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到底是靠自覺自律,還是靠父母管教和監督呢?在小教師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

管出好孩子

慣出熊孩子

剛當班主任那會,最怕的就是家長跟我說:“孩子在家哭得厲害,不願來上學了。”

我就很著急,和老師們一起反省,是不是教學方式不對,是不是生活照顧不夠細緻,是不是課程讓孩子不感興趣……最後發現不管怎麼改變,總有願來的和不願來的,而不願來的,就那麼幾個。

一個很突出的例子是,有個孩子是走讀的,每週回家一次,不哭;而另外一個孩子每天都回家,早上和媽媽分開時還要大哭一場。

後來我就明白了,孩子願不願意來主要不是學校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家裡要求嚴格,孩子就“自覺”地來上學;家裡太鬆散,父母心志不堅定,孩子就不願來。

所以,後來新的孩子入學時,我都預先給家長說,不要以孩子願不願來上學來判斷學校的好壞,來不來上學是家長的問題,到了學校能不能學好才是學校的問題。

孩子願意來上學,也並非是學校的功勞。

現代教育有一個激動人心的口號,就是發揮孩子的主體性和自覺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聽起來很高明很動人,但事實上從來都沒有實現過。

為什麼?因為它不符合人性,不瞭解孩子。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沒有自覺,而且你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覺。小孩子就像個小動物,是一個感性的情緒化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意志力。

教育孩子如果一直寵著、哄著、慣著,那他以後會更加不自覺,更加為所欲為。

一直都很認可一句話: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

想培養出一個熊孩子很簡單,由疼愛到溺愛,孩子被嬌慣放縱久了,就會變成熊孩子。而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也很簡單,那就要給他恰到好處的管束!

有遠見的父母

都會有點狠心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都不會指望孩子能自覺。

華語樂壇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曾在節目中自爆小時候被母親逼著學鋼琴的辛酸史。周杰倫從4歲開始學鋼琴,還被媽媽要求每天練2個小時。

而小時候好動的他,根本坐不住,媽媽葉惠美就會拿著藤條,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每當聽見窗外別的孩子們在外頭嬉戲打鬧玩遊戲的聲音,周杰倫心裡就特別的難過。

周杰倫甚至埋怨媽媽:“為什麼別人都在玩,而我要學鋼琴”。

但是,媽媽還是不會放鬆對他的要求,拿著藤條逼迫他練琴,他只能繼續練習。成名之後的周杰倫,非常感謝媽媽的一番苦心。正是因為媽媽的高要求,才讓周杰倫憑藉音樂才華在華語樂壇中有一席之地。

在《嚮往的生活》中,劉憲華同樣自爆了自己被父母逼著學拉小提琴的經歷。小時候的他根本不願意去學,直到十一、二歲時,參加了一個比賽才開始喜歡拉小提琴。

在一旁的Angelababy看到劉憲華能把小提琴彈奏得那麼棒,問劉憲華:“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劉憲華說了一句,“非常非常感謝。”

最後,Angelababy嘆了口氣說:“為什麼當初沒人逼我?”

那些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難免會帶點狠。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如果不逼他們一把,他們就會錯過最好的學習時機。

畢竟誰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不能再重來,錯過了再悔恨當初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在孩子自覺性不高,不會主動學習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嚴厲督促孩子,這樣才能讓他成才!

孩子的自覺性

越早培養越好

今年的高考成績一出爐,廣西理科狀元楊晨煜馬上“火”了。

他以語文14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290分,總分730分的高分,打破了恢復高考以來廣西理科總分最高分記錄。

談到兒子以高分奪得理科狀元的頭銜,楊晨煜的媽媽直言:“我覺得他會考好,但沒想到他考得這麼好。”

談到養育孩子的經驗,楊晨煜媽媽說: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時,監督養成習慣,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我們平時基本只管好他的後勤工作,他的課業我們就交給老師了,我們就不去打擾他。"

很認同楊媽媽的教育觀念,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監督工作,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楊媽媽還提到監督孩子習慣養成的過程是很痛苦的,要時時刻刻地監督他、留意他。而且監督的過程中,父母自己也要自律,不能讓孩子學習自己卻在玩手機。

說到底,就是父母在培養孩子自覺性的時候,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有一個這麼會教育孩子的媽媽,難怪楊晨煜能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高考狀元。

如果不是楊媽媽在他不能自覺學習的階段,逼他一把,監督他養成各種好的學習習慣,也不會有現在的他。

孩子的自覺性培養,越早越好,因為自覺性的建立,是一個漫長複雜的過程,教育正常的話,至少也要到十五六歲,才能初步建立起來。

在此之前,孩子都不可能自覺地學習,必須要有成人的陪伴、督導以及管束。

家庭教育

不要指望孩子自覺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沒有任何強制的環境中,他將永遠也不能成長,也經受不住任何挫折。相反,如果你從小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他也會成為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所以,不要那麼強調孩子的“自覺”了,“自覺”一詞對孩子太沉重,他小小的身體和心靈承受不了!

該訓的時候訓一下,只要你訓得適時適度,孩子會因為你訓他而感到輕鬆!如果你一直裝模作樣下不了手,只是一個勁兒地說教、對峙、冷戰,那樣孩子才會真正受到傷害而留下巨大的心理陰影!

所以,今天的父母師長們,不要再指望孩子的“自覺”了,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如果你看到一個“自覺”的孩子,那多半是父母師長長期陪伴、正確督導和嚴格管束的結果。

這沒有什麼可羞愧的,孩子就是這樣,他需要大人的管束,他必須在大人的管束下才能成長。孩子就是孩子,成人就是成人,成人天然就有管教孩子的權利,只要他人格正常,他就有這個能力。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該怎麼教就怎麼教,不要在意那麼多流行的詞語和口號。

作為父母,一旦看到孩子的行為逾越規範時,就要及時指出來並進行糾正,否則他會一錯再錯。

有時候,孩子需要適當的強制,這種強制並不是對他的壓迫,而是在他意志軟弱的時候幫他克服困難,讓他變得更加堅強。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管教是基礎,孩子自覺自律是目的,基礎打牢,不怕地動山搖。在教育路上,永遠不要只指望孩子自己自覺、自律,父母還是要起到監督的作用!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體育課、這個環節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