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六歲以下的孩子,在某個階段會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某一種行為,比如,頻繁地吃手,特別關注非常細小的東西,不斷扔掉手裡的東西,壘積木不許別人插手,否則就要求重來......這種看似奇怪實則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關鍵期(敏感期)。

到底何謂“關鍵期”?

為了發展完成某個片段的感覺神經系統,形成身體的某個能力,完成生命的自我完善,孩子的身體會不斷自發地去尋找需要的相關的某一類感覺刺激,於是你就會看到他在某個階段內不斷重複某一種行為,也就是進入一個關鍵期(敏感期)。孩子的每一個關鍵期,其實都是應感覺統合的發展而產生的,是寶寶智慧發展的重要階段。在6歲之前,寶寶將經歷的關鍵期可達數十個。

0-1歲孩子的五個關鍵期

0-1歲的孩子,主要會經歷五個關鍵期,分別是:黑白關鍵期、口腔關鍵期、抓握關鍵期、爬行關鍵期和走路關鍵期

黑白關鍵期

剛出生的嬰兒,只能分辨黑白兩色,這兩種顏色同時出現並且對比鮮明時會讓嬰兒感覺到安全和快樂。

所以,這個時期,建議媽媽們多給寶寶看一看黑白相間的卡片。可以自己DIY,也可以直接在網上買,總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孩子早期對黑白色彩比較敏感的特點,給予他們適宜的視覺刺激,幫助他們順利發展出後面更豐富的視覺功能。

這裡我們需要著重強調的,是接下來這兩個關鍵期——口腔關鍵期和爬行關鍵期。

口腔關鍵期

寶寶的口腔關鍵期一般在兩三個月左右就會來臨,家長即使不去特別注意也會很容易發現:孩子什麼東西都往自己嘴裡放,起初是自己的小手,然後變成任何他的嘴巴能夠到的東西以及他的手能拿到並送到嘴裡的東西,包括衣領、玩具、大人的肉肉等,看起來好像一直都吃不飽的樣子,其實他可能並不是因為飢餓,而只是在嘗試用嘴巴認識世界,了解外界各種物質的屬性,比如金屬、木塊、紙類、塑料等都有哪些不同的感覺,並永遠記住這些感覺。只要他把想要品嚐的東西都嘗過一個遍,順利度過口腔關鍵期,這樣的現象自然就會消失。

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寶寶一歲以內吃手,或把其他任何東西往嘴巴里塞都是正常現象,是寶寶智慧發展的進步,並不需要特別去矯正,只需要保證所有進入他嘴巴里的東西都是乾淨衛生的即可。否則,如果你刻意去阻止他吃手,或妨礙他進行其他口腔探索的活動,導致他在口腔關鍵期內未能獲得充分的口腔觸覺刺激體驗,那麼,他的這一關鍵期就會繼續延長,比如有些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依然喜歡吃手咬指甲,喜歡啃咬玩具、桌椅,甚至動不動就發生咬人事故等,便多半都是早期口腔觸覺沒有得到滿足的緣故。

此外,滿足孩子的口腔關鍵期需求,特別是滿足孩子吃手的需求,還有另一個十分重大的意義——喚醒孩子手的功能,幫助孩子順利過度到手的抓握關鍵期。其實,如果你足夠細心就會發現,孩子吃手也是按著順序來的,他起先吃的是大拇指,然後他又會依次吃遍剩餘的每一根手指,實現五指功能分化,並最終在六個月左右迎來五指抓握的關鍵期。彼時,你可能又要頭疼了——因為孩子又開始特別喜歡拿著東西隨手亂扔!不過,不要擔心,因為這是孩子的又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等到他順利度過,他又將會獲得新的能力提升!

爬行關鍵期

正所謂“三翻五坐七八爬”,到了七八個月,寶寶又會進入爬行關鍵期。爬行是孩子的身體第一次遇到的極強烈的雙側肢體刺激,這個刺激能夠促進大腦皮層中心溝的形成,從而促進大腦雙側功能區的分化完成。只有這樣,大腦各功能區才能專責化,孩子的身體才能得到大腦更明確的指令,孩子身體傳給大腦的資訊也才能被更正確更有效地解讀。但是反過來講,如果孩子小時候沒爬夠,便容易出現大腦雙側分化不全。而大腦功能區專責化不完全,大腦便容易模糊而混亂地指揮身體,導致身體大片用力或不該用力的地方也用力。例如,寫字,畫畫的時候手臂,肩部,頸部和頭部一起用力緊繃,用不了多大一會就會特別累,很難持續等。

另外,孩子爬行的時候,身體位置比較低,所以想要獲得更寬的視野就必須把頭仰起。這個動作剛好能刺激到腦幹部位前庭的位置,前庭感官也會因此較順利地發展。比如,眼球會隨著目標上下左右轉動,從而鍛鍊到眼肌,這樣孩子便能在三四歲的時候發展出成熟的聚焦能力,將來才不容易出現寫反字和跳行漏字等視覺空間感不足的現象。相反的,如果孩子錯過了爬行期或爬行不足,前庭覺得不到很好的刺激,前庭器官也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在日後的學齡期便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閱讀容易跳行漏字等學習障礙。所以,孩子的爬行關鍵期,請家長千萬千萬要讓孩子爬夠,最好不要少於800個小時,就算孩子已經十個月,進入行走關鍵期,開始想要站立邁步,也要儘可能多給孩子創造爬行的機會,讓孩子把基礎打紮實!

看到這裡恐怕很大一部分家長都該急了,那我孩子現在早已經錯過了爬行關鍵期,你講這麼多不都是馬後炮嗎?還有什麼用呢?倒不如和我們講講孩子錯過了爬行關鍵期還可以怎麼彌補!

