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養個食物過敏的孩子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知乎上有一個媽媽是這樣回答的:可怕。每天小心翼翼、跑了無數次醫院、換了無數次奶粉、連睡覺都睡不安穩......

孩子食物過敏,對於父母來說意味著:

家裡的飯菜要經過安檢般的篩查

營養搭配必須額外關注

還要承受旁人不理解的目光

......

但很多人,特別是老一輩一聽到「過敏」兩個字,第一反應是:

這不能吃那不能碰,矯情!

以前的孩子也沒這麼金貴。

吃一點怎麼了,多試幾次就好了。

甚至還會不顧勸阻,偷偷往孩子的食物中加東西。

婆婆偷偷給孩子吃蝦仁蒸蛋,導致孩子送醫搶救

其實過敏真的沒那麼簡單,更不是嬌氣。

說嚴重點,偷加致敏食物,好奇讓孩子嘗試,無異於是在給孩子「下毒」!

孩子過敏不是矯情

8 類易致敏食物要謹記

1. 過敏是免疫系統的 bug,嚴重可致命

食物過敏是指機體的免疫系統將某種正常食物,認為是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釋放出免疫介質,作用於人體後產生的一系列反應。

孩子受腸道屏障功能不完善、太早或者太晚新增輔食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免疫系統偶爾會出錯,食物過敏可能就出現了。

過敏不僅僅是通常認為的紅腫瘙癢,有的孩子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17 年,英國一個 9 歲的女孩只吃了一口煎餅,就全身起紅疹、發紫腫脹、休克,5 天后不幸離世......

父母們小心翼翼地檢查孩子的每一口食物,不是矯情,完全是因為冒險不起啊。

2. 8 類常見的致敏食物

奶以及奶製品,包括牛奶、羊奶、奶粉,以及含奶的糕點、餅乾;蛋類,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等;甲殼類,比如蝦、螃蟹、牡蠣;魚類;大豆;花生;堅果,比如杏仁、腰果等;小麥;

大多數過敏反應發生在進食後 5 分鐘到 1 小時內,很少部分在幾天內才出現。

食物過敏 VS 食物不耐受

傻傻分不清?

除了很多人認知的「過敏=矯情」,還有一部分人會混淆過敏和不耐受。

據統計,大約 30% 的家長認為孩子進食某種食品後,有不良反應。其中過敏大約佔到所有兒童的 3%~10%,剩下 20% 左右的食物不良反應是食物不耐受。

1. 孩子食物過敏有哪些症狀?

➊ 面板黏膜症狀

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口腔、面板瘙癢等。

食物過敏導致的蕁麻疹和嘴脣的血管神經性水腫

➋ 消化道症狀

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腹脹、便祕等。

➌ 呼吸道症狀

流鼻涕、喉頭水腫、哮喘等。

2. 食物不耐受主要和吃的量有關

食物不耐受是因為體內的相關酶缺乏,導致吃下去的東西不能被完全消化利用。舉個例子,

孩子喝 200mL 奶,感覺還行。

但如果讓孩子一次喝 2000mL 牛奶,那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痛、噁心的感覺。這就是因為乳糖酶被用光了,奶裡面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在腸道內被細菌發酵成氣體、酸性物質等,導致孩子不舒服。

簡單來說,食物不耐受是吃得越多越不舒服,食物過敏是無論吃多少都會出現不良反應。

如果想準確判斷孩子是不是過敏,可以做一下回避-激發試驗(如果孩子過敏表現有點重,不建議在家裡激發)。

如果寶寶攝入某種食物後,出現了過敏反應;之後停止攝入這種食物,過敏反應消失;再之後,再次攝入這種食品,又出現了過敏反應,兩次過敏反應的強度可以不同。如果孩子有反應,基本就可以確定過敏了。

以毒攻毒不靠譜

食物過敏重在忌口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過敏就是身體不夠強大,以毒攻毒,不斷讓孩子嘗試這個食物,時間長了不就好了麼?

從理論上來說可行,但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掌握不好劑量,孩子的過敏症狀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死亡。

最好的辦法是忌口,但不是終生忌口。大部分食物過敏,到達青春期時都能消退。

1. 怎麼忌口?

只對該過敏食物忌口就行,以及所有含過敏物質的食品。比如孩子對雞蛋過敏,那麼就不要吃雞蛋,也不要吃含有雞蛋成分的蛋糕、麵包等。如果孩子還在吃母乳,那麼母親也不要吃含雞蛋成分的食物

2. 忌口多久?

不同食物,建議的忌口時間不同。比如花生,建議忌口 1 年再得到醫生同意後進行激發實驗;水果,建議 6 個月左右實驗。

5 個方法

預防孩子食物過敏

1. 孩子出生後母乳餵養至少到 6 月齡

2. 母乳媽媽食品種類要豐富

3. 引入輔食的時間不要早於 4 月齡

4. 少用消毒劑、殺菌劑

5. 不濫用抗生素

食物過敏,在很多老人家和外人眼裡是矯情,是金貴;但對孩子和父母來說,是痛苦,是無奈。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孩子和父母,不要隨意調侃,更不要隨便逗喂,意外只有 100% 和 0%,孩子的健康我們真的輸不起。

對於孩子日常飲食,家長容易陷在「輕視」或「過度緊張」的心理誤區。測測下面這些問題,你知道答案嗎?

1 歲內的寶寶,高風險食物有哪些?

聽說燒烤會致癌,孩子能吃嗎?

到底哪些東西打死也不能給孩子吃?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性格在睡眠中顯露無疑,關於睡姿中的寶寶們,快來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