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談起讓寶爸帶孩子,幾乎所有寶媽都會眉頭緊皺地搖頭,那是一萬個不放心。

男人帶孩子,大都實行"大刀闊斧"的政策,只要孩子不哭鬧,就會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甚至會帶孩子打遊戲、看電視、或是去戶外調皮搗蛋。

總之在很多寶媽心中,爸爸帶孩子大都有些不靠譜。

但凡事都有例外,前不久,一位年輕寶爸的哄娃視訊在網上被瘋狂點贊和轉發,而這位寶爸的哄娃方式,也被網友笑稱為教科書級別,是很多寶爸學習的楷模。

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一天孩子媽媽突然要加班,便急匆匆地趕往公司,將孩子交給爸爸照顧,並再三囑咐要將孩子照顧好。

起初孩子獨自在房間玩耍,走出來看不到媽媽的存在,就開始哭喊著要找媽媽。

爸爸笑著安慰孩子說:"是不是媽媽上班走了,你心裡不舒服?"

聽到這話,孩子更是"小雨轉大暴雨",哭得撕心裂肺,差點在地上打滾撒潑。

這時爸爸靈機一動,要出手機準備拍視訊,對孩子說:"先等一會,先等一會,還沒開始錄呢,你是不是哭出來會好受一點?"

孩子聽到爸爸突如其來的問題,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停止了哭聲。

接著爸爸說:"好了,現在開始哭吧。"孩子竟然再次哭出了聲。

爸爸又開始打斷說:"好了 好了,你現在感覺心裡好受一點嗎?"

兒子再次停止了哭泣,點了點頭。爸爸又說:"咱們上去吃點水果,看會動畫片,完了之後,我們下去吃飯好不好?"孩子乖巧地點頭。

此時爸爸好像有些不放心,又問孩子:"你現在想起媽媽還想哭嗎?要不你再哭一會?"

孩子真的是個"戲精",聽話,又開始哭了起來,爸爸卻笑著問孩子:"哈哈哈哈!是不是很好笑?"孩子竟然又止住哭聲,點了點頭。

接著爸爸又說:"那好了,我們今天錄到這裡,改天我們再錄好不好?"看著孩子點頭答應,爸爸帶著兒子去吃水果看電視去了,孩子在這過程中也"忘記"了媽媽。

這位爸爸的哄娃方式雖然看似詼諧幽默,其中卻有三點值得我們學習。

認為孩子哭很正常

小孩子遇到委屈哭鬧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家長覺得厭煩,或是認為孩子喜歡哭沒出息,都會訓斥孩子,讓孩子止住哭聲。但這樣只會讓孩子哭得更厲害,還會產生心理陰影。

家長要清楚這個概念:小孩子心情不好,哭鬧是很正常的表達方式。

孩子哭鬧,家長要像那位寶爸一樣讓孩子哭出聲來。

學會換位思考

視訊中的寶爸多次問孩子是不是因為想媽媽而心裡不舒服,想哭出聲來。

說明他已經站在了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哭鬧的原因,而且理解孩子,知道孩子哭出聲來心裡會舒服一些。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那位寶爸起初拿手機拍視訊,只是為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發洩並忘記內心的負面情緒。接著帶孩子吹水果、看電視,也只是讓孩子擺脫對媽媽的"眷戀"。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家長也帶孩子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像是打球、看動畫片等等,孩子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就不會再次哭鬧。

孩子在哭得時候,家長也不要說"再不打死你"、"再哭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

年幼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會信以為真,內心缺乏安全感,擔心隨時會被父母拋棄,還會和父母產生心理隔閡,不利於親子關係。

對小孩子來說,生氣要大喊,傷心要哭鬧,這些都是很常見的現象,家長不要盲目阻止,要試著引導孩子表達心理的情緒,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給予安慰。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3-6歲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幼兒園,很多父母還是重視孩子知識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忽視了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養。未來決定孩子的不只是學習成績,要想孩子“贏在未來”,父母要重視孩子性格的培養。並且要能夠在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拜拜了,積食,拜拜了,消化不良,拜拜了,胃脹腸道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