是啊,錯過爬行關鍵期,還能怎麼彌補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先反過來再問你一個問題,你孩子多大了?

如果你的孩子還不到六歲,那就繼續讓孩子爬吧!如果孩子不願意爬,那就多費點心思,設計一些爬行的延伸遊戲,總之就是要讓孩子儘可能彌補缺失的刺激。但是如果孩子已經超過六歲,那麼,想要改善孩子因爬行不足帶來的感統失調,除了要儘可能多爬以外,還要多設計一些肢體雙側協調與負重的活動(如運用感統教具腳踏車,踩踏石等),多設計一些刺激前庭感官的的遊戲(如數一數舒爾特表格,聽著音樂走節拍等),加大刺激彌補的量,儘可能改善他們整個感覺統合的發展狀態!

現在,讓我們繼續回到我們最初的關注群體,0-1歲的孩子。請大家記住,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做好兩件事:1.讓他多用嘴巴嘗,順利度過口腔關鍵期;2.讓他多做手膝爬,獲得充分的爬行體驗!當然,其他像抓握關鍵期內,多給他提供一些適合抓握拋擲的玩具,學會走路之後避免經常抱在懷裡或放在車裡,讓他自己多多來回行走等也是很重要的。

總之牢記一句話:只有前期的順利度過和充分體驗,才能讓他們在後面的成長道路上更加健步如飛!

1-2歲孩子的四個關鍵期

經歷或正在經歷養育1歲多寶寶的家長,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成長,真的可以用“日新月異”這個詞來形容,父母會發現,前一天,他可能還爬在地上如一隻低等動物,而今天,他卻已經可以蹣跚而行,可以依靠自己的雙腿到達任何他想要到達的地方了。那麼,對於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來說,他又將經歷哪些特殊的關鍵期,這些關鍵期,父母又該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呢?

細小事物關鍵期

一塊綠豆大小的石頭,一根又細又短的線頭,一片碎小的紙屑,這些絲毫不起眼的東西一般很難引起我們成人的注意,但是,它們卻是吸引一歲多小寶寶的好東西!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經歷一個很有趣的關鍵期——細小事物關鍵期。

正如最開始我們說到的,1歲到1歲半左右的孩子,因為學會了走路,已經能夠不依靠任何協助獨自行動自己的身體去探索更寬廣的世界。所以,細小事物關鍵期簡直就是應運而生。這時候,腿是孩子的運輸工具,可以把他從這裡帶到那裡,而手則是他最得力的操作工具,可以讓他用來做任何探索性的工作,比如,抓、捏、擰、扣等。再加上伴隨著手和身體平衡的聯絡和發展,孩子的手腳都變得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靈活,所以,抓、捏細小事物等的活動當然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你會發現,他們時常走著走著看到地上的瓜子殼,小石子,小紙條,就會撿起來研究一番,如果地上恰好有一隻或一群螞蟻,他還會蹲下去一觀察就是大半天。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怕髒或其他原因去阻止或打擾他們,因為他們正在通過這樣的行為,探索和發展著自己的觸覺和視覺能力,並積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如果你忽然打斷,便是硬生生將他們與這個生機勃勃的世界進行了隔離,扼殺了他們的好奇和興趣,阻礙了他們觸覺、視覺以及手部精細等多種能力的發展。

自我意識關鍵期

當然了,一歲多的孩子,一邊在努力認識著外面的世界,一邊也在努力向內認識著自我,所以大約在一歲半左右,他還會進入又一個新的關鍵期——自我意識關鍵期。

說到意識,孩子剛出的時候,意識其實是混沌的,與萬物渾然一體的。只是在隨後的成長過程中,他才逐漸從這個汪洋大海中脫離了出來,實現了發現自我和分離自我的結果,但是,分離是一個十分龐大,十分系統的工程,一歲多的自我意識關鍵期,只是其中一個開端而已,在後面的成長中,孩子還將實現更徹底的自我與世界的分離,產生真正的自我!那麼,就目前而言,在這個自我意識關鍵期內,孩子都會有哪些表現?父母的教育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和要點呢?

自我意識關鍵期最常見表現就是,孩子開始認識到“我”與外界的區別,有意識區分“我的”和“你的”之間的界限。我們會發現,孩子好像突然從某一天開始,不再像以前那樣,大人說什麼都聽,說什麼都點頭答應,而是開始說“不”,開始表達“我”的想法,“我”的意志,開始意識到哪些行為可以“我”來決定。甚至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表現出來一副“以自我為中心”的樣子。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原來好好地,挺聽話的,現在怎麼變得這麼不聽話,於是十分氣惱,甚至還對他發火。要知道,其實這是孩子在長大,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發展,是他們逐步建立自信和發展獨立的重要前提,家長應該正確理解並尊重他們,讓他們自然順利的度過這個時期。

比如,當孩子總是說“不”,喝水嗎?不;去廁所嗎?不。其實,那個時候他不是真的不吃飯、不喝水、不去廁所,相反,你給他飯,他照樣吃,但他嘴裡依然說“不”。因為他在通過這種表達,來建立“我”的概念,來表明“我”和你是有差別的。所以,此時家長就不要和他太較真,責怪他胡言亂語,甚至氣急敗壞的說不再管他。又比如,當他們打人或咬人的時候,家長要了解,他們此時的“打人”或者“咬人”,與惡意主觀傷害無關,他們並不是要表達打人或咬人的意思,而是“排除”的意思,他們認為“我”不同意你,你所做的“我”不高興,“我”不願意,“我”和“你”不一樣,所以我就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巴咬你來“排除你”。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正確引導,讓孩子明白可以通過其他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一段時間(一般在幾個月)之後,這個關鍵期表現就會自然過去。

