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生完孩子後,

帶娃路上會不斷遇到難題,

母乳親喂就是其中的一個大難題。

有人說:

買吸奶器母乳瓶喂就是有錢人乾的事,錢太多沒事找事。

對於這個說法,

我想說:

媽媽帶娃本身就不容易,

請少點偏見,

母乳瓶喂背後也包含很多母乳媽媽的無奈。

我就是其中一員,

我說說自己是怎麼走上母乳瓶喂這條路。

一、和孕期有關

孕期一路產檢路燈過關,

但是自身糖耐檢查沒過,

空腹血糖正常,葡萄糖水後的兩個血糖值超標,

被判定為得了妊娠糖耐病。

我們這邊的生產醫院規定:

醫院要求

生孩子後,要第一時間泡奶粉給寶寶喝,以防寶寶低血糖,喝完後測餐後兩小時血糖值。

很慶幸

寶寶血糖值正常,

生孩子後,

我測的一天7個血糖值也正常。

所以,

我家寶寶出生後喝的第一口奶是奶粉,

第一口吸的是奶嘴,用的是奶瓶。

二、順產生下寶寶後住院三天的喝奶情況

寶寶出生後喝的第一口是奶粉,

第一天喝的也是奶粉,

因為我還沒有母乳

我的母乳是寶寶出生第二天才有,

寶寶出生第二天,

我的奶水有了,

但是量非常少,寶寶喝不飽,一直哭,也睡不了覺,折騰好幾個小時,喝了奶粉後才睡覺。

第一次母乳親喂,

感受到了母子聯絡的幸福,

但也發現了自己的無奈。

一方面是奶水少,

一方面是發現自己的右邊奶頭是扁平的,寶寶根本含不住。

親喂只能是一邊。

所以,

生孩子後住院的三天中,大部分是喝奶粉。

三、回家後的月子期間的餵養模式

1、奶量跟不上寶寶的飯量

順產3天回家時,是寶寶出生的第4天,

第4天時,寶寶的每次喝奶量是40ml,

第5天時,寶寶的每次喝奶量是50ml,

第8天時,寶寶每次喝奶量最多能喝70ml。

第12天時,寶寶的喝奶量是每次90ml,

第16天時,寶寶的每次喝奶量為90-100ml,

滿月時,寶寶的喝奶量為110ml

後面還在增加。

寶寶喝奶量猛漲,

自己本來奶就少,

就更加跟不上寶寶的喝奶量。

2、母乳親喂失敗

坐月子時,

母乳親喂經常失敗,

失敗的表現是:

母乳親喂時,

我家寶寶嘴巴張大大的,

臉漲得通紅,

頭一直左右搖晃躲避奶頭,

或者兩隻手把奶頭推出來,

右邊親喂不了,

左邊親喂又老失敗,

當時很失落,

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連基本的給寶寶親喂都做不到。

3、母乳瓶喂

坐月子時,

奶水跟不上寶寶的喝奶量,

奶水少➕親喂不成功,

自己有母乳,又不想讓寶寶全喝奶粉,

所以,

開始走上了母乳瓶喂這條路。

剛開始時的喝奶記錄是

寶寶第6天的喝奶記錄

①6點多喝奶粉50ml

②8點喝奶粉50ml

④12:20母乳瓶喂50ml

⑤15:12母乳瓶喂50ml

⑥16:34母乳瓶喂50ml

⑦18:40喝奶粉50ml

一天喝8頓,

要喝3頓的奶粉,

5頓母乳瓶喂,

母乳親喂不成功。

當時瓶喂的50ml母乳

用吸奶器吸奶半個多小時,吸奶過程中各種揉搓輔助,左右左右吸4次。

寶寶第8天的喝奶記錄

①2:05分母乳瓶喂50ml

②6點母乳瓶喂50ml

④9點多母乳瓶喂60ml

⑤11:52母乳瓶喂70ml

⑥15:30母乳瓶喂60ml

⑦17:05母乳瓶喂60ml

⑨21:32母乳瓶喂55ml

這時的母乳狀態:

