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學了一個新詞:IB閱讀法。才發現,原來親子閱讀還有那麼多門道!

IB閱讀法,發源於IB課程。IB,全稱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叫做國際文憑課程。

開始的時候,是為一些國際組織的外交官的娃們設計的,以培養全球公民為目標。後來,這個體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就被許多國家的本土學校採用了。能夠在IB課程上取得高分的孩子,會被世界名校認為是綜合能力突出的候選人。

乍一看,IB課程很高大上,對普通人來說操作起來也不容易。

但是,IB閱讀法,卻是簡單易學的,而且,能夠應用到孩子的培養中,對於培養孩子探索性的思維能力,還是很有幫助的。

IB閱讀法的核心概念有7個,分別是:形式、功能、因果、聯絡、變化、責任和視角。

家長提過5w1h的提問,讓孩子學會閱讀,並且在閱讀的同時,深入思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成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

比如,這本《我的一千個寶貝》,孩子奶奶帶著孩子在城裡逛,這不就是我們平時生活的場景嗎?這裡可以讓孩子想:我們小區旁邊是不是也有這些建築?在路邊,我們能發現什麼“寶貝”呢?

這就是聯絡。從故事發散到孩子的生活,更能增強孩子的閱讀體驗和對周圍事物的印象。

再比如,可以提問:他們是怎樣去尋找寶貝的?

這裡就涉及到形式了。步行。我們出門有很多形式可以採用。

再比如,他們是怎麼過馬路的?為什麼呢?

這就涉及到功能和社會組織。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汽車走機動車道,可以讓孩子建立起初步的交通規則意識,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與這個社會的執行是有聯絡的。

看,這樣的一頁書,就可以看出那麼多的門道!孩子的印象也會更深,閱讀能力也會在潛移默化間得到提升,還能增進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兔媽。分享育兒路上的點滴。關於關注。

1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屈老師小班科學教案《青菜奶奶過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