另外,自我意識關鍵期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表現,就是孩子不願意分享。許多家長會認為這是孩子自私,至少這樣做不是一種美德。其實這與自私、與美德無關。這時孩子已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認知,他要區分這是我的,那是你的。甚至剛進入自我意識關鍵期的孩子,會把自己看到的喜歡的東西都認為是“我的”,這也是孩子剛剛建立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一般情況下,等過了這個時期,在4-5歲的時候,孩子會嘗試著把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交換,我的給你,你的給我,在我與你的交錯中劃分你我的界限。在這樣劃分界限的過程中,孩子為自我儲備心理力量和智慧,從而把自己建構的非常強大。所以,在分享這個事情上,家長大可不必為孩子的“自私”撓頭。換個角度,孩子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東西是否分享,成人不應用自己的道德觀去判斷和要求孩子。

語言關鍵期

雖然面對一兩歲孩子剛剛萌芽的自我意識,家長很容易煩惱,但是,我們敢說,對於同時期孩子在另一方面的成長——語言的萌芽,大家卻必定都是一致的喜悅。

大自然賦予了孩子一種很神奇的能力,讓他們終有一天可以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接突然開口說話,而這個過程,正是語言關鍵期所積攢的力量。也許有些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七八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是不是說明我的孩子語言能力特別好,語言關鍵期提前到來了呢?其實不是的,很多孩子在七八個月大即能發出重複的音節(babamama),並不能說他們已經有了真正的語言,因為他們只是隨意發出的聲音,不信你可以試試,你專門讓他喊爸爸媽媽的時候,他還會喊嗎?所以,真正的語言萌芽基本都是在一歲之後,孩子逐漸能夠聽懂大人的話,同時也逐漸能夠通過簡單的字或詞來表達自己!大概在一歲半,孩子能夠聽懂50個左右的詞彙,並能夠講出10個左右有意義的詞。這是語言關鍵期的開端,也是語言大爆發的開始,此後只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他將掌握超過1500個詞彙,說出的話,別人也能夠聽懂90%以上。

當然,這種理想的語言發育程序,是以家長為孩子提供了合適的語言發展環境,幫他順利度過了語言關鍵期為前提的。如果家長為孩子提供的語言學習環境匱乏,比如全職媽媽或老人帶養孩子,因為忙於家務無暇與孩子溝通交流,或因為疲累,無話可說等原因,長時間把孩子交給“電視保姆”帶養等,導致孩子嚴重缺少模仿學習和主動交流的機會,那麼,在本該語言大爆發的階段,孩子可能就會出現說話晚,不會說話等現象。

另外,家長讓孩子吃流食太多,缺乏咀嚼經驗,以及對孩子過度溺愛,看到孩子一有動作就立馬代替他說話,讓他只需要點頭搖頭就能獲得滿足等,也都有可能導致孩子的口腔肌肉得不到應有的鍛鍊,致使孩子即使會說話也說不清,說不流利。

這裡還要特別強調一點:前庭是大腦的門檻,所有視聽嗅味觸等感覺系統傳來的訊息都需經過前庭系統的過濾辨識才能最終進入大腦。所以,前庭不足,也很容易導致孩子在語言資訊的過濾、傳遞、理解、判斷等方面出現障礙。而導致前庭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靜坐多,活動少,沒有獲得足量的感覺刺激。因為這屬於深層原因,可能很多家長都不易察覺。然而,不易察覺遠比容易察覺更可怕不是嗎?一旦家長疏忽大意長時間耽誤了孩子,想要再彌補豈不是難上加難?

所以你看,孩子學會說話固然是很可喜的事情,但是孩子學會說話的過程卻並不容易,家長既需要有意通過咀嚼等形式鍛鍊他們的口腔肌肉,又不能忽略前庭方面的隱性因素,缺少必要的前庭鍛鍊(如旋轉、搖晃、震盪等),同時還需要通過塑造豐富的語言環境,與孩子多說多交流,讓孩子獲得模仿學習的物件和主動說話的機會。否則,一旦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語言障礙。

而講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再說一說此階段孩子會出現的又一個關鍵期——模仿關鍵期了。

模仿關鍵期

孩子對語言的模仿,最早的表現就是模仿一個詞或一應一答,重複進行。比如,你起初教他說話的時候,必定經常會重複這樣的模式。你指著一個蘋果說“蘋果”,然後看著你的孩子也會跟著說“蘋果”,你指著桌子說“桌子”,孩子也會跟著說“桌子”......然後,在這樣的重複模仿學習中,他逐漸認識了很多事物,也學會了把語言與這些事物聯絡在一起。

當然,除了語言,孩子也會模仿動作,比如,你把積木壘起來,他也會學著你的樣子去壘積木,你開啟一本書,他也會坐到你旁邊拿著一本書一本正經的看,當然,你要玩手機,他也會爭著搶著要拿你的手機。

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你說什麼,他就說什麼,你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換句話說,你的好的、正面的語言和形象他會學了去,你的不好的,負面的語言和形象他同樣也會一股腦兒學過去。這就提醒各位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謹言慎行,要講文明話,做文明事,要給孩子做好為人處世的好榜樣!

