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節錄自C計劃3月27日講座《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孩子》。
獨立思考的第一步,是質疑。如果能提出合適的問題,引領孩子思考,那麼在日積月累中,孩子的思辨能力將越來越強。
下面,我將分享批判性思維領域中常用的8個問題,來啟發孩子思考。
問題1
是事實還是觀點?
這個陳述是事實(fact),還是觀點(opinion)?這是許多國家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就要了解的知識點。
事實有唯一的判斷標準,有真假,但觀點卻是多元的。
例如,“孩子穿的衣服是綠色”,這是一個事實陳述。而“綠色很好看”,是一個觀點陳述,有的人也許覺得好看,有的人不覺得。
當我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注意自己說的是事實,還是觀點。如果家長在買衣服時認為“肯定是綠色好看啊,這麼明顯看不出來嗎?”,不顧孩子的審美堅持買綠色的衣服,其實是錯把觀點當事實。這種觀點和事實不分的行為,容易給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矛盾。
家長也可以提醒孩子判斷:“你說的是事實陳述,還是觀點陳述?”
例如,孩子說“這同學也太煩了,話那麼多,不要跟他玩”,這是一句事實還是觀點?其實,也許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眼裡,這個同學性格活潑、積極發言,是個有想法的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讓我們增添了理解他人和外部世界的新視角。
曾有家長求助,孩子問:“孫楊被禁賽8年,網上說什麼的都有。有的說孫楊是被西方勢力坑了,有的說是被他自己坑了。到底該相信誰呢?”
這時,我們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找出事實層面有什麼資訊,哪些說法其實是觀點。基於事實資訊,再來探討各種觀點——比如行為是否違規,對規則的解釋是應該有利於運動員權利保護,還是有利於反興奮劑檢查機構的效率。
這樣的分析方法,讓孩子不再淹沒在各種觀點裡,而是基於事實進行更獨立的判斷。
問題2
是真的嗎?
談到事實,我們就要問一個關鍵問題:真的嗎?
當我們面對海量資訊,要形成一個條件反射,要探究這些說法是否都是真實、可靠的。甚至面對經典,我們都要保有質疑精神。
C計劃思辨讀寫課上,老師帶著孩子們讀《史記》的時候,也會啟發孩子們問“真的嗎”這個問題。比如,看到“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一旦開啟“真的嗎”這個閥門,孩子們質疑的問題源源不斷。而現代歷史學家經過考證,也確實認為這個故事的可信度比較低。
問題3
符合常識和邏輯嗎?
在判斷事實陳述真偽時,有一個很實用的提問:這符合常識或者邏輯嗎?
最近出現了一條新聞:“為了迫使民眾回家隔離,普京在街上放了800只獅子和老虎。”
看到這樣的訊息,我們也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來判斷:是真的嗎,從常識和邏輯來看的話,會有什麼問題?
例如:“老虎和獅子放出來真的傷害到民眾怎麼辦?”“獅子老虎放出來以後抓不回去怎麼辦?”“老虎獅子本身是珍稀動物,應該被保護,怎麼會放出來呢?”“有沒有這麼多獅子老虎?”這都可以幫助孩子來進一步推斷資訊是否真實。
問題4
資訊從哪裡來的?
資訊源可靠嗎?
資訊源意識至關重要,是幫助我們判斷事實真偽的重要依據。時常提問“這條資訊來源是哪裡?釋出者是誰?他們值得信賴嗎?”,將幫助我們篩選掉90%以上的謠言。
從權威、專業和中立的渠道獲取資訊是首選。比如,學校究竟何時復學,比起小道訊息,教委的官方通知才更為可靠。
人們往往容易輕信一些自媒體大號,認為“十萬加”就是很可信的。但有不少流量大號也釋出了不少謠言,並且受眾很廣。比如“某某留學生日報”就釋出了很多從國外編譯過來的假新聞,往往通過煽動民族情緒、散播陰謀論等來吸引眼球、增加流量。《紐約客》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來起底這些謠言大號如何收取智商稅。
也有的人也容易盲信外媒,其實外媒裡也有不同的層次。最近很多人轉發了《比爾蓋茨:新冠病毒是一次“偉大的糾錯”》這篇報道,但是第二天大家又紛紛刪除,因為這篇推文並非真的來自比爾·蓋茨,而是杜撰出來的。報道的信源是《太陽報》,它是一家發行量大卻可信度不太高的外媒。
如何檢驗外媒是否靠譜?在這裡我們也給大家推薦一個由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助理教授方可成開發的微信小程式,叫“西方媒體查一查”,可以手動輸入媒體網址,檢索不同外媒的可信度。如果可信度評價是兩星或更低,那對於這家媒體提供的事實資訊,我們就要更謹慎一些。
問題5
這個觀點我理解得對嗎?
討論完事實問題,我們來看觀點。當我們接觸到一個觀點的時候,可以先下意識地問自己一下:他表達的這個觀點,我理解到位了沒有?我有沒有扭曲了對方的觀點?
