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琳琳是一名新手寶媽,孩子剛滿一歲,按理說家裡有了孩子後應該是歡聲笑語一片,但琳琳卻時常愁眉不展,因為她家寶寶經常生病要去醫院。
這天閒著沒事,我跟琳琳就坐在一起聊天,聊到了孩子這個話題,琳琳說,養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稍不留神就生病住院,吃的再有營養都白搭。我問琳琳平時都給孩子吃些什麼,琳琳說,因為孩子老生病,體質比較弱,就給他經常做一些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燉一些大補湯,雞鴨魚肉隔三差五的吃,但是孩子體質不僅沒有提高,反而生病的更頻繁了。
聽到這,我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孩子小,腸胃系統功能不完善,本身體質比較弱,脾胃運化也弱,經常吃一些比較滋補的食物,根本消化不了,還容易發生積食,損傷脾胃。積食是百病之源,脾胃不能吸收營養,身體發育受阻,如此反覆,孩子身體狀況只會越來越差,所以琳琳家孩子為什麼老生病也是這個原因。
3種輔食是個"坑",寶寶沒過2歲,最好別喂,家長放過孩子吧!
1、粗糧
人們滿足溫飽之後,越來越追求吃得健康,所以養生已經成了一種生活、飲食常態,而粗糧是備受養生人士推崇的,營養豐富還可以養護腸胃,很多家長愛吃雜糧,也帶著孩子一起吃。殊不知,粗糧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對消化功能強的成年人來說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對脾胃稚嫩的寶Bora說卻是一種"傷害",很容易讓孩子便祕、積食,還會導致孩子的脾胃運化失調。
2、油鹽重的"大人飯"
按照給新增輔食的原則,孩子一開始吃的食物比較單一、清淡,在大人眼裡就是"清湯寡水",毫無滋味,於是很多家長擔心營養不夠、孩子不愛吃,就喜歡給孩子做海鮮粥、骨湯肉湯等,這些油水多、鹽味重的"大人飯",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脾胃發育情況和消化水平,往往超出孩子的脾胃承受能力,造成脾虛積食,還會讓孩子偏食、挑食。
3、加工類肉食
孩子在新增輔食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吃點肉泥、肉末,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髮育,但是火腿腸屬於加工食品,並不屬於肉類食物,含有較多的防腐劑、新增劑和調味料,不適合兩歲以內的寶寶吃,會增加身體負擔,影響脾胃消化,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
讓孩子擁有健康腸胃的好習慣:
飲食儘量清淡,葷素合理搭配,不要總是讓孩子吃大量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多吃一些溫熱好消化的食物,比如粥、麵條,沙棘類猴菇鋅棘營養素給孩子飯後喝一點,有助於腸胃蠕動,加快胃液分泌,增強胃動力加快食物消化程序,減輕消化壓力,緩解積食帶來的各種不適症狀。
孩子吃完飯後,家長不要讓他老是坐著或躺著玩手機,可以一起去樓下或者公園裡散散步,平時也可以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加強身體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比如:慢跑、打球、游泳、爬山等。
提醒廣大家長,給孩子新增輔食,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要謹記"單一到多樣、流質到固體、由少到多"的原則,每一種食物都要從一勺的量開始,讓孩子吃幾天,家長注意觀察孩子的食慾、睡眠、臉色等情況,沒有異常再增加量或者新增另一種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