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認知決定行為,行為產生結果,如果家長能夠知道嬰幼兒智力發展的規律,並按規律辦事,那些讓人羨慕的“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聰明伶俐的娃兒,我們也是可以擁有滴。

規律一 智力發展的“數量”規律

美國科學家布魯姆透過分析例項提出,五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機。他提出,如果把17歲時所達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麼,從出生到4歲就獲得50%的智力,從4歲到8歲又獲得30%的智力,而餘下的20%的則是8歲至17歲這個時期獲得的。雖然人們對布魯姆的觀點有一定爭論,但是,人的一生中,出生到8歲是人的智力發展最快時期的觀點,中外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是持贊成態度的。

規律二 智力發展的“速度”規律

智力的發展具有“不等速性”,國內外眾多學者、專家研究智力發展後得出8-10歲以前,兒童智力發展成直線上升,隨後智力發展速度減慢,26歲左右停止增長,26歲至36歲左右保持平衡狀態,以後有所下降。與智力密切相關的就是人的學習能力,也就是說,小孩兒年齡越小,學習能力越強,生活中,2、3歲的寶寶,在短短2-3年內,能說會道,能行走奔跑,能自己吃飯穿衣,這些技能的學習和獲得,發展的速度絕對稱得上是“風馳電掣”。

規律三 智力發展的"敏感期“規律

“敏感期”一詞是荷蘭生物學家德·弗裡在研究動物成長時,首先使用的名詞。後來享譽世界的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在長期與兒童的相處中,發現兒童的成長也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

當孩子處於某個敏感期時,他就會產生一種敏感力。當敏感力產生時,孩子在內心會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的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力量才會消逝。但是,一旦錯過,以後再要獲得則較為困難。

比如,狼孩兒卡馬拉17歲時,其語言和智力水平,只相當於4歲的幼兒,原因就在於他錯過了0-6歲語言敏感期和智力的最佳發展時期;

當初大寶2歲多的時候,睡覺一定要睡在枕頭上紅色的那邊,睜眼發現自己睡到了黃色的那邊就哇哇大哭;

走路時一定要大人緊貼著他屁股後面,距離不能近也不能遠;

一根小小的火腿腸,剝皮的時候不能扒掉一絲絲肉,否則就哭給你看,就算你換一根都不行。

這些都是他秩序敏感期的表現。

劃重點:1.孩子智力發展“數量”和“速度”的規律,告訴我們,要想孩子“天資聰穎”,兩個關鍵因素: 抓最佳年齡段、良好刺激必不可少。

2.抓住孩子各個敏感期開發相應智力,事半功倍。

3.當然,我們也不能只迷戀孩子智力因素,其他,情感、興趣、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於孩子成才來說,同樣非常重要。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混合餵養,完美的餵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