比如一位家長向我們諮詢為什麼孩子又和他發生矛盾了,對話是這樣的:
家長:“再多做一些練習。”
孩子:“不用了,不用考得那麼好。”
家長:“考30分都無所謂?”
孩子(開始生氣):“我沒有這麼說!”
其實這裡就是家長把孩子的“不用考那麼好”的觀點,理解為“考30分也可以”,所以發生了溝通上的衝突。資訊傳遞的一致性,是我們順暢溝通的基礎。
在公共討論中,曲解他人觀點的做法,有一個專有的謬誤名詞“稻草人謬誤”。就是別人的觀點是A,你在反駁A時卻樹起了一個稻草人一樣的靶子B,對這個B進行猛烈的攻擊。稻草人B不堪一擊,你好像也贏得了對A的勝利。
例如,我們曾經有一篇文章討論教師對孩子的懲戒權,提倡“老師對孩子罰跑罰站不應該被合法化”,有網友留言反對說“如果老師完全不管學生,學生不就廢啦!”這其實就是對原觀點的一種曲解,因為只是說不用罰跑罰站這種方式來管理學生,並非讓老師什麼都不管。
問題6
觀點背後有理由支援嗎?
理由有道理嗎?
在忠於原意地梳理了對方觀點之後,我們還要有意識地去思考:他們提出的這些觀點,背後有沒有理由支撐?理由有沒有道理呢?
很多時候,當你真的去追問的時候,可能會得出一個不同的選擇和判斷。
早些年大家在出火車站的時候,在檢票後的出口外面總會有一個人不停地伸手讓大家把舊火車票給他。很多人也都無意識地把票交給他。但是你如果問一句,他讓把票給他的理由是什麼呢?就會發現這完全是沒有理由的一個要求,我們可以保留自己的舊火車票。後來媒體也進行了曝光,這些人其實就是把票收走當作報銷憑證來賣。
一些理由可能也沒有太多的道理。比如,經常在公園裡聽到家長說孩子:“別玩土,土很髒!”但是“土很髒”這個判斷真的很有道理嗎,孩子是多接觸自然更健康,還是遠離自然更健康呢?
還比如,當孩子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遭到父親的否決。父親並沒有給出實質的不應該做這件事情的理由,而只是說“我是你爸”。這樣並不是提出有道理的理由,而僅僅是在用不相關的身份在說話。
問題7
還有其他相反的意見和可能性嗎?
即使觀點後面的理由有一定的道理,我們還要注意有沒有其他相反的意見和可能性。當討論一個公共話題,大家有自己的觀點、各執一詞的時候,更要注意這一點。
比如國外有的地區討論關於疫情期間要不要關閉學校,支援關閉的一方會說:“當然要關閉學校,要保障公共健康”。但是,會不會有不同意見呢?這時候我們不要認為自己絕對正確,就不讓人家說。還是要聽別人講自己反對的理由。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只有在公立學校才能有免費午餐;家長要在家照顧孩子,就不得不停止工作,造成經濟負擔;還有一些醫生家庭,家長必須外出工作,如果學校關閉了孩子無處可去;如果讓老人來照顧孩子,也可能增加老人患病的風險等等……
面對這樣的不同意見,市政才可能會去推出給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餐飲、延遲房貸、發放補助、給醫務人員孩子提供照料服務等措施。
了解不同的意見,去協商、尋求更多的可能性,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和孩子發生不同意見時,家長容易理所當然地以為孩子不能理性去分析這些問題。
諸如,C計劃曾線上下課和孩子們討論“要不要打遊戲”的問題。我們以為孩子的意見會一邊倒,結果卻驚喜地發現,他們非常公正地提出了不應該打遊戲背後的理由:“打遊戲會傷眼睛”、“會減少學習時間”、“減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等等。他們也學著提出各種不同的方案,尋求更好的方案,例如“我們可以限時打遊戲,既能達到想要的娛樂,也能讓家長安心”等方案。
當我們從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中走出來,傾聽彼此的理由,一定能一起想到更多的可能性,更好的解決方案。
問題8
為什麼?
最後一個關鍵問題,是“為什麼”。對於前面所有的事實、所有的觀點,我們都可以去問“為什麼”,開啟思路。
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現象存在?面對自然的或者社會的現象,我們都可以陪伴孩子去發掘問題,開啟好奇心。為什麼會發生疫情?病毒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我們和野生動物、自然的關係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什麼非典期間建立的傳染病報告機制,在17年後仍然沒有第一時間發揮作用?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假新聞?它的製造者是怎麼想的?它的土壤又是怎麼樣的?
為什麼人們的觀點會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的觀點會引發如此多的爭論甚至衝突?
以上8個問題不僅僅面向別人,也面對自己。我提供的是真實的資訊嗎?我提供的是審慎的意見嗎?我作出的是縝密的判斷嗎?
開啟提問,開啟質疑,期待我們與孩子,一起踏上獨立思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