2-3歲孩子的四個關鍵期

一歲之前的孩子,如果語言發展比較早,可能看到街上的車就會高興得手舞足蹈,並邊指邊喊“車、車、車。”這時候你會覺得,“哇!寶寶好厲害!會說‘車’這個字了!“而一歲之後,隨著自我認知的逐漸豐富,以及語言的萌芽,他口中的車又將會變成“大車”、“小車”、“公車”、“消防車”、“警車”等各種不同的具體的巨集觀概念,這時候恐怕你才高興呢!“寶寶真是越來越有本事了!能夠區分這麼多種車”。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兩歲之後的孩子,像大車、小車這樣的巨集觀概念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他們心智發展的需求,他們需要更多更準確的概念,來實現自我認知感覺和語言的精確配對,於是,概念關鍵期就此到來!還是以車為例,此時他可能看到車就會問”媽媽,這是什麼牌子的車?“、”爸爸,這個跑車叫什麼名字?“當你告訴他之後,他可能還會圍著那輛車一邊細細觀察一邊嘴裡唸叨,”哦!原來這就是****車啊!”就是這樣,兩歲多的孩子,對概念特別痴迷,只要是他感興趣的東西,他都會不惜一切反覆詢問求證,最終在自己腦海裡建立起越來越多的,正確的概念。

所以,對於孩子的反覆詢問,希望家長不要覺得厭煩,更不要嫌孩子太過聒噪,相反,孩子一遍一遍地問,你就一遍一遍耐心地告訴他正確答案,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他內心的渴求,幫助他順利度過概念關鍵期,豐富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除了概念關鍵期,兩三歲的孩子,還會經歷另外三個關鍵期:秩序關鍵期,審美關鍵期和社會規範關鍵期

秩序關鍵期

秩序關鍵期是兒童重要的關鍵期之一,這個關鍵期內的孩子,急切地需要並保護著一個精確且有秩序的環境。如果秩序被破壞,他會大哭大鬧,而秩序一旦恢復,他又會恢復平靜。為了維護秩序,他會經常說“不”,甚至十分執拗地要求重新再來。比如,如果每天你和孩子回家都是走得小花園右邊這條路,某一天你突然帶著他走了左邊那條路,那麼,他可能就會大哭大鬧,或強烈要求再倒回去,然後還是從右邊的小路走回家。

作為家長,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小事,至於嗎?但是,作為秩序關鍵期內的孩子,他一定會非常明確地告訴你,至於,非常至於!因為只有這樣有秩序的外在環境才能漸漸讓他獲得內心的安全感,幫助他逐漸形成內在的秩序,也就是實現知覺歸類。什麼叫知覺歸類呢?也就是孩子將所看到的歸為一類,聽到的歸為一類,摸到的歸為一類,聞到的歸為一類,嚐到的歸為一類......當他發展了所有的感官後,才會從對感覺的認識上升到對知覺的認識,從而最終形成智慧!這樣,孩子對外部世界才會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認知!

所以,當孩子的秩序關鍵期到來時,當他為了維護秩序表現得非常“固執”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學會溫柔對待,認真尊重他的這一正常生命現象。如果很不巧的,你無意中破壞了他的秩序,換來了他的“無理取鬧”,也不要怒髮衝冠,相反,安靜地陪伴孩子,允許孩子把惱怒哭出來,或通過其他任何形式發洩出來,讓他學會慢慢接納既定的事實,並允許他重新去建造他想要的秩序。

總而言之,家長一定要記住:正是對秩序的追求,使得孩子開始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每個位置上的事物,從而逐漸達到自身與環境的融合。因此,面對秩序關鍵期內的孩子,最好的做法,就是什麼都不做,並允許他做自己想做!

審美關鍵期

比秩序更高的追求就是對美的追求,兩三歲的孩子,還常常要求食物必須是完整的,廁所必須是乾淨的,蘋果必須是光亮和最大的,衣釦必須是一個都不能少的......這是因為,他們還在經歷另一個關鍵期——審美關鍵期。

孩子之所以會經歷審美關鍵期,是因為他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祕密——完整的東西才是完美的。因為吃維繫著孩子的生命,所以這個祕密的發現,也來自於吃東西的經歷:蘋果是否光潔紅潤?薯條是否是完整的一根?香蕉是否還包著皮?倘若有任何一點瑕疵或缺陷,那這個東西就絕對入不了他的眼。甚至在一盤蘋果中,他總是能快速地挑選出最大最好的那個,因為對他來說,吃掉一個有斑點的蘋果,就等於是把不完美吃到了自己的身體裡,這樣自己也會變得不完美。

繼吃之後,孩子審美的注意力還會逐漸轉移到他所使用的東西上,你會看到他為追求完美而表現出更加變本加厲的誇張和執拗。比如,紙張不能有豁口,不能被摺疊,不然就扔掉;一筆畫下去如果沒有遂願,這張紙也要扔掉等。再往後,當孩子把高度的審美通過外在事物完善之後,又會回到自己身上,對自己的身體以及與自己有關的事物產生強烈興趣,比如,痴迷於穿白紗裙,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樂此不彼,喜歡踩媽媽的高跟鞋,即使拖著那相對十分巨大的鞋子連邁步都很艱難。

正是在這樣一連串的嘗試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審美”,而孩子此時構建的審美,日後又將發展成為他們最終的道德品質。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有公德心的好公民,那就從他的審美關鍵期開始,給予他充分的嘗試和體驗“美”的機會,給予他正確的行為習慣的引導,幫助他從小就構建起正確美好的內在審美!

