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到朋友店裡做客,進店的時候朋友的孩子正在桌前玩的不亦樂乎,一會拿起坐墊、一會拿起筷子、一會又拿起爸爸給他準備的蘋果,好像在假扮飛機大戰的遊戲。大約過了十分鐘吧,孩子的媽媽下班到店裡,從看見媽媽的那一刻起,孩子就說要玩媽媽的手機。
孩子:媽媽我要玩手機(撒嬌式)。
媽媽:媽媽手機沒電了。
孩子:不嘛,我就要玩。
媽媽:手機沒有電了,不能玩了。
孩子:(略帶哭腔)我要玩。
媽媽:不行,你的眼睛還沒發育完全。
孩子:我就要玩我就要玩(哭出來)。
媽媽:媽媽說了,你的眼睛還沒發育完全,不能玩。
媽媽和孩子這場“拉鋸戰”持續了半個小時,最終媽媽完敗,把手機給了孩子,孩子還不忘說一句:媽媽你的手機有電呀,你就能騙我。
孩子把手機拿到手裡之後解鎖,找到植物大戰殭屍遊戲,動作連貫,一氣呵成。
媽媽在旁邊:玩一會就行了啊,玩時間長眼睛疼。
兒子:沒反應。
媽媽:我跟你說話呢,玩一會就行了,別玩太長時間,眼睛疼。
兒子:沒反應,低頭專注打遊戲。
媽媽:你沒聽見我跟你說話嗎?玩一會就別玩了,我手機一會沒電了,你那眼睛能受了嗎啊?說完拽了一下孩子胳膊。
孩子沒拿住手機,一下掉地上了,螢幕就裂了。
媽媽:手機你也拿不住,你看看你,都摔壞幾個手機螢幕了,換屏都花多少錢了!
兒子:嚎啕大哭……
著名演員黃磊的一條微博也曾引起熱議,無論是家庭、事業、教育孩子都多方面都非常成功的黃磊,竟被幾歲的小女兒給“ko”了。
本來想通過跟孩子講“不浪費”這件事教孩子養成好習慣,結果反被孩子套路了,不是孩子思維敏捷反應快,而是我們太複雜。
曾經我的一個學生跟我說,他說老師我現在感覺很迷茫,語文和英語這兩個學科是我非常喜歡的,現在的成績也還可以吧,能排在前十名,老師和家人都比較滿意,但是從我自己的角度,我不滿意,因為我對這兩個學科的喜愛程度和付出的努力,我本可以排在前五名甚至是第一名。每次跟我媽媽聊起這件事的時候,我媽媽都說:沒事兒子,咱們再努努力!咱們再多想想辦法!我媽媽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跟我媽媽說完之後我感覺不但一點用都沒有反而讓我很懊惱。其實我特別希望媽媽跟我說第一步我應該做什麼,第二步我應該做什麼,最後我應該怎麼做。可是她跟我講了一堆讓我努力的道理,我一直在努力呀!
後來我告訴他如何做試卷分析,通過試卷和習題找到自己薄弱的地方,然後專注於練習這個相對薄弱的知識點,把這個知識點學通透了,因為當時按孩子的成績來說,他的基礎已經是非常紮實了。
後來孩子跟我反饋說他的成績提高了,雖然名次沒前進但是起碼知道自己接下來應該怎麼做了。
其實無論是我前面說到的第一個例子,還是大明星黃磊跟女兒的對話,抑或是後來的這個學生,我們只需要告訴孩子三點:
第一、哪些事不能做(比如孩子玩手機的例子:孩子看見媽媽就要手機,第一步媽媽告訴孩子,媽媽剛下班手機馬上就沒電了,媽媽現在要充電。無論你怎麼磨人,怎麼哭鬧,媽媽都不會把手機給你,這是媽媽的底線。)
第二、哪些事能做(媽媽會在手機充好電的時候把手機借給你玩二十分鐘,這二十分鐘媽媽不會打擾你,在十五分鐘的時候媽媽會提醒你。你可以玩你喜歡的遊戲,或者是看你想看的短片)
第三、如何做(時間到了馬上把手機還給媽媽,如果不還給媽媽,媽媽會主動去要,如果你不給媽媽或者是哭鬧,那明天你就不要玩手機了,如果你能提前給媽媽,媽媽會在明天給你加五分鐘。)
這樣就皆大歡喜也不會出現後來的“梗”了。
市面上很多家庭教育知識還都停留在理論層面,也就是所謂的“講道理”,比如一位被青春期孩子折磨得非常焦慮的媽媽來諮詢孩子的逆反、網癮、厭學等問題,大部分老師會說:你要調整心態,不要太焦慮,你的焦慮情緒會給孩子帶去不好的影響,會讓孩子更叛逆。另外很多孩子青春期都是這樣過來的,你要靜待花開。
家長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但是還是不知道怎麼做,回家以後一看到孩子,又開始焦慮,有的家庭甚至因此而破裂。
久明老師不同於他人的地方就是:16年堅持一線,每天至少五個電話諮詢案例。累計解決棘手孩子問題23800例,家長的反饋是:接地氣,有效,立竿見影。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個久明老師的案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久明老師說:教育孩子永遠不要斷章取義,聽風是雨,而是要知其所以然!比如:“有條件”和“無條件”的使用,正確應該是: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有條件允許孩子的行為!
https://learning.snssdk.com/feoffline/learning_lazy/toutiao_wallet_web_page/page/coupons.html?coupon_template_id=6817454798036533508&uid=68251922340&mid=1577774509919246
以上優惠券可用於久明老師的付費專欄
錯過這次就要等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