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段時間看新聞說一名二十歲的男子僅僅是因為母親沒有給他錢買新手機就將母親打得入了醫院。

看到這樣的新聞很多人會為男子的行為而覺得不可思議,在想這名男子怎麼能對自己的母親下得了這樣的狠手呢?

很多家長在為這名男子的暴行而憤怒的同時也在思考他是怎麼樣走到這一步的?

後來得知男子是家中的獨苗,被一家人寵上了天。男子在初中便輟學在家成了無業遊民。

即使是這樣,男子家中的人只覺得孩子還小,等他再長大點就會懂,就會改過來。

只可惜孩子一直到了二十歲還是老樣子,整天遊手好閒,沒錢了就向家裡人要,不給輕則罵,重則打。

最後男子把自己的母親送進了醫院,也成功地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這名男子是因為家裡人無下限的寵溺才將他送進了監獄。

我們現在的家庭要麼就是一個小孩,多的就是兩個,三個以上是少之又少。

在這種情況下,五六個大人圍繞這麼一個小孩的情況非常普遍,作為家長的我們又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會因為過於溺愛而進入歧途呢?

我們要做的就是三不。

一不,就是要向爺爺奶奶輩說不。

在一個家庭中再沒有原則性地溺愛孩子的估計都是爺爺奶奶居多。很多時候無論孩子的要求有多無理,只要他(她)一哭,老人就會馬上妥協。

這時候作為孩子的爸爸或媽媽,你就是孩子的教育重心。你的態度就要強硬起來,阻止老人的這種溺愛。特別是作為媽媽千萬別怕傷了和氣,膈了婆媳關係而默默忍著。

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跟老人說,也可以開著玩笑地說,最後也可以嚴肅地說。反正自己的立場一定要擺明。

二不,就是要向自己說不。

我們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的一切行為都受著我們的影響。但是我們除了但是我們除了擔當著孩子教育者的一個角色外,更重要的我們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我們也有一時忍不住沒有原則的寵愛小孩。如幾個小朋友在玩,發現只有自己孩子沒玩具的時候,我們就忍不住去給他買玩具。

出去購物的時候,裝滿購物車的往往都是孩子的東西最多,玩具零食一樣都少不了。我們都覺得,孩子就只有一個,當然是要儘量滿足他的物質要求,把最好的給他。

可是正是我們的這種想法,使我們對孩子的溺愛在無形中偏差了起來。孩子是需要物質生活,但不需要最好的,只要適合就可以。否則將會將他們培養成一個物質主義著,等你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三不,當然就是要和孩子說不。

孩子在養成習性的時候他們會提出很多很多的要求。這些要求有合理,有不合理的。有些家長不忍小孩傷心,覺得一些小小的不傷大雅的無理要求也可以接受。

誰不知,正是這些小小無理要求聚集在一起才形成了一個不可逆的性格缺陷。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拒絕孩子。恰當的時候要跟他們說不,讓他們知道並不是他們想要怎麼就怎麼。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總是和家長頂著來”:青春期教育到底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