社會規範關鍵期

隨著語言和自身各項能力的提升,兩歲之後的孩子,還會變的越來越喜歡結交朋友,越來越喜歡參與群體活動,這說明,他的社會性正在一點點被激發,他已經逐漸進入了社會規範的關鍵期。

社會規範關鍵期大約會從兩歲半一直持續到四歲,在此期間,家長以及幼兒園的老師如果能夠注重對他們進行社會規則、以及日常禮節等方面的教養,將更有利於他們學會在將來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以及與他人輕鬆交往。

所以,建議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一定不要以忙碌,或擔心孩子的安全,或擔心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會受欺負或鬧矛盾等為由,禁錮孩子的行動,阻止孩子與更多小朋友一起玩耍。相反,希望大家一定要儘可能多地帶孩子走出家門,並放開雙手讓他去與更多的小夥伴打交道,讓他在與同齡孩子的摩擦碰撞中漸漸學會如何成為一個社會人的訣竅。

再說了,一般孩子在三歲左右就會進入幼兒園,如果家長不提前讓孩子多多與其他小朋友接觸,那麼,等他猛然離開家庭環境,進入幼兒園的大環境時,豈不是很難適應?難道你願意到那時,再抱怨孩子愛哭,粘人,再因為孩子的分離焦慮而焦頭爛額嗎?所以,真正聰明的家長,都是有先見之明的家長,都是能夠提前做好正確優質的教育工作,幫助孩子一路健康成長的家長!所以,請大家一定抓好孩子的社會規範關鍵期,趁早培養孩子的社會性,以便他們日後能夠順利入園,順利入學,以及順利進入社會!

3-4歲孩子的十二項關鍵期

三四歲的孩子,一方面還在延續之前已有的部分關鍵期,一方面又產生了大量新的關鍵期。所以,3-4這個年齡段可謂是能力大爆發的關鍵時間段,也是父母幫助孩子快速提升能力的重要時間段,如果家長能夠引導教育得當,必然能夠幫助孩子獲得長足的進步,相反的,如果家長忽略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各個關鍵期的重要性,沒有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有利於他們順利度過關鍵期的成長環境,必然也會造成孩子在能力上的缺失與不足!

執拗關鍵期

前面我們講到秩序關鍵期,孩子在秩序關鍵期內會形成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有成人破壞了他的“秩序”,他首先會表現出不安、焦慮和哭鬧,進而還有可能會在語言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對抗,令人感覺他很“任性”或是很“胡鬧”,而孩子的這種狀態,我們用一個比較恰當的詞語來形容就是——執拗!

沒錯,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對“秩序”的維護上升到意識層面的時候,他的秩序關鍵期就正式到來了!具體的到來時間一般在三到四歲之間,也有些孩子可能在未到三歲就提前進入。而具體的表現則是,他們事事都必須要依著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很大的脾氣甚至大哭大鬧。比如,和大人一起上樓梯,大人不能先上,否則即使你退回來他也不滿意,繼續扯著嗓子大哭,又比如,吃糖時他必須要自己剝糖紙,如果你好心好意替他剝,他可能要麼憤怒地扔掉,重拿一顆,要麼躺地上打滾,你再給他他也不要了!

對於這些不肯變通,固執到不可理喻的孩子,如果家長失去耐心,大聲的吵他們,很容易激發起他們更強烈的對抗,所以,老嶽的建議是,家長最好能在發現“得罪”孩子的時候及時態度良好地承認錯誤,尋求孩子的原諒。其實孩子都是很善良的,只要你足夠真誠,他們即使很憤怒,壞情緒也是會很快過去的!當然,避免衝突最好的辦法還是家長平日裡細心觀察,不去觸碰孩子的逆鱗,謹慎地協助孩子維護好自己的秩序,從而最終幫助他們慢慢地,順利地度過執拗關鍵期!

壘高關鍵期

三四歲的孩子喜歡把物體壘高,推倒,再壘高,再推倒,並在重複壘高的過程中細心觀察,這是因為他們進入了壘高關鍵期,正在通過這樣的行為建立三維空間的感覺。而我們都知道,空間感,關乎著孩子日後對環境的空間方向感,對自己身體的策略、對動作的計劃能力,以及在認知學習過程中的空間想象力等多個方面,所以,建議家長在此階段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表現,當發現孩子對壘高產生興趣時,抓住機會,多給他提供一些可用於壘高的玩具,多帶他玩一些有關壘高的遊戲,以幫助他更好地建立三維空間的感覺。

塗鴉關鍵期、螺旋狀關鍵期

三到四歲還是孩子的塗鴉關鍵期,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喜歡塗色、塗鴉、亂寫亂畫(比如畫一些不規則的梨形、圓形、以及螺旋形等簡單的形狀)。只要給他一支筆,那麼,任何他能接觸到的地方都會成為他的畫布。家長常常為此煩惱,因為原本潔白的牆面上總是會被孩子毫不留情地畫上無數條曲折蜿蜒的線條,嚴重影響美觀。甚至有些急脾氣的家長看到孩子的傑作會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朝孩子的小屁股打下去。但是老嶽不得不提醒你,牆壁髒了可以再刷,但是孩子的塗鴉關鍵期錯過了可就再也沒有了。並且,在家長眼中的亂寫亂畫,實則正是孩子釋放藝術天性,以及學習運筆,鍛鍊手部控制力,為日後書寫打基礎的重要過程,所以,請各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哦!

語言關鍵期

三歲多的孩子語言關鍵期依然在持續,此時他們基本已經掌握1000多個詞彙,能夠說出姓名,性別,還會唱簡單的兒歌,說簡單的句子。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更加關注整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並喜歡重複和模仿其他人說話,所以,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不要再延續以往隨意說話的方式,相反,請注重語言本身的準確和風趣,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時刻牢記孩子對詞語的使用和解釋,都是在模仿成人!當你用簡明準確有趣的語言跟他交流的時候,他的表達也一定會變得簡明準確和有趣!

