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面我介紹了積極傾聽是保持親子溝通的最有效方法。只要父母正確解碼孩子的意圖,積極傾聽就可以提高孩子自主性,更加具有責任感和獨立意識,但在孩子需要家長明確表態或者不想開口的時候最好別用。

此外,要想積極傾聽嬰幼兒,就要學會解碼非語言的資訊,並且有限度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很難把問題和場景完全理想化。在課堂上學習積極傾聽時,總會有父母失去耐心,並不停地問他:“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學習怎樣讓孩子聽我們說話?這才是我們家的問題所在啊。”

毫無疑問,這不是個別情況,而是很多家庭的問題,因為大部分孩子會不可避免地去打擾別人,或者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打個比喻,就像小狗一樣。而且每個父母都知道的,養孩子會帶來額外的工作,比如在你趕時間的時候他拖你後腿,在你很累的時候他糾纏不休,或者在你想安靜的時候和你說個沒完。

就像我們之前說的那樣,父母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和缺陷。當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發生衝突時,就需要進行有效的調節和溝通。只是在傳統的話語模式裡,這種溝通往往都以不歡而散,甚至於兩敗俱傷。

對此,我們需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如果問題出在父母本身,家長們則需要考慮改變下自己的心態;如果問題出在孩子身上,那麼則必須直面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為了保證這種溝通的有效性,家長們就需要學會營造高效友善的溝通氛圍。

今天的共讀中,我們重點來講講,如何營造高效友善的溝通氛圍,包括:停止利用權威施壓,由“你和資訊”轉變為“我和資訊”,以及透過改變環境來提高對孩子的接納程度。

首先來看第一個重點問題,停止利用權威施壓。

停止利用權威施壓

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當你想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個人突然對你發出指示和勸告,或者建議你做那件你本來自己就打算要做的事。當你聽了這個人的話之後,你的反應可能會是:“我不需要你來告訴我”或者“如果你再等一分鐘,我就會主動那樣做了。”但不管你怎麼想,這時候你多半已經生氣了,因為你發覺對方不夠信任你,或者剝奪你的主動決定權。哪怕對方是你的父母,你也會感到非常煩躁。

不幸的是,這種利用威權進行話語施壓的方式,恰恰就是父母們經常對孩子做的事情。他們往往等不到孩子自主提出解決方案,或者表現出自己的成熟與思維能力的時候,就提前對孩子釋出指令,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可能有的家長會覺得:我們難道不應該告訴孩子怎麼做嗎?這有錯嗎?這個說不上錯,但一定會對孩子產生很多負面影響。成長期的孩子大都很討厭別人用教導式的語言和他對話,當他們被告知“必須”“應該”或“最好”改變他們的行為時,自然就會產生抗拒心理。即便這些建議或者指令在道理上是正確的,萌動的自我意識也會讓孩子在內心排斥這些聲音。

而且,給孩子提供解決方案,也在同時傳達出了另一種資訊,就是家長不認為孩子有足夠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感受到的是家長的懷疑。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人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