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01

不想上學?和孩子講道理不管用!

前段時間一位年輕的泰國媽媽的育兒方式在網上火了。

一天,她5歲的兒子吵著不想上學,父母苦口婆心、各種哄勸,孩子絲毫沒有被說動。

於是,這位媽媽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她決定向學校請一天假帶孩子去“撿垃圾”。

年輕媽媽告訴兒子撿垃圾能賺錢,小男孩心中竟有點興奮。

烈日炎炎,這位媽媽帶著兒子邊走邊撿塑料瓶,走了幾公里,共撿到了2公斤塑料瓶,賣了得到了2泰銖(約0.4元RMB)。

就算只賺了2泰銖,小男孩還是高興的。

可是一路步行,而且還在比較髒亂的地方撿垃圾,小男孩感覺到累了,他問媽媽“我們可以坐公交回家嗎?”

媽媽:“坐公交一個人需要10泰銖,你有錢嗎?”

沒有辦法,小男孩只好跟媽媽繼續走,走到冰淇淋店門口,孩子又問媽媽:“媽媽,我想吃冰淇淋”

媽媽又說:“冰淇淋要5泰銖,我們錢夠嗎?”

又走了一段路後,到了餐廳門口,小男孩問:“媽媽,我想吃燕麥”

媽媽:“去買嗎?15泰銖。”

孩子:“媽媽,我錢不夠,我要回家。”

媽媽:“累了?”

兒子:“好累,好熱,我想上學,我要回家。”

這位年輕媽媽直接讓孩子親自體驗生活的不易,認識到上學的好處,竟然比她坐在家裡嘮叨100句還管用。

很多媽媽經常會有這樣的煩惱:你越和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聽。

其實,著名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讓孩子改變行為的方法不是大段的語言,而應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讓孩子在行動中反思,得到啟發。

02

為什麼“講道理”行不通?

表姐前幾天又在我面前哭訴了,她說自己實在是教不好她那個女兒了。

每次好聲好氣地教她一些待人處事的道理,她女兒就像吃了炸藥一樣,對錶姐發脾氣、唱反調。表妹叫我去和她女兒好好溝通。

我站在表姐的角度,和她女兒說了一大堆,可是她回了一句:“我媽說的道理我都懂,但那只是她的道理,而且她每次講道理都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感覺我做什麼事情都是錯的”。

孩子也知道父母是為了自己好,但孩子有時就是這樣,他不會隨便因為父母一兩句擔心的話就改變自己的想法,他有自己的想法,會認為父母的說辭都是維護自己的權威。

因為他們沒有去檢驗過那些道理的可信度,對他們而言,那些碎碎念就是一堆空話。

而且道理往往比較“高深”,要讓孩子馬上理解並認同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經常會出現這些情況:

你告訴孩子玩具槍有危險,孩子當時點頭答應不再玩了,可是過幾天又看到孩子玩耍。

你跟孩子說剛燒開水的電熱水壺很燙,不能靠近,但是一不留神孩子就被燙傷了。

另外,很多父母已經把“講道理”變成了“嘮叨”,他們總是在孩子犯錯後對其行為進行評判和指責,不厭其煩地說個沒完,以為和孩子說得多了就能讓他長記性。

可就是這種態度讓很多孩子反感和厭惡,讓他們覺得自己頭上彷彿戴了一個緊箍咒一樣,久而久之,孩子只會“選擇性地失聰”,任憑父母說,自己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

要讓孩子改變或習得一種行為,那就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吧,不用你說,孩子自然能懂父母的良苦用心。

03

身體力行比“講道理”更有力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咸陽有一個12歲的男孩,連續5年,他都會用自己的壓歲錢給環衛工師傅發紅包,累計發了2000塊錢的紅包。因為他覺得過年了,環衛工人都還在堅守崗位,非常辛苦。這位男孩的父親也說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學會感恩社會。

我們一直在說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語言能幫助傳遞情感和知識,身體力行能讓父母的教育留下深刻的印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所謂的行就是應該讓孩子多去實踐、體驗。

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孩子自己去檢驗知識的價值,還能起到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大學碰到一個室友,是家裡的獨生女,從小她父母就不讓其做任何家務,結果剛進大學,連肥皂和洗衣粉都分不清楚,一點生活瑣事都要打電話問她媽媽。有一次用電飯煲竟然直接插電,完全不知道要按開關。

無可否認,這位媽媽給孩子創造了很好的教育條件,但完全遮蔽了她與生活的聯絡。導致她長大以後遇到生活難題陷入困境。

這種案例不少見,主要是因為父母讓孩子參與生活體驗的機會太少了。

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僅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還可能讓其在升學路上遇到瓶頸。如一些大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被退學,適應不了寢室生活申請休學等。

讓孩子參與到生活中來,能讓孩子掌握一些生活常識,提高動手能力。

家長可以讓孩子從小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讓他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和父母的不易。

2)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創造力的培養是需要孩子的想象力,而想象不是坐在房間幻想,而是基於各種見聞的延伸,見得多了才能想象的空間。

增加孩子的見識就是要帶著孩子去體驗,創造情景讓孩子去發現問題,然後想方法去解決,在解決問題中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從而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3)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感恩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努力讀書或者不聽話,就開始在孩子面前吐苦水,說自己每天拼死拼活地工作很辛苦,本想以此激勵孩子,但沒想到孩子的成績一次次傷透自己的心。

當孩子在攀比、虛榮,耗費時光時,為什麼不讓他去體驗你那辛苦的工作呢?

記得有一位當交警的父親,為了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職業,趁暑假讓孩子穿上紅馬甲一起在馬路站崗,堅持了幾天,那位父親本來想讓孩子回去了,可是孩子卻說父親太累想為他多分擔一點。

讓孩子去體驗,是讓孩子換一種角色去感受別人的生活,體驗的東西多了,他才有更多的比較,最後選擇對自己更好的路去走。

有人說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帶著他的生命密碼,而解開密碼絕對不能光靠你講道理,還要讓他自己感受、體驗和認知,因此我們要把講道理轉化成他們的體驗、感受和認知,而這橋樑就是“體驗”。

其實,講道理和讓孩子去體驗都是一種教育方式,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但是“體驗”的效果遠比“講道理”好得多。當然一些違法有害的事情除外。

讓孩子去體驗是讓他走向生活,去學到書本和語言都傳遞不透的知識和能力。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越不懂教育的父母,越喜歡計較這些事情,反而耽誤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