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讓“大頭娃娃”成為了無數家庭的噩夢。
今有兒童面霜頻頻暴雷,讓5月嬰童臉部腫大、發育遲緩、毛髮增多。
儘管該事件中的患兒立馬停用了涉事面霜,但還需要24小時看護,不能離人。
因為激素一停,寶寶有可能全身衰竭,而且由於太胖、脖子太短,呼吸系統沒有發育完全,隨時都可能一口氣喘不上來窒息。
醫生還表示,孩子體內的激素很難排出來,可能會性早熟,臉上的毛可能要好幾年才會褪去。
太可怕了!!!
為什麼孩子總得溼疹?
從現代醫學角度講,嬰幼兒面板角質層少,表皮厚度薄,面板屏障功能較差,比成年人更容易乾燥,容易長溼疹。
從中醫角度講,孩子出生後,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尤其是“脾常不足”,脾主運化水溼,脾的能力不足,體內的溼氣無法運化,就容易蘊結在體內,爆發出來就是溼疹。
所以,要減少溼疹的發生,一方面是要做好面板保溼工作,另一方面,是照顧好孩子脾胃!
中醫如何治療寶寶溼疹?
中醫將孩子溼疹稱為“胎瀲瘡”、“奶癬”、“戀眉瘡”等。《醫宗金鑑》中指出:“此證生嬰兒頭頂,或生眉端,又名奶癬,癢起白屑,形如癬疥,由胎中血熱,落草受風纏綿。”
中醫治療小兒溼疹一般分為內治法與外治法,考慮到安全性與孩子服藥特點,在這裡我們主要推薦外治法。
土茯苓外敷
《本草綱目》記載,土茯苓,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溼,利關節,止洩瀉。對孩子來說,外敷也比內服更加安全無害。
使用方法:去中藥店買一些土茯苓,將其研為細末,加一點點溫開水,攪拌均勻後外敷在孩子長溼疹的地方,每天換3到4次。
一般用藥一天後滲液就會減少,三天後可以見到痂皮,一週左右差不多就會好了。
兒童溼疹忌口
吃藥不忌口,醫生跑斷腿。孩子長溼疹時,幾口也很重要,給大家列一下,以後吃得時候對照一下。
熱帶水果(芒果、桂圓、荔枝、菠蘿、榴蓮等);
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發物類食物,如雞肉、牛羊肉、海鮮魚蝦、泥鰍、鱔魚、醪糟、蘑菇、韭菜、魔芋、豬頭肉、醃製食物、動物內臟等;
酸奶和甜食也要少吃。
#溼疹#
#春天#
#忌口#
#大頭娃娃#
#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