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在孩子的言行上表現的一清二楚。

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

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一、每一個熊孩子背後

都有一對不合格的父母

生活中,我們最怕遇到熊孩子,關於熊孩子的三大怕:出行坐車坐飛機遇到熊孩子,看電影遇到熊孩子,熊孩子到你家玩。

“愛鬧”的確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活潑好動,又充滿好奇,但是所有的保護都是有限度的,所有的包容也都要有邊界。

教育學者丁琳分享了她的一次經歷。

一位美國客人前來做客,帶著她讀三年級的女兒。

女兒看起來很喜歡丁琳家裡的小糖果,連著吃了兩顆,當她想伸手拿第三顆時,抬頭詢問母親是否可以。

母親朝她搖了搖頭,很明確地說:不可以。

很多父母都崇尚外國教育,認為外國孩子之所以更優秀,是因為更優質的環境與教學資源。

但他們忽略了,外國父母很少慣孩子。

有一個調查發現,國外的孩子很少哭鬧,而國內的孩子卻哭得讓人頭疼。

原因很簡單。

這些孩子很少是祖父母帶的,沒有一直被寵著長大。

這些孩子犯錯了,父母不會為他們找藉口,不是冷處理讓孩子自己反思,就是事先警告孩子,讓孩子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正因為被父母“逼”著接受各種規矩規則,孩子才能端正其行為,形成正確的三觀,朝正面積極的方向發展。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是孩子,孩子還小,不懂事,不可能成為孩子永遠的擋箭牌,等他的年齡走在心智前面時,這個世界就不會再對他們給予包容。

我們不提倡體罰孩子,但也不意味著兩手一攤,什麼都不管。

孩子必須要有一個管得住他的人,他的天性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與發展。

老話說得好: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成年人需要自律,孩子需要管教和引導,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二、每一個好孩子背後

都有一個成功的家長

莫言曾經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哈佛博士何江在節目《兒行千里》裡,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

他出生在湖南一個農民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們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從小就鼓勵他們兄弟倆讀書。

在農村,大多數青年勞壯力都會選擇外出打工,家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何江家裡雖然很窮,但是為了不讓孩子們成為“留守兒童”,父母沒有外出打工,而是守著土坯房陪伴在兩個孩子身邊。

父母每天不管幹活有多累,都會堅持給孩子講一些勵志的睡前故事,鼓勵孩子好好學習。

父親還立下規矩,每天都要堅持閱讀。

何江說,正是家庭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滋潤,他才能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

否則,他現在大概就和村裡的小夥伴一樣,就是一個漂泊在外的打工仔。

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從來都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來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刻畫進孩子的血肉裡的。

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比起父母的文化水平,對孩子影響更大的是父母對文化的認知,比起父母的職業和地位,孩子更加重視的是你是否是稱職的父母。

三、真正有遠見的父母

從來不會指望孩子能自覺

在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有這樣一幕劇情。

方一凡因為成績太差,被老師建議留級一年,童文潔氣得對兒子一頓狂罵,然後心急火燎的找到好閨蜜宋倩,希望她能幫兒子分析一下成績,輔導一下功課。

宋倩說她,早不知道操心,現在才開始著急。

童文潔說,我怎麼沒操心?他成績不好我就花錢給他報班,這還叫不操心?

與童文潔相反的是英子的媽媽宋倩,儘管宋倩對英子的控制慾太強,但是在英子的學習上,宋倩從來都是盡心盡責的。

她親自輔導女兒功課,用大資料來分析女兒的成績變化,英子的好成績,那裡面有多少宋倩的心血啊。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童文潔,總是苦口婆心的要孩子好好學習,讓孩子自覺一點,他們認為這就是對孩子的學習很上心了。

其實不是的,孩子就是孩子,他們自律性很差,沒有幾個孩子能管住自己,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能夠自覺,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約束。

從來沒有天生自覺的孩子,只有長期督促的家長。

四、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

都離不開父母的“狠心"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快快樂樂的成長,但是,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孩子,你只要快樂就好”。

沒有任何一項知識和技能,是不需要通過長期乏味的練習和持之以恆的堅持去獲得的。

當孩子不想寫作業時;當孩子不想練琴時;當孩子不想堅持好習慣時。

家長要做的,是積極引導和鼓勵,甚至狠心逼孩子一把,讓孩子懂得學習和堅持的意義,而不是聽之任之,說什麼孩子快樂就好。

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不忍心,其實是在逃避責任。

而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所逃避的每一個責任,都可能面臨將來加倍付出的風險;而父母在培養孩子中所付出的每一份心血,將來都有可能得到加倍的補償。

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時,趙薇飾演的畢勝男有一段臺詞讓我記憶猶新。

她說:

“這個世界上除了家裡人,沒有人會縱容你,不會因為你可憐,不會因為你長得漂亮就遷就你。

這個界很殘酷,你必須有真本事,不然誰也幫不了你。”

社會很現實,也很殘酷,弱肉強食的社會裡,更多時候不是適者生存,而是強者生存。

我們保護不了孩子一輩子。現在我們不狠下心逼孩子學會“72變”,以後又有誰會幫他擋住“81難”呢?

教育不是一再讓步,我們對孩子要真的負起責任。

◆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不要再動手幫孩子做事,更不要縱容孩子的壞習慣。

督促孩子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孩子一定能受益終生。

◆ 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給孩子樹立端正的榜樣。

育兒先育己!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成為孩子的一言一行。想讓孩子變得優秀,首先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

◆ 給孩子樹立榜樣,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

◆ 讓孩子懂得規矩,不能一味遷就。

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讓孩子過上更理想的生活,讓孩子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權。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媽媽聽信網上“育兒經驗”,3個月嬰兒趴睡身亡,醫生:沒有自主入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