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小佐小佑快一歲了,最近她倆晚上的睡眠逐漸形成了生物鐘——8點多喝睡前奶、洗臉換睡衣,9點左右聽搖籃曲上床睡覺,中間喝0~1次夜奶,然後一覺睡到天亮,很規律。
這(也許)標誌著,我們最艱難、不得休息的一年,即將過去了。
睡姿還未崩壞之時
回首過去的近一年時間,我們經歷了:
小月齡時期每2、3小時一次的起夜
睡眠甜蜜期偶爾“一覺到天亮”的欣喜
寶寶睡眠的倒退反覆以及偶爾的“靈魂互換”
......
我甚至寫過一篇文章《在每個寶寶哭鬧無法入睡的夜晚,支撐我的是?》,回憶了一下整夜整夜抱著寶寶,無法入眠的時光……
在這之前,我曾拜讀過很多關於寶寶睡眠的科普文章,購買了美國兒科學會的育兒指南,自以為做到了充分的知識和精神上的準備。
但實際上,只有當自己徹底走過一遍之後,才發現這其中不光需要大量的科學知識支撐,更是需要一定的玄學加持。
抓拍的小月齡佑佑睡姿
而那些跟我們一樣經歷過了這段旅程的人,咱們一起來吐吐槽,說說你的經歷,讓更多的年輕父母收穫經驗吧!
小月齡——“落地響”的痛
佐佑小的時候,我拍過一個短影片,展示了一下“天使寶寶”佐子和“落地響”寶寶佑子——身為同卵雙胞胎卻差異明顯的狀況。
那時的佑佑睡著後必須放在身上,一放下就哭。雖然我們知道知識點——比較敏感的小月齡寶寶,在淺睡眠時被突然放下會因為失去安全感而哭鬧,但實際在抱著孩子的時候,很難找到那個準確的放下寶寶的時機。如果嘗試失敗,寶寶開始大哭,就會前功盡棄。
因此,那時的我們,經常會一直抱著佑佑睡。到了晚上,佑佑由阿姨陪著,經常把阿姨折騰得不善。
好在佐佐那段時間正在“甜蜜期”——晚上睡前我會給她比白天多喝一些奶,所以睡得還算安穩。
但好景不長,沒過兩個星期,這倆寶兒靈魂互換了…...
抱著落地就響的佐子,我不想坐以待斃,開始一點點地試探起了她的底線,例如:
我先平躺下,把她從豎直趴著睡、轉為平躺趴著睡;
不哭的話,在她旁邊放幾個小安撫枕,讓她覺得身體上還有壓力,然後向旁邊轉,把她往床上挪。
在她適應了被床、安撫枕、我夾住之後,在我撤出來的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塞一個安撫枕來代替我。
總之,那場面可以腦補各種電影裡,人們不小心踩著地雷,然後一點點把鞋子脫出來的場景——當然這個方法的成功率也和電影中踩地雷的橋段一樣隨緣,全憑編劇(寶寶)的心情。
吐奶的情況也不少見——小佐子很隨我,喝奶吃東西非常非常急,因此直到今天偶爾還會1分鐘內把170ml左右的奶給幹了,然後過了一會兒又開始吐,在小月齡時吐奶更是常事兒。
那時經常會在夜裡喂完奶不久後發現寶寶吐了,然後緊急地換床單被單、給寶寶洗、換衣服等等,折騰得一溜夠……好在那時因為疫情在家、時間相對靈活,就這樣一天天堅持過來了。
過來人說
1、寶寶睡著後不要一直抱著,大概15-20分鐘之後便可以試著放下,要不就有可能放不下了;
2、放下寶寶的每一步都要乾脆,拖泥帶水效果反而不好;
3、小月齡餵奶時一定要勤拍嗝,避免睡著吐奶產生危險。
艱難的睡眠倒退期
佐佑經歷過兩次大的睡眠倒退期,與之伴隨的生長事件是長牙與運動能力的突飛猛進。
四五個月時,我老婆發現佐佑的牙床上面,有了小小的白點(那就是牙)。於是,佐佑的第一個睡眠倒退期降臨了。
長牙的時候
拍照姿勢頗為銷魂
那段時間的她們,天天瘋狂啃噬手邊能抓住的一切、並且在我老婆親喂的時候會忍不住咬媽媽的乳頭,給佐佑媽媽疼得直哭——這些都是因為寶寶出牙不舒服導致的。
當時,我們嘗試把一些口咬玩具放在冰箱冷藏室裡面,以備在寶寶牙疼的時候咬一咬。但到了晚上,她們睡得非常不安穩,經常一夜要起個5、6、7、8次……非常難熬。
另外一次明顯的睡眠倒退期是在寶寶八、九個月左右的時候。
那時她倆的大運動水準突飛猛進,經常無法控制自己的肢體——翻個身就一骨碌坐起來了佐佐有時候翻身翻不過去還會在睡夢中自己突然就急哭了,我看著一邊覺得有點可憐一邊很想笑,哈哈。
能睡就好、睡著就好
最終,儘管把我們折騰得不善,但這兩次睡眠反覆期,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過去了——寶寶的睡眠形式從小月齡的“走量式淺睡眠”變成了質量更高的深睡眠,睡覺的次數經過了一次次的“合併同類項”,變成了如今的“上午一打盹,午晚兩大覺”的形式。
現在回過頭來看,寶寶的睡眠倒退時間不是很長,所以也不用太多地做什麼,反倒是自己和家人透過配合倒休的形式,保證睡眠和休息更為重要。這段時期,體能儲備大於技巧。
過來人說
1、睡眠倒退期是寶寶身體發育的體現,是睡眠模式的切換過程,不必過度焦慮,給自己太大壓力;
2、儘管網上有那麼多的“奇招妙計”,但我問過很多很多過來人,真正有用的就一個字——熬;
3、不用擔心寶寶,他們有的是時間睡覺,先和隊友倒班讓自己休息好才是王道。
充滿玄學的哄睡法
哄睡法這東西是最玄學的東西。
很多人無奈之下
選擇訴諸“轉小米”等玄學