詛咒關鍵期

伴隨著語言的快速發展,孩子會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語言的力量,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就是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比如“打你”“你滾蛋”等,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會進入詛咒關鍵期。而且大人反應越強烈,越制止,他就越喜歡說,因為他們正在試探這些語言的作用。所以,如果家長希望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關鍵期,不要養成說髒話的習慣,最好的辦法並不是斥責和制止,而是忽視和冷處理,當孩子漸漸發覺說髒話並不怎麼好玩,沒什麼意思的時候,自然而然也就不會再說了!

完美關鍵期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當然也是孩子的天性,而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還會從審美關鍵期過度到完美關鍵期。他們會從要求食物完整發展到對所有使用的用具、事物都追求完美,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錯。也許在成人眼裡這樣的追求太過苛刻,但對孩子來說,完美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最終將帶領他們走向更加豐富和深入的精神世界。從此,他們的心中才會逐漸產生“標準”、“規則”、“和諧”。所以,當你的孩子在某段時間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的時候,不要嫌他們煩,相反,理解他們細膩的小心思,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關鍵期,不久之後,隨著認知的發展,他們將既能夠慢慢接受殘缺的美,又已在心中留下對完美事物、對規範事物的感覺,對美的理解正確而充實!

剪、貼、塗的關鍵期

三歲之後,隨著手的功能逐漸完善,孩子還會進入剪、貼、塗的關鍵期。此時,請家長一定要抓住好機會,充分給予孩子進行剪、貼、塗等手工活動的條件,讓他們多多練習對雙手的使用,以達到提升他們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的目的,為他們日後的書寫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藏、佔有慾的關鍵期

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髮展,孩子的藏、佔有慾關鍵期也會慢慢到來。尤其是三歲之後的孩子,開始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佔有、支配自己物品的快樂。同時,物品的交換也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的人際交往活動將真正拉開序幕。所以,當你面對霸道,佔有慾強烈的三歲小孩兒時,老嶽建議你最好還是多多“配合”為妙。再說了,這個關鍵期其實真的很短,順利的話,大概兩三週就會過去,

邏輯思維關鍵期

三四歲的孩子往往還會變成“十萬個為什麼”。

為什麼生病要吃藥?

為什麼你可以跳那麼高?

為什麼他哭了?

......

這是因為,他們進入了“邏輯思維”關鍵期,他們要通過不斷問“為什麼”,甚至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方式,來探索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所以,當孩子問你的時候,請一定做出正確、簡明的解答。當然,對很多家長來說,孩子那些稀奇古怪的追問,有時候自己還真是回答不上來,那麼,回答不上來就置之不理,或者訓導孩子不要瞎問嗎?不可以的,答不出來,就如實告訴孩子,並和孩子一起尋找獲得正確答案的途徑,直到幫助孩子找到答案為止!

延續秩序關鍵期

三歲之後,孩子對秩序的維護從具體的生活的秩序延伸到了心理的秩序,他們在自己的內心裡形成了內在的秩序感,並喜歡遵守這份秩序,比如,當他看到小朋友a拿了小朋友b的玩具時,他會打抱不平,因為他覺得玩具應該是b的而不是a的,a拿了b的東西就是不對的。顯然,這樣的正直是一種難得的美好品德,如果一直延續下去,將促使他們將來成為一個講文明,有道德的社會好公民,可是,相反的,如果大人對他們這種正義嗤之以鼻或不以為然,或依靠自己的權威要求他們不要多管閒事,那麼,孩子內在的秩序就會被打亂,甚至被權威所代替,慢慢的,他們還會變得怕家長,怕老師,怕學校,而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意志。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幼兒園的老師,都應該學會尊重孩子對秩序的執著與維護,因為,這最終將反應出我們整個民族的素質和文明!

人際關係關鍵期

三四歲孩子在人際關係關鍵期內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喜歡一對一的交換食物和玩具,他們的交換,也許在家長眼裡並不等值,很多時候可能還會吃大虧,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會用自己昂貴的變形金剛,換幼兒園小朋友的一輛廉價玩具車。但是,老嶽的建議是,不管孩子吃多大的虧,作為家長,最好都不要去強硬地干涉孩子的行為,你要相信孩子自己在內心裡對物品所估量的價值,也要尊重孩子對物品的所有權。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漸漸明白:

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自己的東西給不給別人自己說了算,拿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徵求對方的同意......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漸漸掌握人際交往的原則,並認真遵循這些原則。否則,如果你強硬地要求孩子去把東西換過來,既會傷害他們幼小的自尊心,又會破壞他們內在原則和秩序的建立,妨礙他們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

當然,如果孩子比較自私,不願意與別的小朋友交換玩具或分享玩具,家長也同樣不能強硬的去幹涉他,可以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學會尊重別人的拒絕,以保護孩子的物權意識。

總而言之,三四歲的孩子,基本都已經進入幼兒園的集體環境,他們不僅需要快速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以適應這個複雜的“小社會”,而且也需要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更好地融入其中,所以,家長千萬不要以為終於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了,就不用再操心了!千萬牢記,只有你與老師一起,做好家園共育工作,幫助他順利度過各個關鍵期,才能真正為他打好人生的基礎!

4-5歲孩子的十一項關鍵期

我們已經知道,關鍵期現象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範圍內,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的現象。處在某個關鍵期內的孩子,不需要任何特定的理由就會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並且不厭其煩地重複,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那麼,四五歲的孩子又會出現哪些關鍵期現象,他們又會有哪些典型的關鍵期行為,而家長又該如何利用這些行為教育他們更好地成長呢?

