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造成的,你有沒有從小孩子一吃飯就把手機擺好讓他看動畫片,有沒有孩子一鬧脾氣就用手機誘惑他,有沒有和朋友聚會吃飯時為了不讓孩子打擾你們聊天把他交給手機,孩子從小就是這麼被我們這樣培養的。
朋友的孩子三年級了,現在抽出時間就偷偷拿著手機去玩,比如需要拍影片交作業給老師,把手機給他了,急匆匆的把作業完成了,也不管對錯,留出一部分時間趕緊拿著手機玩一會兒。
親戚家的孩子小學四年級,也是同樣的問題,但凡有時間就趕緊玩ipad,寫作業的時候兩耳朵一直聽著外面的動靜,天天拖拉到半夜,孩子都被我們培養成什麼樣了,我們打著愛的旗號卻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情,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缺少父母的陪伴
孩子最需要的是跟人進行情感交流和接觸,我們忙於工作,忙於自己的事情,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導致他內心孤獨,需要情感寄託,就是遊戲,跟虛擬世界裡互動。
孩子小時候跟手機最親,想跟爸爸媽媽親,但是都有事不理他,孩子的內心很痛苦。
▼溺愛
尤其青春期,中高考的孩子依然沉迷手機,依然不學習,我們內心非常焦灼,又不能吼,因為根本就不聽,也不能嘮叨,青春期的孩子最怕嘮叨,那孩子是怎麼開始厭惡學習的呢?
我們一看孩子學習就開心,很積極的過去問人家你喝水嗎?你吃東西嗎?你累嗎?反而是玩遊戲的時候離的遠遠的,看著氣得不行,讓他很沉浸的玩遊戲,是我們陪養了孩子的厭學,我們可以把這些方法遷移到遊戲上。
厭惡療法中有一種電擊療法,一隻狗被關在籠子裡,給它餵食時,需要踩踏板,但是踩踏板會電擊一下,久而久之,即使掉食物它也不會去吃了,利用厭惡療法讓孩子遠離遊戲。
▼設定遊戲時間
嚴格設定遊戲時間,從幾點到幾點必須打遊戲,少一分一秒都不行。
我們日常會應用到學習上,對於學習我們嚴格設定時間,有位媽媽讓孩子連續學習四個小時,想想就會很痛苦,我們成年人連續學習四小時也會煩躁,講究一張一弛,勞逸結合。
▼提出高要求
學習上,我們會跟孩子提要求必須考90分以上,遊戲也可以提出來,遊戲一般越到最後過關越難,可能打一天都過不了一級,今天必須升兩極,如果過不了關,就縮短玩遊戲的時間,讓孩子產生挫敗感。
▼干擾他
在他旁邊不停的說怎麼打,你有不會的可以問媽媽。然後否定他的能力,破壞他打遊戲的興趣,你看看人家打的多好,你看你打的水平太差了,又輸了吧,你就不適合玩遊戲等等。
沉迷遊戲時,我們還可以讓他幫忙做事,我準備做飯了,幫我把蒜包了;我這擦地呢,水太沉了,幫我拿到客廳裡吧,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強責任感。
▼分散注意力
我們也很殷勤的在旁邊照顧他,你餓不餓吃東西嗎?打了半天渴了吧,喝點水,一直關心他,總之不能讓他專注於遊戲中,破壞他玩遊戲的體驗,不能讓她愜意的安靜的打遊戲。
如果孩子能做好時間管理,什麼時候遊戲,什麼時候學習,安排的很合理,可以沉浸在遊戲中,但是一天都沉迷遊戲,除了遊戲什麼都不幹,我們就要採取措施,用厭惡療法。
但學習時,我們要反著來,提出切合實際的要求和期許,不要太在意學習的結果,關注過程,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了會,為了懂,為了弄明白而學。
學習時一定要給正向反饋,看到孩子學的好的方面,我們恰恰相反,只看到孩子的缺點,我們是挑錯的媽媽,不是欣賞的媽媽,要有一雙欣賞的眼睛,看到孩子的優勢,體會到孩子的心聲,我們把學習中對孩子的批評、否定、打擊,遷移到遊戲中,學習中我們欣賞、鼓勵、肯定,相信孩子一定會愛上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