從科學的角度上我們知道,舒適的環境與適宜的時機是影響寶寶睡眠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舒適的環境:適宜的溫溼度(理論上20-24攝氏度,溼度60%) 、合適的光線、床褥舒適等等;
適宜的時機:不要在寶寶困極大哭的時候才開始進行哄睡,要注意把握寶寶的睡眠訊號——例如揉眼睛、打哈欠、目光呆滯等等,出現這些訊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哄睡了。
上面這些是我們可以掌控、能做到的,但在實際的哄睡工作中,我們在寶寶“追人”這方面控制得不太好——這使得我們嘗試了很多充滿玄學的哄睡方法,尤其是針對我家小佑子(再不行我也去轉小米了)。
之前在小月齡的時候,每次阿姨回家休假小佑子都不睡,哪怕是困得不行了哇哇大哭、哭到喘不上氣(特別心疼),都很難進入睡眠狀態。
那時我們輪流抱都不行,沒辦法了帶佑佑去廚房,最終她在水池前聽自來水“嘩啦嘩啦”的聲音睡著了。之後每次阿姨回家,我們都用這招,但一次得費個兩噸水,挑費太大了。
請叫我卡西莫多
後來佐佑媽有一次去Spa,發現人家那有個產自尼泊爾叫“頌缽”的東西,一敲就會產生那種讓人舒緩的空靈聲音,二話不說就從淘寶上下單了。每當佑佑哭鬧的時候,我就開始在旁邊敲鐘……有效!
再後來,有個臨時代班的阿姨教給過我們一招——有時寶寶不睡是因為有點燥熱,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抱著他們在涼快的樓道里走走(同時注意保暖)、念念三字經,很快就能睡著了。
我媽試過幾次,這招也是有效果的,其實原理跟洗完澡更容易睡著一個道理——隨著體溫正常地下降,自然會讓人感到舒緩、放鬆下來,進入睡眠狀態。
在佑佑那段想阿姨、“打死”不睡覺的時光,我曾寬慰我老婆說過:大不了咱就跟寶寶拼體能唄,那麼點兒小人兒還能拼過一大家子嗎?
於是帶著這種必勝的信念,一天天也就這麼過來了。
學習完就去睡覺
最近佐佑的睡眠規律多了,寶寶“追人”的問題也有所緩解——除了寶寶正常的發育成長外,這幾個月中,我們讓更多的家人一點點地參與進“哄睡”的環節,如今即使阿姨休假,佑佑也不會哭得聲嘶力竭,可以正常入睡了。
只是吧……除非其他人都不在,佐佑這倆娃在哄睡這件事上還是不太找我和家中的其他男丁,也不知為啥。
過來人說
1、每個寶寶的習慣不同,要透過摸索,為自家寶寶創造一個熟悉的、舒適的睡眠環境;
2、別等寶寶哭鬧了再開始哄睡,要捕捉睡眠訊號,在他們開始揉眼睛、打哈欠、走神兒等等的時候就開始哄睡;
3、在不傷害寶寶的前提下,科學就科學、玄學就玄學吧,管用就行。
寫在最後
這一年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何為“小馬過河”——帶娃這件事,水深水淺、箇中艱辛只有自己完整走一遍才能深刻領悟。
這一年中,我們也曾目睹過了因為某網紅機構“睡眠訓練”而產生的那場悲劇,看到了網上兩派的口誅筆伐,讓我在行動中也進行了思考。
在我看來,任何渴望以標準化形式養娃的一刀切做法都是耍流氓——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偷懶,它的潛臺詞不是為了幫助孩子過得幸福,而是讓孩子不要麻煩自己。
你會發現,很多人人靈驗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個寶寶。而有時儘管你尊重了科學知識和客觀規律,但並沒有奏效。
這令人沮喪,也令人崩潰……
但在每一次沮喪和崩潰過後,我們都要努力思考寶寶的真正需求和自己能改變的細節,然後依據真正科學的方法,一點點地去進行嘗試,一點點地去和寶寶建立連線,學著更懂他們,而不是去迷信一些違揹人性的“萬能解法”。
這也是我想分享這些經歷的意義——我家的很多做法和網上那些“專家大神”相比,完全沒什麼話題性,甚至堪稱笨拙——但你看,最終結果依舊是好的。
正迷茫中的朋友們,請相信我,一切都會過去的,寶寶很快就會長大。要相信科學,相信隊友,相信自己。
我現在回憶前幾個月,都覺得恍如隔世。
過來人說
1、在睡眠上,最好不要讓寶寶對例如奶睡、抱睡等等的很多事物產生依賴,要把步驟分開,讓孩子漸漸感覺到“睡覺就是睡覺”,而不是因為喝奶、被抱著這些原因才睡著的;
2、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慎用任何一刀切的“睡眠引導”,當有人說他有萬能藥的時候,那一定是騙子。要在科學知識的引導下,一點點地瞭解自家孩子的習慣和性格;
3、孩子在10個月左右才會逐漸形成生物鐘,因此在這之前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這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還是老話,要和隊友一起倒班休息好,才能跑贏這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