多太多,為了孩子痛心疾首的父母;悔不當初的父母;不知所措的父母;愁容滿面涕淚交加的父母;甚至一夜白頭痛不欲生的父母。

也見過很多厭學、厭世、自殘、沉迷遊戲、悲觀抑鬱、想離家出走的孩子。

他們小小年紀,本應該迎著初升的太陽蓬勃蔥鬱的生長,但卻因為種種困惑、壓力、無法排洩的鬱悶,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和勇氣,像霜打的茄子焉巴巴。

社會在飛速發展瞬息萬變,人心在變化中浮躁動盪,失去了精神的家園。很多成年人在行色匆匆中迷失了自己,何況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

家庭教育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漸進過程,它是一門不斷變化的藝術,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技術。既不能像設計產品那樣,也不能按照一定的配方來施行。

每一個孩子都是生動鮮活的個體,絕對不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標準來教育他們。正所謂“教學有法 ,教無定法。”

社會是不斷變化的,孩子也是不斷成長著的,家庭教育實際上是時時處於動態之中的,有著很多無法預知的變數。所以才有了父母眼中一些一貫的好孩子,怎麼不知不覺變成了壞孩子,而被長期貼上壞孩子標籤的,卻漸漸成為了好孩子。

有些父母希望獲得一勞永逸的教子仙丹,但這個世界上讓你傾其所有也無法找到,因為這是極度不切實際的想法,只能想想而已。

由於心理疾病不會造成生理殘缺或者創傷,很多人往往忽略它,或者認為心理疾病只是偶然的情況,過一段時間就會好,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心理不健康”和“身體不健康”一樣,是一種病理症狀。身體不健康只是器官,而心理疾病會影響人的思維,感受,情緒,行為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會引起或輕或重的對人的行為和想法的干擾,導致人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無法應對正常的生活需求和人際交往。

也有很多的父母有一定的心理疾病,卻不重視也不去治療,其實這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有些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

心理學研究證明,有心理疾病父母的孩子,經常會與成癮者父母的孩子有著類似的問題,如罹患精神疾病、成癮、犯罪等。精神疾病降低了父母履行作為父母的職責的能力,從而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愛,關懷,支援和穩定的環境;而由於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很多父母要麼不自知,要麼處於不願承認或者不肯告訴孩子自己有相關疾病的狀態,因此,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行為模式。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處於“被迫加速成長”的狀態。他們可能會習慣性地忽略自己的需求,優先父母的需求;他們失去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但又因為自己無力承擔起成年人的責任、使事情變得好起來,而感到負疚。

總之,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所以在重視家庭教育的同時,也不可忽視群體教育的作用,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作為父母,請首先關愛自己的心理健康,學會適當放慢心靈的腳步吧!多俯下身子耐心聽聽孩子的心語傾訴,讓陪伴成為最長情的告白,不只是一句掛在嘴邊的空話,而是落實在每一個最普通不過的晨昏。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是為了討好父母,也不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更不是為了獲得獎勵,而是自己內心有一種向上的動力,這股動力會驅使孩子遵守紀律、爭取好成績、追求卓越,最終成為優秀的孩子。

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心理學教授喬治·斯格密指出:“如果說人生的成功是珍藏在寶塔頂端的桂冠,那麼,健康的心理就是握在我們手中的一柄利劍。只有磨礪好這柄利劍,才能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奪取成功的桂冠。”

健康的心理,是人們事業成功的基礎、家庭幸福的根基、人際關係和諧的保證,更是人生美滿的護身符。

網圖,侵刪!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191天——接納和被接納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