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早幾年,一種教育法特別流行。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孩子哭的時候一定不要立刻就把他抱起來哄,這樣的孩子容易養成壞脾氣等等一系列。給出的方法是如果確認孩子已經吃飽喝好,不用換尿不溼,沒有生病就不用管他,讓孩子去哭,去發洩,大人不用太在意,時間長了孩子覺得哭並不能換來大人的關注自然就停止這種行為,變成一個可以自己躺著玩耍不哭不鬧的"乖寶寶"。還有什麼幾歲之前一定要分床誰,無論孩子多麼不願意,有多恐懼都要堅持分床,據說這是孩子成長獨立的關鍵一步。

那麼,多抱抱孩子真的就會把孩子慣壞嗎?

我們來假設一種情境,如果你忽然到了一個非常陌生的地方,所有的技能全部消失了。不能走,不能說,周圍的東西你也看不清楚,總之,因為對這個空間的陌生而使你產生了巨大的恐懼。這是隻有一個人的氣息是你熟悉的,你是不是也會非常的依賴這個人?但是,你非常依賴的這個人好像也並不大鳥你,於是你想要的引起他的注意,你開始嚎,開始哭,可是他還是不怎麼理你,除了例行公事般的讓你吃飽喝好不生病,其他時間就由你自己一個人待著,怎麼樣?你會不會感覺到被世界拋棄了?這種不安全感,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相反,這種不安全感會像影子一樣一直跟著你知道走完全程。

武志紅曾在《巨嬰國》中提出這樣的一個觀點,孩子在半歲之內,家長要傾其所有的給與他最多的安全感,別怕這樣會慣壞孩子。等孩子稍微大些的時候,他發現周圍沒那麼恐懼反而還很有趣,自然而然的就會逐漸脫離父母的懷抱,而父母在之前給與孩子所有的擁抱和愛撫都成為伴隨孩子成長的安全感。就像一件鎧甲呵護孩子一生。

吃手、離不開玩偶都是安全感缺乏的表現

我之前的一個同事,有次我倆一起去出差,到了賓館開啟箱子的時候,一個箱子一般的位置都被一個毛絨玩具佔據了,說是晚上不抱著這個根本沒法睡。之前我會覺得天真或者矯情。其實,這是小時候安全感不足的"後遺症"。

很多小孩子特別喜歡吃手,尤其是睡覺的時候,只要躺在床上就要把手塞進嘴巴里,才能入睡,無論用什麼辦法孩子就是改不了。有些孩子吃手到最後手上都會起一個大大的腫包。小時候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並沒有像之前的教育專家所說的那樣:自律、堅強。反倒更敏感,也更容易焦慮。

多抱的孩子更聰明

多被父母抱在懷裡的孩子,安全感明顯要比不經常被抱起的孩子強。安全感強的孩子在各個敏感期都更容易開始探索周圍的世界,嘗試學習新的技能。

當然,這個多抱,也是有度的,並不是說一天24小時都抱著。也是要講究一些方式和方法:

1.在孩子清醒的狀態下抱孩子

這和前些年的專家提出來的說法是不同的。在孩子清醒的時候抱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家人的關愛。如果抱孩子睡著了去抱他,孩子是沒辦法感受到這種關愛的。相反還會贏下擰到孩子的睡眠品質。

2.在抱孩子時撫觸孩子手腳

在抱孩子的時候不要像是抱了一塊石頭一樣,一個姿勢抱很久。這樣反倒會讓嬰兒感到被束縛產生不適。抱孩子的時候,可以試著輕觸孩子的手腳,給與孩子適當的刺激,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3.抱孩子的時候和他"聊天"

除了上面說的動作上的撫觸刺激之外,父母在抱著孩子的時候,也要和孩子進行交流。和孩子說話時要注視孩子的眼睛,讓孩子感受到被保護。同時可以抱著寶寶看周圍的物品,並且告訴寶寶這些物品是什麼。比如孩子看到水果,可以告訴孩子"紅紅的果果,甜甜的,寶寶長大就可以吃了"以這種溫馨愉快的語言來引導孩子認識周圍的事物。如果孩子可以咿咿呀呀的迴應你,那家長也可以用"嬰語"來和孩子互動。

能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時光很短,當孩子能走會跑的時候,他會自己主動掙脫懷抱去向外面的世界,孩子如此依戀父母,多抱一會不但不會慣壞孩子,相反還會讓孩子更聰明。別等到孩子長大了你才覺得:我還沒抱夠呢!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爸爸抱著孩子在商場裡邊走邊哭,周圍好心人詢問,說的話使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