母乳量不穩定,有時多,有時少,偶爾可以實現全母乳狀態。

是用吸奶器吸奶快半小時,吸奶過程中各種揉搓輔助,右左右吸3次。

有進步。

第20天開始,母乳親喂成功率高了很多,但也有失敗的時候。

月子期間:

右邊親喂失敗,左邊親喂偶爾失敗,

每天喝奶8-9頓,

每天被迫用吸奶器吸奶三個多小時,吸出的奶水,再給寶寶母乳瓶喂。

結果,

因為長時間坐著用吸奶器吸奶,

做完月子,月子病沒有,

倒是留了個屁股疼,

站著不疼,一沾床就疼,到寶寶兩個月時才基本好。

四、月子後到現在的餵養狀態。

現在的餵養模式是:

母乳親喂➕母乳瓶喂➕偶爾奶粉

1、母乳親喂

現在奶水足時給寶寶親喂,

時間為凌晨0點到15:00,

這個時間是透過吸奶器吸奶瞭解到自己母乳比較足的時間斷。

凌晨親喂完,

用吸奶器吸出多餘的奶量有110-160ml之間,最多的時候為睡前吃飽飽含湯水的熱食。

到15:00時,親喂完剩餘奶量為50ml左右。

晚上6點左右,母乳親喂時,寶寶喝不飽,

嘗試過在這個時間親喂,親餵了1小時4分鐘(中間換個尿包)。

而且,

親喂1小時4分鐘後,肚皮比親喂前還要軟,

晚上6點左右親餵過程中,

因為奶水不足,

寶寶手和腿使勁,一直在運動消耗,喝時一直拉尿(半小時拉尿3次),

喝的不夠消耗,所以不夠飽。

所以,

選擇自己奶足時親喂,

自己奶量不足時瓶喂,

這樣對自己和寶寶都好。

2、母乳瓶喂

凌晨親喂完,用吸奶器吸出多餘的剩奶,會用來瓶喂。

注:

凌晨親喂完,

用吸奶器吸出多餘的奶量有110-160ml之間,最多的時候為睡前吃飽飽含湯水的熱食。

奶不多時,用吸奶器吸出母乳,給寶寶母乳瓶喂,

下午3點後到晚上11點前都母乳瓶喂。

母乳親喂1小時4分鐘的記錄,

讓我更堅定了

給寶寶餵奶,

採取母乳親喂➕母乳瓶喂的模式。

自己奶足時母乳親喂,

自己奶少時母乳瓶喂。

這樣,

對自己和寶寶都好。

3、偶爾奶粉

備上一小罐的奶粉做應急作用。

五、母乳餵養小貼士

1、按需餵養

母乳餵養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按需哺乳,就是寶寶什麼時候餓了,就什麼時候給寶寶哺乳。

按需餵養,

不是比照別人的頻率和習慣,也不能聽別人說寶寶多久吃一次奶、每次吃多少分鐘,或參考一些書本上平均時間來餵養自己的寶寶。

每個寶寶的胃口大小不同,

只要寶寶體重穩定增長

就是吃到了足夠的母乳。

2、吃奶過量表現

新生兒吃奶過量表現為

餵奶後溢乳或大量嘔吐。

部分新生兒表現為腹部不適症狀,

如哭鬧、腹脹、無食慾、陣發性哭鬧、消化不良、腹瀉等。

寫在最後的話:

每個媽媽的母乳情況不同,

有的奶水太多,

有的奶水太少。

每個寶寶的情況也不同,

胃口不同,身體情況也不同。

而,

每個媽媽的母乳情況也不同,

一天24小時中,

有母乳足時,也有母乳不足的時間段,

最好的母乳方式時,

結合自己寶寶的實際情況,

來做及時調整,

讓寶寶的體重能穩定增長。

媽媽帶娃本不易,

每個媽媽的情況也不同,

請少點偏見,

善待母乳媽媽。

#帶娃##母乳餵養##生命早期1000天##產婦#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記錄新晉媽媽的痛及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