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混跡於社會職場,能說會道不僅代表情商高,還代表機會以及上升的空間更高。所以,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在語言上更甚一籌,希望孩子能早點開口說話,但凡有些開口晚點的孩子,家長都會惶恐不安,生怕孩子不夠聰明。
當然,身邊也有一些人用“貴人語遲”來自我安慰或寬慰他人。
“貴人語遲”出自《論語》:“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行於左而目不順”。原意是指很多有謀略的人不善言談,卻心中有數、行動較為迅速。
但隨著時間長河慢慢流淌,這句話慢慢被曲解了,認為是孩子說話晚可能是富貴命的意思。到底孩子說話早聰明,還是說話晚聰明呢?今天一起來一探究竟。
早在美國研究者做了一項研究,一共測試了100個語言表達不怎麼好的孩子,結果顯示,這100個孩子中只有1個孩子是因為智力低下引起的語言發育不佳。
可見,孩子說話早代表語言功能發育較早。說話早不等於智力發育就好。
有一位名人作證,那就是我們熟知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那麼高智商的人物也是到7歲才開始說話,但超群的智力最終讓他成為偉大科學家。
總結:孩子開口說話早晚與智力沒有直接關係,所以也不存在聰明不聰明的問題,畢竟孩子智商由多種因素而決定。
美國兒科學會:孩子語言發育特點家長早知道早受益
2~3個月寶寶:能發出一些簡單的單音節的詞,比如喔、咦、啊等,但都是無意識的發音。可能偶爾會發出baba來,但家長們也不要以為是孩子叫爸爸,別高興太早,這只是偶爾發音罷了。4~5個月寶寶:有些寶寶可以模仿大人發音,有時還能區分高低語調,知道聲音大了可能是不好的預兆,這也是很多寶寶聽到家長高聲說話時,以為是在責怪他,所以會哭。6~9個月寶寶:家人叫寶寶的名字時,他會有反應,也可以發出不同的音節,會積極模仿大人說話的語調以及樣子。12個月寶寶:一歲的寶寶可以發出較長的單音節,如“mabada”,“mamababa”的音,也能理解家人說的話的意思。15-18個月寶寶:會搖頭說“不”,能聽懂媽媽給出的一些簡單的指令。24個月寶寶:2歲的寶寶一般平均可以說出50個單詞,有些語言發育較好的孩子,能說出2-4個詞語的短句。36個月寶寶:寶寶3歲時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識,也能知道以及說出自己或媽媽的姓名。如何訓練孩子的語言功能鍛鍊口腔肌肉
如果孩子的口腔肌肉發育不好,會導致孩子口齒不清,甚至想說卻說不出來,所以鍛鍊孩子的口腔肌肉很重要。
其實鍛鍊寶寶的口腔肌肉,從輔食階段就開始了,比如隨著孩子的增長,不要只給吃一些米糊類輔食,要慢慢增加輔食顆粒,這樣透過孩子咀嚼食物來達到鍛鍊口腔肌肉的作用。
別錯失孩子“早開金口”最佳時機
鍛鍊孩子語言能力,還有一個重要的時機家長不要錯過。一般在孩子8-10個月左右,就開始學習說話了,這時孩子雖然不完全理解家長話裡的意思,但能感知到父母的情緒。
所以,這時家長可以利用恰當的語氣,手勢等,與寶寶溝通,讓寶寶理解,對寶寶嗯嗯阿阿的反應要及時迴應。
多出門讓寶寶“長長見識”
多帶孩子出門好處多多,不僅可以達到接觸外界的作用,增加孩子的體驗感,對他們的語言鍛鍊也起到較好的作用。比如聽小貓、小狗叫聲,看其他大朋友的嬉戲打鬧聲。這些語言以及聲音環境的刺激,對孩子的語言發育均有促進作用。
陪孩子聽兒歌、唱兒歌
朗朗上口、旋律優美的兒歌可以幫助孩子在心情愉悅的同時,加深對兒歌內容的記憶。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聽兒歌、唱兒歌,這樣的鍛鍊,也會使孩子的語言能力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
陪孩子一起讀繪本
很多親子故事有情節的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增加知識儲備量,孩子是不認識的,需要家長讀給Ta聽。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讀繪本,透過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重複,加速孩子的記憶能力,能讓孩子積累大量的詞彙量,學會表達語言。
寫在最後雖然語言發育晚,並不一定代表孩子智力有問題,但如果出現語言發育過晚的情況下,家長也不要一味等待,及時帶孩子到專科醫院就診,倘若有問題也不至於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