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段時間,各種新聞熱搜上都在講說,現在的結婚率、生育率等都在下降。很多人面對父母的催婚催育,都很煩惱,煩惱的點有很多,歸根結底來說,都是人的擔心情緒。擔心自己遇人不淑,擔心自己不能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做父母的責任。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父母都面臨著自己特殊的挑戰,使得培養孩子愈加困難。每一個父母和每一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同的。父母對什麼是最好的方法並不能達成共識。從學校或其他的培養者(如祖父母)那裡,你的努力也得不到支援。 在這裡,我想就如何應付這些挑戰提供一些辦法。

你的首要工作是照顧好自己。 如果你的生活一團糟,如果你身體狀況很差,如果你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家庭,如果你與配偶或父母的關係很緊張,感到壓力很大或抑鬱,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很好的父母。 你並不需要將自己全部奉獻給孩子,讓他有時間跟其他大人相處與讓他獨自一人一樣,都對他有好處。所以,留些時間給自己,留些時間給你的婚姻,留些時間給整個家庭。你對自己的感受越好,越能夠給孩子樹立積極的榜樣。如果與孩子在一起你感覺疲憊不堪,那相處的時間就不是多多益善了。 應對時間有限 很多父母擔心沒有足夠多時間陪孩子,但什麼才是足夠多? 應該多得足以形成親密互信的關係,足以認識和理解你的孩子,足以傾聽孩子並瞭解他正在做的事。所有的這些並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而是要求你與孩子在一起時完全投入,並且一心一意。 高質量短暫時光對你孩子而言,比跟心煩意亂壓力巨大的父母在一起的幾個小時要更有價值。

孩子們有神秘的能力,能知道父母在什麼時候並沒有真正傾聽或集中注意力。 即使你只有週末或每月幾天跟孩子在一起,也有可能建立起富有成效的關係,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除了確保你們共處的有限時間是高質量的,始終做到誠實可信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知道某天幾點能到家,你就不要隨意許下諾言。如果你答應在家或者跟孩子做某件特別的事情,就要說到做到。沒什麼比喪失信任更能破壞親子關係了的。孩子很快就能察覺到你的謊言,對那些背棄的諾言也久久無法原諒。 處理父母間的衝突 只要不是一個人撫養孩子,就一定會有分歧。對於像撫養孩子成長這種既重要又複雜的任務,絕沒有什麼是非黑即白的。一般而言,只是方法的效果和適宜性不同,期望不同,迴應的程度不同。只要你避免極端,你就不太可能會傷害孩子。父母與其糾結於找到和認同某一個正確的方法,還不如將精力用於尋找彼此都支援並能貫穿始終的策略。 當孩子還小時,父母雙方保持期望一致尤其重要。在一切可預見、生活有規律時,孩子能夠表現得更好。 穩定性和一致性有助於形成孩子的安全感,允許他集中精力做一個好孩子。

儘管就培養而言,要想達成完美的一致與和諧是不可能的事,父母還是應該儘可能地達成一致。起點可以先從你們培養孩子的目標開始—什麼樣的技巧、品質和行為是你們共同希望孩子擁有的。如果你們連這個層次的共識都達不成,就很難實施同樣的教育方法。 假設你們能夠目標一致,在你們討論不同的策略、規則和期望時,就有了一個參照物。始終牢記目標,努力在你們各自的觀點中找到折中的立場。你們呈現出同一戰線的集合效應遠比你所選擇的某個方法或規則更為重要。 如果你們和(外)祖父母一起住,情況處理起來可能又更復雜些。任何對你孩子的培養負有重大責任的人都應該參加討論,就教育孩子的特定原則和方法達成一致。你要強調你所致力於實現的目標,並把其中最重要的2-3個要素進行優先。比如,確保你孩子每天都午休比孩子中午吃什麼更重要。 儘管你已竭盡全力,也許還是不可能與其他的撫養成員達成一致,或雖達成一致但無法始終如一執行。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需要對孩子坦誠,使問題最小化。解釋儘管你和其他撫養成員都希望他成為一個優秀的、有責任心的孩子,但是你們在允許他可以做什麼或對他的期望上觀點不同。 典型的情況是,孩子會認為你們其中一個“比較好",因為同意她做某事或允許他不做某事。迴應的最佳方式很簡單,例如:“我知道。奶奶有她的方式,我有我的。”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孩子就會了解由於地方不同、負責人不同,標準和期望也會不同。只要每個人的培養目標堅持一致,方法不走極端,孩子就會適應,而且不會造成什麼傷害。

應對既當爹又當媽的困境 有時候父母中的一方承擔所有教育孩子的責任,因為配偶很少在家而且對教育不感興趣,或雙方離婚了,或者一方已故。 單身父母擔心怎樣才能履行好既為父又為母的職責。然而,沒有什麼證據證明這些任務是由性別或基因決定的。我的結論是,什麼人撫養孩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撫養的質量。沒有理由說一個人撫養的質量就比兩人差。 獨自撫養孩子有優點也有缺點。最大的優點是你不必擔心與人意見不同、無法堅持一致性。主要的缺點是難以維持一個恰當的親子關係。尤其對年輕的單身父母而言,他們有一個傾向,對待孩子更像對待朋友一樣。這並不全錯,但是你需要當心別把你自己的煩惱轉嫁給了小孩子。你可以與密友分享的事情不一定適合告訴你的孩子。同樣的道理,注意要給孩子制訂規則以及穩定的作息生活,即使是你覺得兩個人沒啥必要,因為習慣了隨心所欲的孩子難以養成良好習慣,以後很難適應學校作息和安排。

當然,一個人很難給孩子提供給兩個人的經驗。如果你不擅長使用工具,等孩子有了自己的房間時,誰來教孩子修東西?如果你對運動不在行,誰來教孩子正確地踢球?確實,你很難提供孩子所有對其有用的經驗。即使有兩個或更多的家長,這也同樣是個問題。你需要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更加敏感,想辦法尋找朋友、親戚或其他的資源給予孩子學習的機會。 從另一個角度看,單身父母也有很多劣勢。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發展他們的性認同時,家裡有個同一性別的人會很有幫助。青少年如果有一個積極的同性榜樣,對其度過混亂的青春期是很有益的。如果家裡沒有好的榜樣,父母就應該在外面尋找一個適當的人來陪伴成長中的孩子。這個人可以是老師、教練、阿姨或叔叔,甚至是祖父母。事實上,即使是由父母雙方育養的孩子在接近成人期時,通常也會受益於這樣的良師益友。 文章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END -

3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錢不是這麼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