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教育學家說過,對微小事物的仔細觀察,就是事業、藝術、科學及生活各方面的成功祕訣。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會把重點放在對智商和情商的培養,但事實上,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觀察問題的時候,不僅要知道事物是這樣,還要清楚事物為什麼是這樣。認識一個事物是從觀察開始,有了觀察才能引起後面的一系列注意、思考、探索等行為,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觀察能力的強弱,也影響著孩子們之後的學習成績。
聰明,顧名思義就是耳聰目明,也就是觀察力,要想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需要從孩子自身出發,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和求知慾望,那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
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
01
興趣是一切的基礎,只有孩子感興趣了,他才會去行動。家長可以先給孩子提出問題,比如:
你知道街道兩邊什麼樹的樹葉會先長,什麼樹的樹葉會先落嗎?孩子回答不上來,他就會產生疑惑,家長就可以在初春和晚秋的時候帶他實地考察。或者問小孩子都感興趣的動物,你知道蟬用什麼發聲嗎?小朋友通常會回答嘴巴,這時候可以告訴他是用鼓膜發聲,在蟬的腹部,讓他觸控看看,小朋友會感到神奇又有趣。
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觀察
02
多讓孩子處於可以觀察的環境,才能讓他習慣觀察。
在休息日的時候我經常會帶小寶出去戶外。讓小寶觀察花草樹木的形狀、顏色、氣味,觀察路人的表情、狀態,觀察紅綠燈的閃爍的快慢,觀察商店櫥窗的展示,家裡也養了兔子和貓咪讓他觀察,他都會很興奮地跟我描述。通過這些舉措來養成孩子的觀察習慣,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
要讓孩子學會怎麼觀察
03
根據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教會兒童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告訴孩子怎麼看,先看什麼再看什麼。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從明顯特徵到次要特徵。對於年級比較小的孩子,要先讓從色彩鮮明,特點突出的事物開始觀察,教會他從事物的具體特徵去分析和比較。小寶喜歡兔子,在他對家裡的兔子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我會適當加以引導,他現在已經知道兔子有“兩隻耳朵長長,四隻腳蹦蹦跳跳,一個圓圓的尾巴,兩顆大門牙”這些特徵了。
觀察時讓孩子學會運用感官
04
在觀察時,引導孩子儘量眼、耳、口、鼻、手等並用。
比如讓孩子觀察雪景,可以讓他動手堆個雪人,再把雪握在手中看看雪是怎麼融化的;讓孩子觀察植物,可以讓他聞聞花香、聞聞青草樹木的氣味,發動感官,留下更深刻的觀察體驗。
給孩子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
05
對孩子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觀察,能夠提高孩子們的觀察力。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兩幅看起來差不多的畫拿給兩組兒童,一組告訴他們有五處不同,另一組不告訴他們。實驗結果得出知道具體幾處不同的孩子們能夠把不同全部找出,而不知道的那組孩子只能找出3-4處,可以看出在讓孩子觀察前佈置觀察任務的重要。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細緻入微的觀察,從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開啟他們的心靈之窗,讓孩子發現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