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新學期剛剛開始,經過了一個假期的懶散,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又不願意上幼兒園了。

你看,這邊一個小女孩,摟著媽媽的脖子在低聲啜泣。媽媽小聲地安慰著。那邊一個小男孩站在臺階上哭,爸爸邊看手機邊大聲斥責:哭沒有用,今天你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過了一會兒,小女孩停止啜泣,擦乾眼淚。雖然有那麼點兒不情願,但還是朝教室方向走去。那邊呢,小男孩仍然站在臺階上哭,沒有停止的意思。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採用哪種方法來教育孩子呢?

很多人會說:我當然和那位媽媽一樣了。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管怎麼勸說,仍然哭鬧不止,不肯上學。你會怎麼辦呢。我想不少人會變成那位爸爸吧,“我的忍耐是有限的,熊孩子怎麼哄都哄不好,只能罵了,不揍一頓就不錯了。”

但是我建議你,不管怎麼樣,當孩子出現令你生氣的行為時,請一定先冷靜,然後好好說話。因為你好好說話,可能就會“扭轉乾坤”。不好好說話,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說不定孩子還會“變本加厲”,哭鬧的更兇,到頭來也沒有解決問題。

父母說話如同百靈鳥那樣悅耳,孩子就會說動聽的話。父母張口閉口像一隻吵人的烏鴉,孩子難免會說難聽的話。

我的耐心也不好。有幾次,在我大聲斥責兒子小虎後,發現他睡覺會一驚一驚的,還會做夢哭泣。有時我呵斥他,他也衝我大嚷大叫。從那以後,我剋制自己儘量好好說話。

這讓姥姥樂開了花,一直說我家小虎嘴甜,會哄人開心。其實我媽沒有意識到,這些“好聽的話”是我每天對小虎說的,潛移默化,小虎自然學會了。

小虎的老師說過一句話,孩子是一面鏡子,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樣的表現,我就知道家長是什麼樣的為人。

好好說話,是父母留給孩子一生的禮物。

好好說話,僅僅和顏悅色就夠了嗎。搞定小怪獸,還需要一些小技巧。

1、少命令 多商量

媽媽:多吃點蔬菜。

孩子:我不愛吃菜。

媽媽:不愛吃也得吃,蔬菜對你健康好。

孩子:我不吃,就是不吃。

媽媽:必須把這一碗吃完。或者愛吃不吃,不吃餓著。

這樣說話的結果,要麼是孩子委屈地吃完了,要麼是一口都不吃。不管哪種結果,都是兩敗俱傷。

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指出:你和孩子共同制定一項規則,而這種規則對你和孩子都有利,你和孩子都會有動力執行下去。

按《正面管教》的說法,我們換一種說話方式。

可以這樣問孩子,“下次如果你不喜歡吃媽媽做的菜,那麼你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孩子可能會這樣回答:“媽媽,你可以提前告訴我你要做什麼菜,你每次可以給我幾個選項,如果是我自己選擇的菜,那我一定吃!”

這樣,當你把問題拋向孩子,並引導孩子自己制定規則的時候,很多問題都可以透過他自己得到解決。

因此,在教育這件事情上,孩子有權參與進去,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更有利於孩子的執行。

小虎喜歡玩手機,不讓看就哭,強行搶下來,哭的更兇。後來我們就約定,每次我給他推拿的時候可以看手機,推拿結束,由他自己關掉手機。剛開始幾次,關機時總要哭鬧一會兒。有過這麼幾次後,時間一到,他會自覺地關機,也不再鬧情緒了。

2、積極的語氣和態度

有時候,相同的一句話,因為聲調、語氣的不同,兩者所表達出的情緒和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還拿吃飯這件事舉例,我叫了幾遍,小虎仍沉浸在玩具中,一動不動。“還不快來吃飯,不吃就沒有了!”這時小虎會問,媽媽,你生氣了嗎?

被他這麼一問,我立刻後悔了,覺得沒必要對孩子這麼嚴苛。

大人世界的一粒灰,落在孩子頭上就是一座山。

《正面管教》中說:我們的言語背後藏著我們的感覺和態度。孩子對父母說話的態度是非常敏感的。因此,我們在說話之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是否會傷害到孩子,最好使用積極的態度和語氣。

心理學家法迪斯說:在孩子學會語言之前,他們是從感情的環境中得出結論的。這個世界是一個令人憂慮、憤怒的地方;還是一個安全、愉快的樂園。

3、不給孩子貼標籤

當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時,有的父母往往不自覺地攻擊孩子。

“怎麼都教不會,你怎麼那麼笨?”

“飯都不會自己吃,你還能幹點啥?”

“除了哭,你還會什麼?一點用都沒有。”

這些言語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困擾孩子:你總說我笨,看來我是真的很笨。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語言是一種強大的武器,它無形卻有力。用得好,它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安全與愛。反之,它可能讓孩子感到不安與嫌棄。

今天我們對孩子說什麼樣的話,可能決定了他明天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

有人說,用了這幾個方法,我還是控制不住要發火。再告訴你一個方法,把自家孩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對待。試想,在你面前這個撒潑打滾的熊孩子是別人家的,無論如何都兇不起來了吧。

記得,每天給自己一個暗示,好好跟孩子說話。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彼一時此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