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家庭環境關係孩子的前程

父母為孩子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會使孩子的德、智、體都得到全面發展,有助於孩子走向成功。

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想成功是很難的。

****

有一對夫妻不知為什麼大吵起來最後居然鬧到要離婚。等爭吵暫告一段落,他們才意識到孩子。

他們看見女兒拿著畫筆在畫畫,畫面上有兩個大人,他們表情憤怒,兩個大人中間躺著一個小孩兒。

媽媽很好奇地問:“地上怎麼會有個小孩兒,她怎麼了?”死了!”孩子說。

她怎麼會死了呢?

女兒沉默了半晌,說:“因為爸爸媽媽吵架、分手。”

女兒的話深深震撼了他們。原來,女兒看見班級中所謂的“單親兒童”總是神情憂鬱鬱寡歡,她害怕自己像他們一樣,就好像被拋於曠野,會一步步走向死亡。

小女孩兒用一幅畫道出了她的心聲,也讓父母及早警覺:孩子在成長中最需要的就是安定、安心、安全的環境與父母完整的愛。

可見,讓孩子令人賞識的前提之一就是,父母為孩子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他在益於身心發展的氖圍中成長。

給孩子的心靈注入暖流

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只管孩子的吃喝是遠遠不夠的,簡單的非此即彼的說教更是不行。

孩子還需要與父母在心靈上溝通,用心靈感染心靈。

身教重於言傳,讓孩子在父母身上看到自信、拼搏、做人的尊嚴和價值,更能讓孩子接受無形的感染,從而使兩代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相互學習,一起成長。

****

徐力的母親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永遠都是最優秀的,因而不斷地給徐力施加壓力,每次考試都規定他應該考到全班前幾名。

徐力不想辜負母親的期望,也十分努力地學習。母親隨著工作壓 力的增大,對他的要求也更加苛刻時常在嘴邊唸叨著他的學習,連徐力唯一的愛好—踢足球也被她嚴厲禁止了。

可母親從不過問他 的頻惱,有時徐力想說上幾句,她就會開始沒完沒了地嘮叨。

久而久之,徐力也不願意和母親溝通了。有一天,母親又開始了 她的叨嘮,徐力竟找到了一把鐵榔頭,毫不猶豫地向母親的後腦勺猛擊過去……

善於排除孩子心頭的陰雲

在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發育時期,表現為性情急驟,不聽話,不願讓別人干涉他們的事情,心理學家稱這個段為反抗期。

一向溫順聽話的孩子到了這個時期也會變得急躁、不聽話、調皮。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愛說的話就是“不”。

在這個階段,家長會遇到以下種種情況:拒絕父母的要求;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要父母抱,不和父母親熱;不待在父母身邊,從父母身邊跑開,等等。

很多家長對此感到很困感以為孩子是在故意和自己對著幹。

實際上,反抗期是大多數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在此階段孩子出現一些逆反的表現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它是孩子自我發展的需要,孩子的否定行為表明孩子開始產生自主意識,試圖瞭解周圍的環境建立自己的好惡觀念,表達個人的需求。

這也是孩子尋求大人對他們尊重的一條途徑。

他們也希望透過讓他自己來做某些事情,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備的能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很強了。

因此,有人認為,將心理反抗期說成自立期或自強朝,也許更為恰當!很多家長相信,只有嚴厲才能教育子女成才。

但家長對嚴厲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認為嚴厲就是厲害,對孩子要給子好心而不能給子好臉,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認為嚴厲就是孩子不聽話就要打罵,贊成“不打不成才”的說法。

這些認識都是不準確的,對當今的孩子採取這些辦法是難以奏效的。

如果對孩子動輒打罵、訓斥,孩子就不願意接近父母。

孩子如果對父母敬而遠之或者既不尊敬、又不接近,更不願與父母交談,這就很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動輒打罵孩子的家長,不僅不能使孩子改正錯誤,反而使孩子的情感和心靈受到摧殘,變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因忍受不了父母的打罵而離家出走。

由此可見,對孩子實行體罰只不過是家長缺乏理智和束手無策的表現,不可能起到嚴格要求的效果。

#育兒經#

#家庭教育#

#聰明孩子養成記#

10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天下父母心:廣場、公園裡的遊樂設施,正在掏空父母的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