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大多數父母都留意過孩子的坐姿,有的孩子坐姿端正,而有的孩子無論怎麼糾正,坐姿還是歪歪扭扭、彎腰駝背。

對於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長期不良的坐姿,會導致骨骼成長歪斜,不僅影響體態、視力,還會影響注意力。

抖音上很多父母用各種奇招,來糾正孩子的坐姿問題。

但這些看似好玩的招數,對孩子來說卻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孩子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裡上課,沒有了家長監督,坐姿依舊會放鬆下來。

據統計我國有64%的小學生有駝背傾向,而孩子坐姿不良,使得肺部無法伸展,習慣性的淺層呼吸使身體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伴隨而來的是血液迴圈不良、腦中氧氣加速消耗,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想有效糾正孩子的坐姿問題,要了解孩子坐姿不良的根本原因,這通常與孩子的感統發育息息相關。

1、前庭神經系統不良

前庭神經系統是大腦資訊的守門器官,身體任何資訊進入大腦,必經前庭神經核過濾。

維持身體平衡、偵測身體動態是前庭神經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影響著個體的姿勢、平衡、肌肉張力、眼球控制、空間知覺和個體的警醒度。

良好的前庭神經系統具有發展和維持肌肉張力的功能,使腰肌的肌肉張力能夠將脊柱挺直,不會彎腰駝背。肌肉張力太低會導致坐姿不正確,例如:寫字、吃飯用手支撐著頭,容易感到勞累等。

2、本體覺發育不良

本體覺又叫深感覺,它的感受器分佈在肌、腱、關節等運動器官上,是全身肌肉關節的感覺輸入,就好像我們大腦有一張自己身體的地圖,能夠隨時掌握身體的任何部位。

正常的骨關節及肌肉張力的感覺輸入,能夠讓人保持正常的站姿、坐姿及全身的靈活運動。本體感好的孩子,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身體的大肌肉及精細動作,能保持良好的坐姿、書寫流暢等。

本體感發育不良的孩子,常常表現為站無站像、坐無坐像、缺乏自信、沒有創造力,容易產生挫敗感等。本體覺功能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簡單的吃飯、穿衣、坐姿、寫字、騎車、體操等都需要本體感的參與。

3、肌耐力不足

由於孩子在外玩耍的機會少,也會導致肌耐力不足,便無法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坐姿。如果發現孩子坐姿不良,與其反覆嘮叨要求孩子做好,不如先檢查孩子的大動作發展,針對孩子的腰和腿力,進行適當的鍛鍊。

如果孩子是因為感統發育不足,導致坐姿歪歪扭扭不端正,需要及早對孩子進行訓練干預,為今後的學習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果孩子是前庭功能不足,可以讓孩子進行旋轉類、搖晃類、平衡類、跳躍類的運動,比如吊床、鞦韆、平衡木、蹦床等;

如果孩子本體感不足,可以讓孩子多進行遊泳、跳繩、球類等運動;

如果孩子肌肉耐力不足,一方面可多從事孩子喜歡的運動,另一方面藉由吊單槓、雙手往後握好拉背伸展等動作,逐漸提升肌耐力。

下面分享幾種可以訓練孩子前庭覺、本體覺、肌肉耐力的訓練方式,家長們可以收藏起來,也可以到多特校區諮詢更多的訓練課程。

訓練1:吊纜

這個專案可以訓練到孩子的前庭覺和觸覺,讓孩子隨意仰躺在網纜中,訓練者協助做前後左右方向的旋轉或擺動。

訓練2:羊角球

這個專案可以同時訓練到孩子前庭覺、本體覺和觸覺。準備一個羊角球,孩子坐在羊角球上,雙手握住羊角,用力把球坐扁,雙腳蹬地往前跳動,帶動羊角球和身體一起往前移動。

訓練3:趴地推球

準備一個滑板和籃球,孩子俯臥在小滑板上,離牆一臂距離,手伸直指尖碰牆,頭抬高雙腳併攏,用雙手反覆向牆壁推球。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還不知道如何給寶寶選衣服?這幾種衣服再好看也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