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有時候一言難盡。在某些家庭裡,孩子會比較喜歡依賴母親,不喜歡甚至害怕和父親相處,覺得和父親在一起會感到恐懼,這就是在我們固有思維裡嚴父的形象。而在某些家庭裡,你會發現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疏遠,就像是彼此不熟悉一樣,只是臨時湊在一起生活。而在有些家庭裡,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好得就像是朋友一樣,彼此之間可以愉快地玩耍,也可以互相分享心裡話。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誰天生就會教育孩子,只不過是把自己的成長經歷總結出來,成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只有不斷嘗試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才不會走彎路教不好孩子。
教育孩子,不能片面要全面關注,同時也需要父母以及家人一起努力才行。有時候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會影響到孩子。比如,今天爸爸媽媽吵架了,吵得特別兇,甚至嚴重到要動手的地步,兩人沒有管孩子在不在場,孩子看到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乖,所以導致爸爸媽媽生氣吵架。父母在這個時候只顧著生氣,顧不上孩子。可是會給孩子帶來影響,留下陰影。
有人會說,那要是避開孩子就好了。小孩子是敏感的,稍微有一點不對他們是可以感覺到的。父母吵完架,都會各自冷靜好幾天,孩子感覺到父母之間的氣氛,會更加謹小慎微,害怕做錯事被爸爸媽媽責罵。他們會自己建立起保護機制,在父母面前充當緩和的角色。
我們會看到很多過不下去的夫妻會選擇離婚,但還是為了孩子隱忍選擇分居,僅僅維持一個表面的一家三口的樣子。其實,這樣做孩子還是會受到傷害的,還是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雖然會在孩子面前努力營造夫妻關係和睦的假象,但是多多少少還能被孩子看出來不一樣,孩子就會變得十分內向,會特別渴望父母的關愛,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在得不到肯定答覆時,會笑著接受並且道歉,覺得自己又做錯事情了。
當孩子被迫懂事的時候,他已經戴上了面具,一個假笑的面具。他不會再表露出自己難過的一面,也不會在不小心摔倒的時候哭著等著父母的懷抱,他會把心情藏起來,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成熟懂事的小大人,讓人心疼。
所以,在面對孩子時,儘量不要帶有負面情緒,如果有了矛盾也不要透過吵架解決,要溝通要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還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以及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