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你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即使你已經很有耐心,很壓著火了,可孩子還是聽不懂你說了啥。

然後你就索性不壓著自己的怒火,把孩子的不配合歸咎於“不認真”、“不仔細”、“三心二意”。

有一天你上完一天班,非常累,回到家做完飯,吃好了以後想在沙發上休息一下。

結果孩子纏著你,非要和你玩打怪獸這類很累又讓你提不起興趣的遊戲。

這時候你會不會直接跟孩子說:“你沒長腦子嗎,非得讓媽媽陪你!找你爹去!

然後把怒火燒到爸爸和孩子身上。

把怒火放到爸爸身上沒錯,媽媽累了爸爸理應站出來陪孩子玩。

可孩子聽不懂。

在孩子的邏輯裡,他會覺得“我想和媽媽玩,媽媽為什麼說我腦子?媽媽不和我玩讓我找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其實這就是你們的溝通出現了問題,你的意思並沒有傳達給孩子,孩子也並理解不了你的意思。

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孩子委屈,爸爸疑惑,媽媽生氣。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不錯的溝通方式,叫拉波波特法則,一共有四步,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溝通效率,傳達我們的想法:

1.重複對方觀點,告訴對方,你聽到了。

2.告訴對方你認可的部分觀點,達成初步共識。

3.告訴對方你從他的觀點中看到了什麼,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觀點有價值。

4.提出自己的反對觀點。

這不是套路,而是儘可能提高你們之間的溝通效率的技巧。

我們把這個方法放到前面的實際情況中,當你很累想休息,孩子纏著你讓你陪他玩的時候。

“媽媽陪我玩吧!”

“你想讓媽媽陪你玩呀~”(重複對方觀點)

“寶貝你現在是不是很無聊?”(理解孩子)

“吃完飯確實到遊戲時間了。”(肯定孩子的感受)

“但是今天媽媽上班特別累,做完飯想休息一下,先玩玩積木或者讓爸爸陪你玩上次的拼圖好嗎?”(提出反對意見,並且給孩子提供意見)

這樣,孩子能更加接受你的意見,更加理解你的辛苦,同時,也給不會帶娃玩的爸爸提供了玩的內容。

溝通是一門學問,有效溝通能讓我們在帶娃的過程中,省去很多煩躁,讓孩子也更理解我們。

帶娃的過程就不會那麼“折磨”了。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關愛兒童健康,遠離過敏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