出生關鍵期

四五歲的孩子不管是在家裡面對爸爸媽媽,還是在幼兒園裡面對老師,都喜歡問同一個問題“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並且還是一遍又一遍重複不停的問,這是因為,他們的出生關鍵期到來了。那麼,面對這個成年人普遍感覺有些尷尬的問題,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是開玩笑說“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你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還是黑著臉說,“小孩子家,問這個幹嘛,長大你就知道了!”還是絞盡腦汁想出各種比喻,比如說“爸爸在媽媽肚子裡種了棵種子,然後發芽、成熟,你就出來了!”等等。

如果你的回答是以上兩種,那麼,老嶽不得不批評你,因為,打聽自己的出生,是每個孩子建立自己安全感最早的來源,當你以極不負責任的態度回答,甚至規避回答時,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就會受到傷害,即便將來他長大了,知道了你是開玩笑或不好意思回答,可他潛意識中的傷害也依然很難消除。所以,多用一點心,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比喻、擬人等形式)告訴他真相,或者實在不行找來百科全書,將生命形成的全部過程科學地講給孩子聽也可以。

情感關鍵期

按理說,四五歲的孩子應該基本上已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並且也可以理解並接納和媽媽的分離了。但實際情況卻是:在這個關鍵期的孩子好像忽然變小了,而且在情感上很脆弱。這不但表現在為一點點小事都會哭得很傷心,而且也表現在不能和媽媽分離。許多媽媽都說這個時候孩子一下子變得很粘人,並且會關注別人是否愛他,對父母的情緒反應非常敏感。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只是在透過外在形式上的“退縮”而去獲得更多的愛和關注。因為這時的他們,正在為下一個階段要面對外面的世界而積蓄能量。所以,當孩子問你愛不愛他,和愛他有多深的時候,不要覺得他人小鬼大很搞笑,相反,認真地告訴他,你愛他,你很愛很愛他,你愛他就像大海一樣深沉,如此,他的內心才能安定,他才能夠心滿意足歡歡喜喜地回望周圍的世界。

人際關係關鍵期

雖然在四歲之前,孩子們已經通過交換食物和玩具,感受到了交朋友的樂趣,但是,直到四歲多五歲的時候,他才漸漸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同,彼此關愛,相互理解和相互傾聽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的階段,上升到了尋找相同情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的階段,從和許多小朋友玩的階段,上升到了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的階段。這個階段,孩子開始真正經歷人際交往的全過程,而這種交往智慧實則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學會適當放手,只要不是特別嚴重,就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讓他自己處理問題。讓他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順利度過人際關係關鍵期,抵達下一個關鍵期。

婚姻關鍵期

在人際關係關鍵期後,孩子便真正展開了婚姻的關鍵期。最早的時候孩子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之後,他們就會“愛上”自己的老師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歲左右,他們才會“愛上”一個小夥伴,比如只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而且經常在一起玩,產生矛盾時也不願意讓其他人干預等等。總之,他們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面對這些喜歡“談婚論嫁”的小大人,家長不要覺得這個現象不好,然後直接粗暴的制止。相反,抓住這個為孩子建立正確婚姻觀念的機會,幫助他們建立更好的愛的觀念和豐富的情緒才是更正確的選擇。

審美關鍵期

和上一個年齡段不同,孩子們這個時期的審美是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了濃厚興趣。

幼兒園的孩子到了審美關鍵期時總是喜歡化妝。當然,在成人眼裡這些“妝”化得很離譜,但是這些女孩子們總是熱情不減,並且總在所有人面前走來走去展示,直到得到誇獎之後,她們才會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轉身又會到別的老師面前展示。除了化妝,女孩子還喜歡漂亮的裙子和鞋子,並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著和打扮。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時,我們無需對美做任何評判。

身份確認關鍵期

在成人眼裡,童年是夢想的時代,但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那夢想其實就是真實。“我是警察”、“我是霸王龍”、“我是小錫兵”、“我是白雪公主”......孩子們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身份。這種現象是因為他們開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偶像。在幼兒園裡,經常有穿著白雪公主服裝的小朋友,你必須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應你。孩子在這個身份確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開始透過自己的偶像來表達自己。家長要學會尊重和讚美孩子,幫助孩子更好地內化這些偶像人物背後的人格特徵,比如公主的高貴,龍的力量,超人的神器,機器人的變化等,而這些被孩子內化在自己生命中的特徵,最終也將成為他們自我創造的特徵。

性別關鍵期

這時的孩子最重視的就是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間,他們一定要跟著去,原因是想觀察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對身體的探索和認識來自於觀察,成人在給孩子解釋時,態度必須客觀和科學,就如同認識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樣。當然百科全書這時是最好的工具了。

數學概念關鍵期

孩子到了4歲多時,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這是孩子數學智慧的最初發展,家長應該抓住這個時期,當孩子對數名感興趣的時候,趁機教他學數數,當他對數的書寫感興趣的時候,給他一支筆,教他寫數字,當他對數的序列感興趣的時候,帶他玩一些數字排序的遊戲,但是一定要注意,孩子不感興趣,也不要過分強迫,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慢慢掌握數的概念,同時也不容易出現厭學情緒。

認字(符號)關鍵期

四五歲的孩子有一段時間會對識字、拼讀、認識符號感興趣,特別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現自己名字裡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這是因為他們進入了認字關鍵期。此時,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不過要注意,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巨集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畫,也達不到書寫的程度。家長不要一看孩子對文字感興趣就開始大量要求他接受認知性學習,因為這樣很容易適得其反,令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不利於日後更長遠的發展。

繪畫和音樂關鍵期

繪畫和音樂是人生來就有的智慧。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塗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而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音樂是人類的語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階的藝術欣賞能力。所以,在這個關鍵期的發展上,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音樂和繪畫環境就可以幫助他們順利發展了。

