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出生後時常右眼流淚。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發現多在室外有風天氣時。初次為人父母,老婆和我都缺少育兒經驗。詢問過父母和村中老人後都說是剛出生的小孩面板嫩、眼皮薄、耐不住風,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慢慢好轉。由於平時忙於外出務工加上過分相信長輩經驗,也就沒再當回事兒。女兒滿三個月後便託父母照顧,又和老婆一起外出務工了 。 轉眼到了2016年。想著女兒已經五歲,再過一兩年就該讀小學了;加上父母年齡大了,由於過份操勞身體也大不如前,需人照顧。經過和老婆商量,我們決定在老家找份工作,從此不再外出務工。雖然在老家賺的少點,但畢競能帶孩子兼顧照顧父母。 有次女兒所讀幼兒園做親子活動,在室外遊戲時發現女兒頻頻揉擦右眼且依舊流淚。情況非但沒有好轉,而且較之以前似乎更為嚴垂!(以前在外工時只有每年春節回來老家待幾天,所以沒注意)俯身蹲在女兒面前仔細觀察才發現女兒下眼皮睫毛不像常人一樣平行往前長,而是向內捲曲生長倒伏在眼球之上。經過詢問,女兒說經常感覺右眼眼澀難忍而且不似左眼看的清楚。聽完女兒所說,不敢大意,隨即帶女兒去市裡專業眼科醫院進行問診。 經過種種檢查 ,醫生說“右眼流淚乃睫毛倒伏在眼球上摩擦所致,可以透過做睫毛倒栽手術根治。但嚴重的是,根據視力測試和眼球機檢結果顯示,女兒右眼還有遠視性弱視並伴有散光。右眼視力只有0.16,遠低於同齡兒童正常視力。而最難的是這種眼部疾病沒有不像其它疾病一樣可以透過服藥或打針、手術治療立竿見影藥到病除,只能透過戴眼鏡做視覺訓練康復,且週期很長,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間斷的訓練”…… 聽到這個結果,心中真是紛亂如麻不知所措。正是上學的年齡,既怕日復一日的去醫院訓練影響孩子學習又擔心到最後白白浪費了時間卻不能痊癒。訓練吧,根據兒童體質不同,結果也不盡相同,不一定會痊癒,但有希望;不訓練吧,一定不會痊癒。回到家中,內心真的像是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做什麼都沒心情。努力讓自己短暫的平復後就開始到處託人打聽詢問、上網查詢,總想努力找到一種更好的治療方法,結果卻差強人意! 幾番周折過後,透過朋友找到了省兒童醫院的眼科專家。除了睫毛的問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外,關於弱視則和市醫院的醫生說詞一致。除了戴眼鏡和堅持訓練,別無它法! 所幸女兒乖巧懂事,交完訓練費用後(訓練費每月兩千,一次性交一年送三個月)便開始了天天三點一線的生活:幼兒園-學校-家。剛開始訓練時女兒容易頭暈、眼暈,慢慢適應後便一切入常了。就這樣陪著女兒艱難的熬了三個月後迎來了第一個複診日。如懷揣小兔一樣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來了結果——視力提升到了0.3,那一刻——千斤重擔掉地上般如釋重負。一切都有了希望,曙光就在眼前。 心情好了,每天陪女兒訓練也不再覺得那麼煎熬了。隨後兩個季度的複診雖不像頭個季度一樣進步優異,卻也總在不斷地提升。直至一年時又一次滿懷希望地複診後卻迎來了出乎意料的結果,訓練遇到了瓶頸期,和上季度一樣,視力定格在了0.45。無奈,只能暫停訓練,給孩子一緩解休息的時間…… 沒想到,這一下就休息了兩年(因為父親突然過世,母親又突生重病需人照顧,實在忙不過來)。每天看著女兒戴著眼鏡遮著右眼學習、玩耍,內心就忍不住的愧疚、難過。直到去年偶然間聽說醫院訓練儀器廠推出了同款家用版,便第一時間購買了一套回來。從此在家也能做訓練,既不用天天往醫院跑也不用擔心因此影響女兒學習和照顧母親了。 年底複診,視力提升到了0.5+。醫生說:弱視最佳診療的黃金時間是八歲之前,八到十二歲就沒以前效果顯著了。女兒十歲了,我們已經錯過了黃金時間,絕不能再錯過這兩年了…… 命運多桀,人生不易!歡迎有類似經歷的各位朋友評論、點贊、轉發,互動交流經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