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摸下半身是學壞了嗎?不怪孩子,這只是家長性教育的缺失
開始她沒太重視,但最近幼兒園老師又跟她反映了,不僅如此,這次老師還用了“自慰”這個詞,讓她整個原地崩潰,覺得受了奇恥大辱……
“她還這麼小,什麼都不懂,怎麼會這樣啊?”媽媽非常焦慮。
無獨有偶,在群裡也有另一位焦慮的媽媽在問,自己的孩子摸了同伴的“小雞雞”,該怎麼辦?
其實不管是“摸別人”還是“摸自己”,都繞不開性教育的話題。
有爸媽認為,“性教育”就是關於性交的教育,還有的以為讀一兩本繪本,教孩子指認身體器官就是性教育的全部,這都是很常見的誤解。
性教育其實是一系列的知識,它還包括成長髮育、性別角色、隱私意識、生理衛生等,每個年齡段都需要不同的性教育。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會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感到好奇,也會逐漸有一些我們看來“非常尷尬”的行為,比如:
硬要與異性父母一起洗澡;
有意識地摸生殖器;
頻繁地摩擦生殖器…
特別是對後兩者,我們往往感到震驚、憤怒、羞恥,開始懷疑孩子是不是看了什麼東西而“學壞了”。
但這真的是孩子學壞了嗎?在斥責孩子之前,我們至少需要了解以下內容——
這個現象是什麼?正常嗎?
大多數的嬰幼兒(不論身心有無障礙),相當早就會透過觸控和探索自己的生殖器獲得愉悅和舒適感。
人們現在普遍認為嬰幼兒和兒童觸控生殖器是在經歷性器期,這是性發育中正常且健康的階段。
注:性器期——
性器期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論,認為嬰幼兒會經歷三個性發展階段:口欲期、肛門期及性器期。
嬰兒時期,口腔是他們獲得快感(快樂的感覺)最主要的部位,他藉由吸吮母親的乳房來感受到愛。
到了兩歲,孩子開始從控制排洩感到興趣,一方面他們發現大小便的控制可以得到大人高度關切,另一方面孩子也在排洩時體驗到快感。
三歲的幼兒,快感的主要部位移轉到性器上(即性器期)。性器期表現通常有:男孩子經常用手玩弄陰莖;女孩子時常伸手去摸外陰;有的孩子在突出的傢俱稜角上摩擦生殖部位;有的騎在某種物體上向前和左右扭動身體;有的將物品塞進褲子裡等。
那性器期的兒童,他們的行為和成年人“自慰”一樣嗎?
答案是:完全不同!
對兒童來說,肯定是沒有“自慰”的概念的。而且他們的這種性感覺是不以獲取性興奮為目的,是兒童性發育發展的正常表現。
對他們而言,摸生殖器官就如抓自己臉、吃手一樣正常,只是摸生殖器官會讓他們獲得一種舒服的感覺,這對他們來說,是新鮮,有意思的,因此他們就會經常重複這樣的動作。
童年的身體探索及成年的自慰之間有明確的區分,我們絕對不可以用成人的思想去理解,更不能因此去批判他們,家長的過激反應有可能會帶來終生難以彌補的影響。
如何應對生殖器刺激行為?
1不是所有摸生殖器的行為都要處理
我們可能會發現孩子在洗澡時會觸控生殖器,這很正常,並不需要制止。當然我們也可以藉此機會向孩子介紹這些器官。有時候,觸控生殖器只是兒童放鬆和安靜的一種方式。
2尋求誘因
尿道感染、陰道感染、內褲太緊這些因素都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而表現出和自慰類似的行為。可實際上,孩子可能只是在撓癢。
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尋求誘因,檢查孩子的身體狀況,洗澡時注意檢視陰部是否存在溼疹或紅腫的情況。
3注意觀察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會有生殖器刺激行為?是TA無聊了、累了、孤單還是緊張?在幼兒園和學校都會有刺激行為嗎?每天的頻率有多少?
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需要把觀察到的內容記錄下來。
4轉移注意力
當發現孩子在不適當的公共環境中探索自己的生殖器時,需要引導他們轉移注意力。
例如,當你們現在在超市裡,可以透過請TA挑選並放置物品、購買喜歡的玩具或看漫畫書等,重新引導TA的行為。在日常裡可以多安排一些有意思的活動、遊戲和閱讀,多介紹同齡玩伴,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頻次。
5避免負面言行
我們的口語或非口語迴應將會影響孩子對這件事的感受,因此要避免負面的言辭、把手拍掉和過度的反應,更不要傳達“禁忌、色情”這樣的觀點。
研究表明,懲罰性的態度或給予懲罰都會增加孩子對觸控生殖器行為的罪惡感和羞愧感,更嚴重者會產生生理問題或成年後的性功能障礙。
性教育:隱私意識的建立
首先明確“觸控生殖器是正常表現”,其次才是引導孩子“正確表達”。
我們在開展性教育時,需把握兩個重點:觸控生殖器感覺很好,但這是個人的隱私行為;如果我想要,應該到隱私場所去。
首先,我們要用明確、平靜和直接的資訊和兒童進行溝通,引導孩子或請TA指出自己的隱私場所在哪裡,並提醒TA必須在那個場所裡才能觸控生殖器(理想的地方是關上門的浴室或臥室)。
如果孩子對口頭提示沒有反應,可以將TA帶到自己的房間,但要避免負面或懲罰性的態度或言辭。
其次,如果孩子已經清楚隱私場所是衛生間,那麼務必讓TA知道只能是家中的衛生間(著重強調在公共衛生間或別人家的衛生間是不可以的)。
最後,當孩子在公共場所觸控TA的生殖器,我們要心平氣和地表達理解(如“我知道這樣做感覺很好”)、解釋這行為是隱私的(“但是這行為是比較隱私的”),並建議TA到一個隱秘的地方去(“所以你需要去一個沒有人看得到你,而且是安全的地方”),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在表達接受的同時,藉機教導TA相關的安全及適合的行為。
家長要記住的一點是,許多孩子(無論是否有身心障礙)都需要多次重複和強化,才會漸漸明白:觸控私處是一種個人的隱私行為。
寫到這裡,有家長會說:
有隱私還不夠,我就想知道怎樣才能杜絕孩子這種行為?
而實際上,有時我們越是如臨大敵,越是強化。
自我刺激的行為,在本質上與我們挖鼻子、抖腿沒有差別,做到“杜絕”很難,也沒有必要。
一般而言,到學齡後兒童的此類行為會自然消退。但即便這一行為沒有消退根除,只要TA學會正確處理,且不影響日常生活,我們不必過分關注。
寫在最後
請坦然對待孩子對身體的探索。
先理解,之後才是幫助與支援。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的行為會更加符合年齡。
作為父母,性教育宜早不宜遲。而端正“性教育”態度的第一步,往往從我們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