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生活中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當孩子與朋友相處時,父母總希望孩子可以學會跟朋友分享,但是孩子偏偏不願意,這時候父母們就會覺得孩子是個自私的人。雖然說分享是個好品質,但家長是否懂得怎麼正確培養這一好品質呢?

案例分析:

在昊昊的生日會上,爸爸給昊昊買了一個十分精緻的汽車模型,在場的小朋友看到了以後都羨慕不已。這時候,昊昊十分寶貝地把汽車模型藏了起來,生怕模型被小朋友玩壞了,不願意拿出來給大家看。

這時候媽媽跟昊昊說道:“作為一個小壽星,應該要大方一點呀!媽媽是怎麼教你的,好看的玩具要懂得跟朋友分享哦。”

這時候昊昊明顯有些不高興:“我不要,要是他們弄壞了怎麼辦!”

昊昊的回答讓媽媽有些難堪,媽媽沒想到平時孩子總是樂於分享,怎麼到了關鍵時刻卻不懂得學著大方一點呢?

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孩子“領地意識”在起作用,也就是孩子的個人意識的成長。

怎麼理解孩子的“領地意識”?

在孩子成長當中的某個階段,個人意識的概念會變得逐漸清晰,也就是孩子逐漸開始認識自己,並且對自己的東西和空間有著強烈的保護意識。這時候,孩子希望自己的“領地”是足夠完整的,這時候如果家長用“分享”來強迫孩子敞開自己的領地,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

所以說,領地意識並不代表著孩子自私,而是意味著孩子個人意識成長到了一定階段,他們對於自己寶貝的事物擁有強烈的保護欲,屬於自己領地內的東西他們會格外地小心,而只要不侵犯孩子內心的這一片“領地”,孩子還是會樂於分享的。

可是,很多家長偏偏沒有理解孩子這樣的心理,還強制讓孩子跟他人分享物品,這其實是不對的。

面對孩子逐漸增強的“領地意識”,家長們的常見錯誤有哪些?

1、不理解孩子的內心,強制讓孩子分享物品,甚至厲聲呵斥

很多家長沒有試圖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不願意分享這一事情,這意味著家長沒有理解孩子的內心。這時候,許多家長會強制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因為他們覺得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自利的,並且還會大聲呵斥孩子,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2、不尊重孩子的領地意識,強制給孩子灌輸“分享才是對的”這一概念

很多家長會站在道德制高點審視孩子,因為他們認為分享是一個好品質,而孩子必須要學會。可這樣的家長們恰恰忽略了孩子的個人權利和個人意識,孩子其實是有資格自由安排屬於自己的東西和空間的,家長們應該要在尊重孩子的情況下再告訴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大方、大氣的人。

分享是難得的好品質,但不應該成為家長不尊重孩子、強制孩子分享自己喜愛的東西的原因。身為家長,更應該試著從孩子的立場出發,理解孩子不分享的具體原因是什麼,然後再採取正確的措施。孩子不願意分享?可能是產生了“領地意識”,家長要學會尊重

家長們應該如何正確教會孩子分享呢?

首先,尊重孩子的領地意識

當孩子出現對自己的空間、物品強烈的保護欲時,家長應該明白孩子這是在逐步構建屬於自己的內心空間,這並沒有什麼錯。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分享,而是首先理解和尊重孩子這樣的情緒。

之後,告訴孩子分享並不意味著失去

有時候孩子會認為只要分享了自己的東西就會消失,或是自己的領地便會被侵犯。家長這時候應該教育孩子分享是為了跟別人分享喜悅和快樂,而這並不代表著利益被劃分。

最後,不強迫孩子,而是讓孩子自己感受到分享的真諦

我們常常會問孩子“可以分一點零食給我嗎?”“可以看看你的玩具嗎?”,其實我們並不是真的想讓孩子這樣做,而只是想聽到孩子肯定的回答,因為分享的愉悅是人與人之間生來就能夠感受到的。所以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分享傳遞的是一種情感,而並非利益。

結語:

分享是個好品質,但不該成為家長們“綁架”孩子的理由,要想孩子學會分享,首先要告訴孩子分享能夠傳遞快樂,讓孩子逐漸開啟內心的防線,從而更加樂意去適應人人互相分享互相依賴的集體生活。

2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一說出去玩,我就生氣!”我們為什麼這麼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