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大人總是在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雙重標準。譬如雙11的時候,自己瘋狂購物,而當孩子索要一件比往常貴一點的物品,我們可能會隨口說“我沒錢”;再譬如誰家都有階段性經濟不寬裕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求孩子誠實,一方面是否敢坦然告訴孩子最近“我真的沒錢”?分享一篇好文給大家,值得收藏和思考。

小孩要買東西,大人應該明確講出拒絕的理由,“我沒錢”這麼不用心的回答,會讓孩子誤以為“只要有錢就好”!

我猜,許多爸媽讀完這段話一定在想:“完了,我也常講這句話!”,並下定決心以後改弦易轍,改跟孩子講“有錢也不買”的理由。

但問題是,就算是常跟孩子講“我沒錢”的爸媽,多少也跟孩子講過“有錢也不買”的理由。事實上,拒絕本身並不會導致絕對的好壞,但如果夾帶批評或羞辱性言詞,比如“你考得那麼糟,還好意思跟我要東要西……”,不只會傷害孩子的感情,還有可能造成這樣的後果:孩子會覺得“有錢就好”,有錢就不會被大人嫌棄了。

那麼爸媽到底該不該和孩子說“我沒錢”?

▋1、激勵用多了,就成了討價還價

有的父母可能會以為,那我不嫌棄孩子,用激勵法總可以吧?比如“等你進步到前十名,就買給你。”既能讓孩子達到預定目標,孩子又能得到要的東西,不是皆大歡喜嗎?

問題是,這一招多用幾次,孩子就會養成討價還價的習慣,說如果他考幾分、念幾本課外書、連吃幾天蔬菜水果,你就應該買什麼給他。

這就為他應盡的本分標上了價碼,把原本不該用金錢衡量的東西,變成可用金錢衡量。閱讀的收穫本該無價,但一經討價還價,就變成了商品,變成了“只要我有錢,就可以不必閱讀”。到頭來,孩子得到的概念還是“有錢就好”。

▋2、說“我沒錢”是個技術活

雖然把“我沒錢”當成搪塞的藉口不是一個絕對明智的舉動,但它確實可以在某些情況下發揮作用。以汪培珽舉的“3歲孩子要買棒棒糖”為例:

3歲的小小腦袋尚不知“沒錢”是什麼意思,聽到爸媽說沒錢後最可能反問:“銀行卡放進機器不就可以取錢了嗎?”這時,大人就可以把握機會解釋提款機的錢是怎麼來的,不只可以成功轉移小孩的注意力,讓他暫時停止對棒棒糖的渴望,還能順便讓小孩接觸“大人為什麼要上班”等小小的經濟學皮毛。

當然這要視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汪培珽舉的另一例是“13歲孩子要買手機”:

13歲的腦袋與3歲的腦袋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已經不再全盤相信大人說的話。他已懂得自己去發現,便會知道家裡是否有錢、父母一向怎麼用錢。如果家中經濟很拮据,就算你講的是“別急著吃棉花糖”類似的大道理,他還是會認為“我爸媽就是沒錢”,不明說是為了面子。

▋3、“只要有錢就好”並不可恥

可是,讓小孩覺得“只要有錢就好”就真的很糟嗎?讓孩子早早體認金錢的現實,也可能成為其努力進取的助力。雖然每個人在生命中都需要學習“金錢不是一切”,但對窮小孩來說,這一點等長大賺錢以後再學也不遲。在我看來,窮小孩學“有錢也可能不好”並沒有太大意義。

再說,“只要有錢就好”這一概念並不單純來自父母常說的那句“我沒錢”。假設你家很有錢,開銷也走高階路線,孩子如果想看一場門票幾千塊錢的球賽,要你為他買,你拒絕的理由無論是“我沒錢”還是大道理,孩子恐怕都會很不爽,搞不好腦袋還會閃過“期待爸爸的錢早點變我的”的念頭。但如果哪一天,他發現心儀的女同學對自己不理不睬,怎麼送禮物都無法贏得芳心,他腦袋的信念就又變成“有錢也沒用”了。

那麼如果講“我沒錢”和大道理並沒差別,那麼他想買東西,爸媽在經濟許可範圍內,以及一定限度頻次範圍內,儘量滿足孩子,並不“可恥”。

▋4、在陪伴上慷慨,或比金錢上慷慨要有價值

我卻相信只有一種父母會這麼做,就是對小孩覺得虧欠的父母。這虧欠也許是因為真的沒錢,也許是因為婚姻破裂,也許是因為陪伴時間太少。這就要講到父母愛子之心的表現方式了。

父母都希望對孩子慷慨,也知道慷慨的方式不只一種:金錢是慷慨,時間是慷慨,多鼓勵、少責備也是慷慨。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尊重選擇則成為孩子自身最重視的一種慷慨。意識到自己一向付出不夠的父母,往往希望用另一項補足。

當然,所有慷慨都須拿捏,所有慷慨都會過猶不及:花太多時間陪小孩可能導致孩子學不會獨立自主,太尊重孩子隱私可能導致TA誤交網路之狼。我們不願在金錢上對孩子太慷慨,也是類似道理。的確,在孩子成長的某一階段,父母應該跟他解釋無法對他慷慨解囊的理由,有時可能得是些大道理。但父母不該指望光靠講道理,就能幫助孩子區分“需要”與“想要”。這種區分需要反覆練習,客觀地去講“我沒錢”就是其中一種逼孩子練習的方法。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想要產後恢復又快又好,這七點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