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知乎上一則讓人啼笑皆非的求助,引來了300萬的瀏覽量。

原來,這位媽媽被自己的孩子懟了。

起因是孩子鋼琴作業沒練好,媽媽批評了她。

結果孩子懟了一句:“有本事你來呀。”

媽媽很明顯不能“以身作則”“親身示範”教育自己的孩子,於是在網上問:

“我來不了,咋回她?”

既有底氣不足的小小心虛,又有強撐面子的小小傲嬌。

其中一位奶爸用相似的親身經歷回答了這個問題,贏得了高贊。

奶爸講道:

這位爸爸上場之前還給兒子有模有樣地說:“爸爸給你打個樣兒。”

結果,在場上,這位爸爸完敗,被人打得“一拳兩眼黑”。

但是這件事情雖然慘烈,兒子卻學會了勇敢。

親身實踐,和孩子產生共情,而不是擺出一副“我是不行,但你要明白我是你爸/媽”的樣子。

或者乾脆一句“我雖然不會,但是我就是知道你做得好不好”。

場景互換一下。

有一個門外漢一直在你熟悉的領域指指點點。

你對他說出“你行你上啊”。

但是他卻回覆“我是對這些不瞭解,但是我是你領導!”

或者“我是做不來,但我就是知道你做得不好。”

此時的你心裡什麼感受,孩子就是什麼感受。

與其擺著架子,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認,承認自己有知識盲點,承認自己確實不會。

這些,比欲蓋彌彰地掩飾要強多了。

疫情期間,國外一個媽媽的吐槽火了。

除了前面媽媽越來越高昂的情緒戳中了無數同款爹媽的痛點之外,

媽媽最後的一句話既好笑又引人深思。

越來越長時間的接觸,家長“無所不能”的形象在孩子心裡慢慢開始瓦解,

甚至有的時候 “權威人設”急劇翻車。

一方面,每個人都有知識盲區,家長也一樣。

所以“擺架子”來樹權威的形象,不一定每次都擺得正確,擺到點子上。

另一方面,孩子學的知識越來越多,家長的“架子”下面到底藏著多少“底子”,孩子也基本上能夠預估得八九不離十了。

正如之前網上有一個影片,影片中的孩子對自己姥姥說:

“我們是孩子,又不是傻子。”

小的時候看到父母用年齡閱歷包裹著的一套套經驗、理論等,內心便充滿了崇拜,家長的權威人設也在孩子幼小的心裡紮下了根。

可是孩子越來越大,認知也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擴大,他們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判斷力。

從前很容易就被唬住的“人類幼崽”也可以一臉鄙夷地對大人說:

“我們是孩子,又不是傻子。”

對於12歲之後的孩子更是如此,隨著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的觀點雖然有些不成熟,也不完全正確,但他們也會堅定地捍衛。

如果此時家長和孩子硬碰硬,結果只會兩敗俱傷。

但是,在有的家長看來,我養大了你,是你的父母,無論對錯,父母都應該擁有絕對的權威。

如果孩子提出了質疑,那便是讓父母很沒面子,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事。

可是,這樣真的能震懾住孩子,維護自己的面子和權威嗎?

網上針對“愛擺家長架子”的分享中,有一個網友憤怒地說道:

“他們的輩分只能在家庭和家族中給他們帶來一點優越感,

在社會上啥都不是,我最討厭的就是啥都不懂裝懂(是那種自以為很懂)的長輩,

然後拿一套二十年前的個人經驗當成至高無上的真理,到頭來活的也就是那般模樣,在酒桌飯局上倒是能指點江山。”

自以為擺架子維護了權威的家長在孩子們的心中,好像並不那麼“權威”,甚至還是一副失敗者的模樣。

可見,擺架子並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上說:

“12歲之後,父母的溝通方式一定要改變。最關鍵是,父母要學會示弱。”

示弱,不是真的弱,不是認慫,而是避免硬碰硬的傷害,化解身份高低帶來的隔閡,傳達了一種教育的智慧。

李玫瑾教授與自己女兒進入青春期時的溝通方法就很值得借鑑。

和女兒說事情的時候,李玫瑾教授選擇的地點是去超市或者遛彎的時候,兩個人都比較放鬆;

遇到早戀等敏感話題的時候,她就寫一封簡單的信代替漫無邊際的嘮叨,用文字給孩子講述愛情。

沒有擺家長的架子,沒有強撐面子,反倒是收穫了孩子的信任。

女兒在給她回信的時候會寫著“給可愛的媽媽”,並且自己的心事都和媽媽放心地分享出來,也會詢問媽媽的意見。

家長最大的權威不在於“孩子怕我,孩子聽我的”,而在於“孩子願意和我分享”

倨傲和架子,只會讓孩子拒你千里之外。

遇到逆反的孩子,父母跟他們較勁,他們會更來勁。

而平視和尊重,才是開啟他們世界的鑰匙。

放下架子,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格局,是一種以柔克剛。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面有一個情節。

齊明月的媽媽就是傳統上很強勢的媽媽:

高中的時候媽媽決定讓齊明月喜歡“法學”、干涉孩子和什麼人做朋友。

孩子畢業了在哪裡工作,要不要考公務員,甚至點菜的時候吃哪些菜都是媽媽一手包辦。

媽媽為孩子考慮到了方方面面,讓人不得不感嘆母親的偉大。

可是,這樣強大的愛,卻讓人感到窒息。

於是齊明月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著:

高考的時候故意在答題卡上“玩貓膩”,結果導致分數夠不上媽媽心目中的大學;

畢業後就急匆匆從家裡搬出來,就是想要遠離自己的家;

媽媽不允許做的事情,她都做了。

最後在房間和媽媽對峙“交鋒”的時候,她和媽媽都滿腹委屈。

她委屈,媽媽的愛已經成為了她的枷鎖;

媽媽委屈,我明明全心全意愛著你,你竟然這樣和我對著幹。

好的教育不能囿於身份和臉面,而是需要平等而真誠的溝通,否則便會變成以愛之名的隔閡和傷害。

事事要強,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累。

一個人的責任感,是由於感覺到自己被別人需要才被激發出來的。

孩子也是一樣。

把扮演“強大”這個角色的機會留給孩子,反而會激發孩子內在的積極能量。

《傾聽孩子》的作者惠芙樂·夏洛蒂曾經發出過這樣的建議:

每天給孩子半個小時的親子實踐,在這半個小時裡,父母要放下成人的架子,與孩子打鬧成一團,

任憑孩子扮演強大的角色“駕馭”自己,藉以幫助孩子釋放白天在成人世界中積累的弱小感,並密切親子關係。

放下架子,用一種敞開心扉的真誠向孩子示弱,你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共勉。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媽媽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你和娃之間,說了多少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