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小孩的父母肯定有這樣的經歷:臨近飯點,小孩卻還在自娛自樂玩各種遊戲,一點沒有吃飯的想法。怎麼辦?
這時父母一般會有以下三種做法:
1、好言相勸法:各種許諾,引誘,獎勵孩子“乖乖”吃飯;
2、不管不顧法:愛吃不吃,餓了自然會吃;
3、怒斥法:使用語言、工具讓他“伏法”,哭著吃飯;
有時即使我們使用這三種方法,但依然收效甚微,甚至心有愧疚和疑惑:這樣對小孩是否真的好?下面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種好言相勸法。這種方法雖然能得到短暫的“功效”,但從長遠看,你只能許諾越來越多,而且誘惑力度要越來越大。如果哪天沒有了獎勵,他一定“大鬧家宮”,場面可想而知;
第二種不管不顧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首要條件:家裡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一條心。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才能成功。否則,稍微有人“心軟”,你們就會前功盡棄,淪為妥協的工具。而且還要看小孩。有些喜歡死磕,“認死理”的小孩就是不吃,咋滴,最後只能妥協。
第三種怒斥法。這種有令行禁止的“功效”。但容易把孩子養成膽小怕事沒主見或脾氣暴躁敏感對抗情緒強。經常被強制“修理”的小孩,長大要麼特別叛逆,要麼聽話到可怕。這都是硬傷,不利於小孩成長。
說到這裡,有些人可能就要問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該怎麼辦 ?
這裡有一法,建議大家試一試。那就是溝通+立規矩法。
首先,你要允許他玩遊戲,但必須有個度。
這個度如何把握呢?你可以跟他談:再玩多少分鐘或幾次。注意,無論是時間或次數,都必須要有具體的限制。
當然,你談的時候,小孩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或要求,你要儘量限制。比如你說再玩5分鐘,他可能說半小時。你說再玩一次,他可能說三次。所以你一定要做好“談判”的準備。而一旦小孩答應後,不要急著讓他玩,而是要讓他在內心承認這個規矩。
最通用的辦法就是:是不是確定玩5分鐘後吃飯?一定要得到他的肯定回答:是。這樣做的好處,在內心幫他建立認同的這樣的做法。事實證明,人一旦認同,一般會照做。如果他回答得不是很乾脆,要重複多問一兩次,直到他心甘情願地回覆。
其次就看著他玩遊戲。
時間或次數一到,馬上讓他停止,履行之前的“承諾”。如果整個過程很順利,那麼以後你就可以放心使用這種方法。
看到這裡,很多家庭可能會說:我跟我小孩說得好好的。但他玩完後,依然我行我素,沒有停下吃飯的意思。這個時候,接下來的做法很重要。
到這個時候,你們一定要堅持你們的規矩,不能任由他破壞,不然以後你們想要立規矩就很難。有些家長這時會考慮“暴力”傾向,阻止他繼續玩遊戲,這又回到前面的方法。
建議的做法是:不給他玩,跟他強調規矩。如果他繼續玩,沒收工具。記住,無論他如何哭鬧,你們都要做到:不打不罵不理睬,任由他哭鬧即可。直到他願意跟你溝通。如果他願意溝通,還是要強調規矩,直到他認同。有這麼一次經歷後,下次他就懂了。
所以後面這一步很關鍵,作為父母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好,一定要守住底線,要讓孩子明白,說好的東西,定下的規矩就要執行。這樣以後你就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解決很多“爭端”,而不是每次都鬧得雞飛狗跳,哭爹喊娘。
教育就像內褲,可以有很多種款式和顏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特色,但最重要的是穿著舒服。這裡只是提供一種可能性,是否適合,還要結合自身實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