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節,穿新衣,走親戚,拜大年,新年的氣氛熱鬧喜氣,孩子們盼望的過年終於來了。
孩子們是最期盼過年的人了,因為不僅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糖果巧克力,還能憑藉一張甜甜的小嘴兒斬獲一大筆壓歲錢。你要是在街上看到一個孩子樂得合不攏嘴,那多半是剛拿到紅包,如果仔細看看,說不定能瞧見他腰包鼓鼓,收穫頗豐。
一到過年,孩子們就搖身一變成了“小富翁”,不過爸媽們就犯起了難,這麼大一筆壓歲錢要怎麼處理呢?
回想起咱們小時候拿到壓歲錢,好像都無一例外被爸媽以“幫你存著”“來年交學費”“過了年再給你”等理由收刮乾淨,然後就再也見不到錢的蹤影。
作為爸媽把孩子的壓歲錢強行要過來顯得非常不開明,還會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但讓孩子拿著怕弄丟,也怕孩子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
1.讓孩子明白壓歲錢的意義
當孩子拿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時,作為父母,你們有沒有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在過年時給壓歲錢,壓歲錢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其實,壓歲錢是一個很合適的機會讓孩子們認識到它背後的文化意義,幫孩子更好地認識金錢,進而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
壓歲錢,又名壓祟錢,通常認為可以辟邪驅鬼,保佑平安。而小孩子容易受到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能幫助孩子平安過年。
所以對於孩子們來說,壓歲錢不僅僅是一張張粉色鈔票,更承載了長輩們的美好祝願,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禮物。
而這份並不是不勞而獲的,是別人給了孩子,父母又給了對方的孩子,所以其實這個錢還是爸媽出的,而爸媽的錢是透過辛苦的勞動賺來的。
2.讓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那些直接拿走孩子壓歲錢的父母大多習慣性地忽視孩子對金錢的正常慾望,甚至打壓,因為他們覺得孩子不應該對金錢產生渴望,否則就是不好,或者不相信孩子能好好支配壓歲錢。
這種環境下教育的孩子很難擁有健全的金錢觀,他們對金錢的渴望可能因為父母的打壓越來越強,並很容易在物質方面缺乏安全感,不得不透過大量錢財來彌補心理缺失,甚至長大後利用不法途徑獲取金錢,最終淪為金錢的奴隸。
教孩子知道錢能做什麼用途,它不僅僅能買來孩子想要的玩具和零食,還可以作為生活開支、教育投入、愛心捐贈、儲蓄投資、健康保險來使用,金錢的用途多種多樣,並不是狹隘地滿足自身慾望。
從小教會孩子認識金錢,理解錢,對錢有正確的態度,在教育中也是一門重要的課程。
3.培養孩子的財商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有關金錢的教育,可以提前到三歲。因為三歲左右的孩子們已經對價值和交換有了一些基本的瞭解。
認識金錢的用途和意義後,就可以教孩子怎麼使用壓歲錢,從而培養孩子的財商:
●給孩子適度支配壓歲錢的權力
如果擔心壓歲錢數額太大,就拿出一部分你覺得合適的錢給孩子自由支配。
因為孩子對錢是有支配欲的,他們並不在乎擁有多少錢,而在乎“擁有”的感覺。
家長要教孩子合理支配這部分壓歲錢,首先就是要讓他們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區別,優先購買“需要”的東西。
價格是第一要考慮的因素,以及教會孩子如何分辨一件商品的價格是否與價值匹配,至於是否要買,決策權應該在孩子手上,父母要做的是引導他們正確支配,而不是替他們決定。
●儲存一部分
這裡的存可不是指“爸媽幫你存著”的意思,而是給孩子開設一個單獨的“小金庫”,可以是一隻存錢罐,也可以是一個正式的以孩子的名義開通的銀行賬戶,並且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存了多少錢,有多少積蓄。
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到理財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增強責任感,並且形成積累財富的習慣。
●獻一份愛心
給老師送一份小禮物,給玩伴捎一件小玩意兒,能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讓他們明白錢也可以給自己關心在意的人送去關懷;或者告訴他們,還有許許多多和他們一個年紀,卻因為貧窮上不了學的山區孩子,鼓勵他們捐一些錢,獻一份愛心,保持一顆善良的童心。
●培養“小管家”
不要吝嗇於告訴孩子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讓他們知道維持一個家庭的基本流水是多少,教他們學會記賬,讓他們參與到“管家”的過程中,比如將買醬油、買菜的錢交到他們手上,讓他們明白自己也擔負著一個家庭的責任,明白父母賺錢的不易。
對於我們大人來說,壓歲錢可能就是人情往來的一種形式而已,孩子只是暫時將這筆錢攥在手上。但對於孩子來說,壓歲錢是長輩給予他們的關愛,他們的內心世界沒有成人的精打細算,也很難理解大人之間的彎彎繞繞,一味地沒收壓歲錢智慧傷了孩子的心,父母不如大方一點學會“放權”,因為用這筆錢教會孩子的道理,比回到自己手中更有價值。
人生科學系統:你的人生 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