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班新來了個小女孩叫李好,長得白白淨淨的,很可愛。老師幾乎是把她從媽媽身上"撕"下來的,看著她哭得很傷心,嗓子都快啞了,老師就想讓她喝點水,誰知小水杯剛放到她嘴邊,她就邊推邊喊:“我不會!我不會!”老師小心翼翼地把小水杯放到她嘴邊,讓她說“啊”,就這樣,象喂一個小嬰兒一樣喂她,看著她喝水的樣子,心裡真像打翻了五味瓶,那滋味真的不好受。

一個3歲半的孩子,幾乎沒有自理能力,不會自己吃飯、喝水、不會如廁,其他的能力更無從談起。仔細觀察,孩子的智力跟同齡孩子沒有差別,語言能力也不差。一個身體健康、智力正常的孩子,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和教養方式使得她跟同齡孩子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帶著這個疑問,中午李好媽媽來接的時候,我跟她進行了簡單交流,原來,李好 是二孩,哥哥已經上大學了,喜得千金,全家如獲至寶。全職媽媽加上奶奶姥姥三個大人一起照顧著呵護備至,疼愛有加,真可謂頂在頭上怕嚇著,含在嘴裡怕化了,到現在,喝水用奶嘴,吃飯全是喂,大小便都是大人端著把屎把尿,和外界幾乎零交流,脾氣特別大,一不合適就大聲哭鬧。怕見生人,怕聽較大聲音。但孩子很聰明,能認識不少字,會背詩。

李好現在的表現,完全是家人的百般溺愛造成的。“我不會”幼兒或多或少都可以在李好身上找到他們的影子。讓孩子從“我不會”轉變為“我能行”、“我可以”,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1、放開孩子的手腳,讓孩子自由探索、發現,大膽嘗試。每個孩子內心都埋藏著一顆好奇的種子。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再到直立行走,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髮現、不斷探索、不斷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一些行為往往會把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學習能力扼殺在搖籃裡。聰明的家長應該放開孩子的手腳,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提供條件和機會,讓孩子多動手、多動腦、多探索、多發現,從而形成大膽、勇敢、喜歡學習等優秀品質。

2、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任何事情都包辦代替。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喜歡用小手去探索世界。1歲半以後,孩子已經具備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只是由於孩子小手的協調能力相對較差,如:孩子開始學著大人的樣子,嘗試自己吃飯,這時候,會弄得臉上、身上、桌子上、地上等到處都是飯粒,此時家長如果怕麻煩,不讓孩子自己吃了,或是大聲呵斥,不再讓孩子自己學著吃飯,就等於把孩子學習自己吃飯的機會給剝奪了。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學習行為給與肯定,然後教給孩子吃飯的正確方法,讓孩子多次練習、強化,孩子慢慢就會自己吃飯了。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家長的職責是引導、幫助,而不是包辦代替。要多跟孩子說“你能行”、“你可以”、“試試看”,在你充滿鼓勵和期待的目光中,孩子會逐漸變得能幹、自信、自立、自強。

3、多和同齡孩子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長要多帶孩子到戶外去玩,要創造機會讓孩子跟同齡小夥伴玩。孩子的好多能力是在和小朋友玩的過程中習得的,如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等。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認識幾個好朋友,孩子通過與小夥伴交往,可以模仿小夥伴的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為進行剋制,還可以和小夥伴互幫互助,共同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好的教養環境和教養方式能培養出自信心強、自理能力強、遇事不退縮、敢於嘗試的孩子。做一個好家長也是一門學問,家長朋友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要營造輕鬆和諧的家庭環境,多對孩子進行引導鼓勵,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徹底擺脫“我不會”的格局。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寶寶看完閱兵,走路都“端正”了,網友:20年後期待你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