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同樣的問題,有些孩子就可以靜下心來去思考,有些孩子直接說我不會,太難了,是什麼造成的這種結果呢?其實就是思維模式不同,我們都知道思維模式決定命運,那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
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正確的愛
正確的欣賞
正確的面對挫折
鼓勵孩子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不正確的愛是什麼:
▍我們愛你,但有條件,表現的好我就愛你,表現不好我就不愛你。
比如考試得了一百分,父母喜笑顏開,你好聰明啊,你好棒啊!要是考了六十分,立馬黑著臉你看你考的這點分,你是怎麼學的,不管孩子考多少分都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愛的是他這個人,他本身,不是分數。
▍我們不在乎你是誰,對什麼有興趣,也不在乎你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對學習也毫不關心,我們只會為你的努力而愛和尊重你。
▍父母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有時候會把孩子至於危險之中,有些理想是有益的,但有些是給孩子壓力,我為你提供優質的條件,但我對你有期待有要求,你必須成績優異,這是控制。
比如青島殺母事件,不能做自己,只能按照媽媽的意願去生活,最後發生了慘劇。
▍最差的方法奢求最佳的結果
好成績必須有好情緒。我們從早起就開始吼,孩子滿心不高興就去上學了,回家第一句話就作業多不多,趕緊寫作業,如果家長被點名了,等待孩子的就是一頓打。
為了讓孩子愛上學習,過早安排超出年齡認知範圍的學習內容,從一開始就把學習放到了恐慌區,這個階段孩子是怎麼學都學不會的。
如果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怎麼都做不對,想盡辦法也做不對,而且做不對的過程中沒有幫助,只有批評指責謾罵,又打又罵又吼,不久孩子就厭學了。
父母還糾結,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我給你報各種班,每年報班花了多少錢呀,一肚子委屈,結果孩子還不領情。
不正確的誇讚:
①你真聰明
②你有天賦
對智力水平進行表揚,損壞學習動力和表現,如果天生覺得自己聰明,千方百計的維持自己的聰明,挑戰難題會退縮,因為失敗了就不聰明瞭。
我們誇讚孩子的努力,就會勇往直前,他喜歡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難。
比如孩子成績進步了,媽媽看到期末考試這段時間你努力的複習每門課程,每天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不會的想辦法弄明白,你學會了高效學習的方法,媽媽替你高興。
如果成績退步了,這次沒有上次考的好,我們來總結一下這次退步的原因吧,建設性的批評,不是辱罵,不是指責,不是打罵,而是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我們的表揚要傳遞注重過程和成長的資訊,表揚公式=肯定行為結果+表揚行為過程,這次考試取的了好成績,比上次有進步,複習的這段時間內,你每天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把不懂的弄明白,還會跟我講解探索,這都是你的努力換來的。
正確的面對挫折:
孩子有畏難情緒,一遇到難題就退縮,我們要引導孩子,錯誤是寶貝,讓我們成長的寶貝,如果做錯了,大聲說我又撿到一個大寶貝,但是隻有改正的錯誤才是真寶貝,這次做錯了,下次應該怎麼做呢?大膽的去挑戰,錯了沒關係,關鍵是享受這個過程,不求結果,只關注做事的過程。
鼓勵孩子深入理解:
如果孩子處於學習的舒適區和學習區,可以幫助孩子拓展知識的寬度和廣度。
有些家長反應說孩子記不住字詞,記憶中有一種聯想記憶法,也叫故事記憶法,十個詞擺在那,單純的記比較難記,但是把十個詞編成故事,雖然故事很荒誕,但是孩子喜歡編故事,同時這幾個詞也記住了。
人們常常認為天賦就是能力本身,然而澆灌這些天賦的是不斷的無休止的好奇心以及對挑戰的探尋。成長型思維對一個人的未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努力提升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助力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