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徵,有的人性格開朗外向,有的人性格靦腆內向,不同的性格會讓人們在生活中表現出不同的言行舉止。
大多數的父母是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性格培養的,畢竟有句話叫做性格決定命運,但是即便如此,性格的作用也不應該被刻意放大。
比如一個孩子平時自己在家裡玩得非常開心,但是到了外面和其他人相處時,就會表現出另外一番模樣。
不僅沉默少言不願說話,而且會非常緊張,甚至會流露出害怕的神情,躲在父母身後不敢往前多走一步。
這樣的孩子對社交有著明顯的恐懼心理,對此家長也會尋找原因,比如孩子性格內向,不擅交際;
又或者平時沒有為孩子創造過多的和他人接觸的機會,導致孩子比較膽小,但很快就會適應,屬於慢熱型等
但這就是全部的原因嗎?其實不是,有一個問題是很多家長都想不到的,那就是一種原始反射——莫羅反射。
什麼是“莫羅反射”?簡單說就是孩子的一種本能反應,身為父母應該會發現孩子在嬰幼兒時期,他們在睡覺時總是會突然地抖動一下,用父母的話來說就是一驚一乍的,這其實就是莫羅反射,也叫驚跳反射。
在《孩子真正的需要》這本書裡,對莫羅反射有明確的解釋:如果新生兒的頭或者身體位置突然發生變化,他們會張開雙臂、伸直雙腿,倒抽氣,“僵住”一下;
然後雙臂收回互相緊抱、挺直腿,並開始哭起來,這就是嬰兒的莫羅反射,是一種對前庭的突發刺激或未預料的感官行為所作出的本能反應。
莫羅反射對寶寶的不利影響1、影響寶寶的平衡
人們的平衡力發展很大程度會受前庭覺的影響,莫羅反射又會受到前庭覺的影響,所以直接和寶寶的平衡力會產生關係。
很多寶寶喜歡的旋轉木馬,盪鞦韆等遊樂專案,其實就是因為前庭覺正常發展,才能讓寶寶有所適應。否則寶寶的平衡能力會減弱,以後也很難駕馭與之有關的運動。
2、影響寶寶的情緒
當莫羅反射沒有被抑制的時候,那麼便會被各種感官系統啟用,比如聽覺、嗅覺、觸覺等。而它是一種本能反應,所以不會有對資訊進行收集和反應的過程。
這也就使得寶寶會突如其來的感受到身邊的變化,而且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會導致他們的情緒瞬間爆發,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哭鬧。
3、影響寶寶的睡眠
在孩子還是嬰幼兒時期,尤其是在4個月之前,他們的睡眠都是沒有規律性的,而且很容易被驚醒。
但是如果在4個月之後依然如此,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莫羅反射沒有被很好抑制的表現。這時只有在極為安靜的環境下才能讓寶寶順利入睡,否則就會造成他們入睡困難。
4、影響寶寶的社交
對於陌生的事物和環境,在莫羅反射沒有被抑制好的情況下,寶寶自然是難以接受的。所以他們會表現出刻意的迴避,
即便是和自己同齡的小朋友,孩子們也不敢主動地去社交,而是以自我保護為前提,覺得遠離這樣的環境才能讓自己更為安全,會表現出怕生、不善交際的感覺。
如何才能讓莫羅反射得到抑制?1、發展寶寶的大運動能力
寶寶最初的手舞足蹈只是他們無意識的行為,從寶寶開始嘗試吮吸手指,並且能夠準確無誤地吃到小手時,才代表著他們的大運動在發展。
尤其是在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寶寶的俯趴,翻身等能力,讓寶寶的大運動能力越來越強。
2、促進寶寶的感官發展
在天氣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量做到每天都帶寶寶進行戶外運動,讓寶寶能夠接觸大自然,感受自然界的光和聲音等。
或者可以陪著寶寶做一些小遊戲,以此來刺激他們的感官以及以前庭覺,比如拋氣球,聽音樂,或者讓寶寶坐毛巾鞦韆,不僅能讓寶寶開心,還能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
3、堅持對寶寶進行撫摸按摩
按摩是對面板的一種刺激,而面板也是最重要的感覺器官。從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可以對他們進行科學按摩,每天堅持30分鐘,注意力度一定要輕柔,以免損傷寶寶嬌嫩的面板。
在按摩的時候,最好讓寶寶光著身子,放一些柔和的音樂,讓寶寶在輕鬆的環境中不會抗拒,盡情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