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次討論“孩子想要的東西該不該買”,爸爸媽媽都會提到“延遲滿足”這個概念。即使不對孩子進行刻意訓練,大人也會擔心“會不會慣壞孩子”。

也有人說,每當大人在場時,孩子顯得格外“有自制力”,糖也不吃,巧克力也不愛;等父母轉了個身,孩子就變了,不僅要吃還央求“不要告訴爸爸媽媽”。這時父母才恍然大悟,平時對孩子的“延遲滿足訓練”出了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到底要不要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訓練呢?

1

棉花糖實驗

說到“延遲滿足”,很多人可能聽過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在位於斯坦福大學的比英幼兒園(Bing Nursery School)主持了一項實驗。初衷是想研究孩子在什麼年齡會發展出某種自控能力。有32名孩子成功參與了實驗,最小的3歲6個月,最大的5歲8個月。

實驗開始時,每個孩子面前都擺著一塊棉花糖。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馬上吃掉這塊棉花糖,但是如果能等一會兒(15分鐘)再吃,那麼就能得到第二塊棉花糖。結果,有些孩子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會兒也吃掉了,而有的等了15分鐘,得到了第二塊棉花糖。

那之後,先後有600多名孩子參與了這項實驗。實驗中孩子的能夠等待的能力,被稱為“延遲滿足能力”。而持續的跟蹤回訪發現,那些“高延遲”的孩子在很多方面比同齡的孩子更優秀。

那些等待時間越長的孩子,他們後來的SAT(美國高考)成績越高,他們在青春期的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越強;在他們27-32歲這個年齡段,也有較低的體重指數,能夠更有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適應能力、應對沮喪和壓力能力也比較好。

這個實驗以及數十年後的後續研究告訴我們:生命中早期的自控力,對之後的人生髮展,至關重要。以這個研究為依據,“哭聲免疫”、“延遲滿足”,被很多父母用在訓練孩子的情緒管理和自控力中。

“孩子小時候要訓練他自己睡,哭了不要抱,不哭才抱。”

“孩子喜歡啥,不能馬上給他買,要‘延遲’。”

“媽媽,我想要這件裙子。”

“我們下次再買好不好,媽媽沒有帶那麼多錢,而且你已經有很多裙子了。”

“可是,媽媽,你上次說過下次買給我的。”

很多大人只抓住了“延遲”,有沒有想過,孩子在他需要我們的時候,願望一次次落空,該有多失望。如果沒有體會過當下擁有的滿足和快樂,又怎麼心懷期待地迎接明天?

2

什麼是“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是為了獲得將來更大的利益,從而主動延遲或放棄眼前較小的利益。也就是說,由孩子判斷哪個利益更大,自己決定要不要再等一會兒,實現“自我延遲滿足”。這其中,被大家經常忽視的關鍵詞是“主動”。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被動延遲”,做判斷和決定的主體都是父母,孩子們完全沒有主動權決定自己是否願意延遲。大人一味的延遲,忽略了對孩子主動性的引導和培養,別說自控力了,連“他對大人的信任”也犧牲掉了。

所以說,“延遲滿足”並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他的慾望,只經歷風雨看不見彩虹。而是在孩子得到了足夠、應有的滿足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自我調控能力。

3

“延遲滿足能力”受什麼影響?

年齡

棉花糖實驗中的孩子們,大部分在4-6歲,最小的3歲半。而大多數不滿4歲的孩子,都不能延遲滿足自己的需求。面對棉花糖的誘惑,他們會在30秒內就按鈴(請工作人員來),或是一點點地吃掉。相比之下,在一些研究中,60%的12歲孩子能等待長達25分鐘。

米歇爾本人的研究小組,在1992年的報告中也明確指出:4歲以下的孩子,大腦前額葉皮層還沒有發育完善,大多不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而5歲以上的孩子就明顯出現了主動延遲的早期萌芽;大多數孩子在8-13歲時,都可以發展出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這一結論也跟神經發育的研究結果相吻合。

信任感

2012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延遲滿足再研究”小組,發表了他們的成果:延遲滿足能力,與信任感密切相關。

這次的實驗加了一個步驟,分為兩步:在第一步中告訴孩子,如果等待,就能得到“好看的蠟筆”;第二步則沿用傳統的棉花糖實驗。

實驗者把孩子分成兩組,A組由“可信的大人”主導。所謂“可信的大人”,就是在第一步中兌現了承諾,真的給孩子帶來了“好看的蠟筆”。

而B組孩子則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導,這一組的大人在第一步中失信食言,最終找藉口沒給孩子蠟筆。那麼,第一步實驗中大人的表現,對第二步有什麼影響呢?經過兩步實驗過程,結果:A組的孩子,延遲滿足的平均時間達到了12分鐘,而B組只有3分鐘。

我們都聽過《放羊的小孩》這個故事,相信大家對這一結果並不意外。如果我們跟孩子已經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感,那麼帶孩子去商場,當我們提出“換個地方買”或者“等你過生日了再買”,孩子的接受度就會好很多,因為他相信大人不會騙他。

讓孩子相信會有第二顆棉花糖,等待才有意義。心理學上普遍認為,孩子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中,會更有安全感和自控力,而經常不被滿足甚至被欺騙的孩子,則很難有自控力。

“延遲”策略

克服美味的誘惑,對我們大人尚且具有挑戰性,對孩子來說則是一個更大的考驗。那些能堅持住抵抗誘惑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自控能力更強呢?未必。

自控≠硬抗,孩子們其實也在運用策略抵抗誘惑。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在實驗中,有的孩子面對“誘惑”會用手矇住眼睛,或者把頭轉向另一側,這其實都是非常有效的“抑制”策略。所以,要實現延遲滿足,也是有方法的。

成功實現延遲的孩子,找到了能讓他們分散注意力、冷靜下來的方法。比如:去玩別的玩具,讓等待的過程不那麼無聊;不去想它有多麼吸引人;或者把棉花糖想象成棉花球、照片,告訴自己“‘照片’可不能吃哦”。這些策略和方法,也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的。

依戀關係

1歲半的小寶寶,面對媽媽的短暫離開,會有什麼反應呢?研究者發現:

他們有的會緊盯著大門,很快就哭了;有的會通過玩玩具,成功地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媽媽身上轉移走,避免了強烈的不安情緒。而這些曾表現“淡定”孩子,在5歲的時候,也能在棉花糖實驗中有效地轉移注意力,等待第二顆棉花糖。什麼原因呢?

在孩子成長早期,大腦非常具有可塑性,如果經歷過極度不愉快、得不到關愛,孩子的一些重要神經系統可能就會變得異常脆弱,易受傷害。即使是相對平和的環境壓力源(比如,父母之間長期進行非身體暴力接觸的爭執),也可能會嚴重損害孩子的神經系統。

孩子早期的情緒體驗,一般都會植入到他們的大腦結構中,對他們日後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在一項研究中,6-12個月的孩子,在熟睡時接受功能性核磁共振腦部成像掃描。那些生活在父母之間存在長期爭執家庭的孩子,聽到父母爭執的聲音,其大腦內控制情緒與壓力的區域會被更明顯地啟用。

所以,不要讓孩子的壓力一直處於長期增加的狀態,發展孩子和大人之間的依戀關係,都是至關重要的。在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爸爸媽媽應將孩子的注意力,從那些導致不安情緒的內容上,轉移到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上。經常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轉移,從而讓自己更加冷靜。

-END-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叮噹派好習慣:專注3-8歲兒童“情商、性格、學習力”好習慣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