5-6歲孩子的六項關鍵期

5到6歲,是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最後一年,這一年,他們不但會延續之前的一部分舊的關鍵期,同時也會產生一部分新的關鍵期。作為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學齡前的最後階段,為孩子即將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充足的準備。接下來,老嶽就繼續為大家介紹5-6歲孩子的六項關鍵期

婚姻關鍵期

5歲以後的這個婚姻關鍵期是四到五歲婚姻關鍵期的延續。這個時候的孩子選擇夥伴的傾向性變得更加明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經過多次討論,以及在真實的場合通過“過家家”或“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的頻繁使用,已經逐漸知道了一些簡單的婚姻規則,比如,只有相愛的人才能結婚,男的應該和女的結婚等。

這些正確的婚姻觀念是他們未來婚姻生活幸福美滿的前提和關鍵,所以,作為家長一定不要一看到孩子們湊在一起過家家,說什麼“我愛你”,“我要和你結婚”,“我要嫁給***”等,就著急害怕,擔心他們太早熟。相反,淡然地看待他們正在經歷的異性朋友關鍵期,正確地引導他們確立正確的婚姻觀念,比如,告訴他們我們國家是一夫一妻制,所以一個人只能選另外一個人結婚等,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度過婚姻關鍵期,到了小學,中學階段,他們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才會理性、客觀、包容。反之,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等他們的青春期到來時,因為生理的原因再去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的心智可能就會變得比較混亂了。

書寫關鍵期

四五歲的孩子對認識符號、書寫符號(文字、拼音、偏旁部首)開始產生興趣。五歲之後,書寫的慾望會變得更加強烈,書寫關鍵期由此正式到來。

這時候,書寫,就像是儲存在人的基因當中終於找到了表達的機會一樣。開始深深吸引住孩子,不斷促使孩子高度專注和持續不斷的書寫。孩子在書寫的過程中,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樂趣,就如同去放風箏時一樣的自由和快樂。這就是書寫關鍵期的神奇之處,讓孩子自發地把書寫學習當成了生活。

家長在孩子的這個關鍵期,首先應該特別注重使用實物教學,也就是用孩子認識的事物來教他們認識相關的文字,比如孩子喜歡的食品、玩具等,把文字製作成字卡讓孩子和實際的物品配對,這樣,孩子就能夠避免用記憶去死記硬背文字,能夠真正將抽象的符號和現實的實物結合起來,讓學習到的文字變得有意義。然後書寫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在書寫符號之前,一定要讓他先觸控符號。比如,一些幼兒園裡會使用砂紙符號(文字、拼音、偏旁部首)卡這樣的教具,為的就是讓孩子先觸控符號以產生感覺,然後再臨摹書寫,通過這樣的實際體驗過程,孩子才能非常順利地度過並且發展書寫關鍵期,基本上在入學之前,掌握符號的書寫。

數學邏輯關鍵期

數學,是每個孩子在學齡期都要學習的科目,而且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每個人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能力,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那麼,數學能力的培養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從小學開始學習數學這個科目的時候才開始嗎?當然不可以,在兒童成長的早期,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比如,當孩子剛開始對數字感興趣的時候,教他認識數字,在他對數字推理的活動感興趣的時候,引導他進行簡單的數學推理活動,像問一問他“6樓下水道的水會流到5樓,5樓下水道的水又會流到哪裡呢?”等等。

而到了五六歲的數學邏輯關鍵期,家長更是要從生活中不斷強化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比如,教他認識鐘錶,辨認時間;教他認識貨幣,了解錢幣的幣值與用途,甚至可以協助他自己計算花錢買東西;教他進行簡單的測量,像用量杯測量水量,用繩子測量距離等。幫助孩子學會藉助實物不斷理解和掌握越來越複雜的數學邏輯關係。但是切記,萬萬不要單純地,乾巴巴地教孩子數123或不斷地要求孩子回答1+2=?這樣枯燥無味的數學計算題。因為一來孩子很難理解,二來,也有可能導致他們因不會而產生厭學情緒,將來對數學學習產生抗拒。

社會性行為關鍵期

伴隨著在幼兒園裡經歷了兩年左右的群體生活,五六歲孩子的社會性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他們不知不覺間就進入了社會性行為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內,你會發現他們渴望更多的認識社會,渴望更多的了解社會規則,渴望更多的學習社會行為,渴望更直接體會社會性情感......

他們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組成一個非常溫馨和諧平等的團隊,一起玩耍遊戲或進行某項活動。在團體互動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去說服別人實現這個想法。並且,即使自己的想法沒有被群體採納,他在群體中依然堅持獨自去實現也沒有人會反對,當然,也有可能他會很自然地放棄自己的想法去順應群體的想法。同時,在一個遊戲中,不同的時間還會出現不同的類似於領導的人物,這完全要看這一環節中誰的想法被大家都認可。想法被認可的人會暫時用自己的想法來指揮大家,但是,這時候群體中並不會有強者和弱者的感受,不管是年齡大還是年齡小,沒有人會長期處於弱勢地位,也沒有人會長期處於強勢地位。

對於孩子之間這樣的群體氛圍,作為成人千萬不要以上帝自居去幹涉他們,因為孩子們這樣的群體正是人類最理想的群體,是真正的民主化群體,只有在這樣的群體中,孩子才能獲得良好的社會效能力的發展。反之,孩子缺乏這種群體生活的體驗,很有可能會逐漸變成需要幫助的孩子。

動植物、實驗、收集關鍵期

五六歲的孩子,開始熱烈的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他們對自然界的探索興趣和敏感度已經遠遠高於物質界。因為,他們進入了動植物、實驗、收集的關鍵期。

說到對動植物的興趣,很多人可能立馬就會想到達爾文。是啊,達爾文小時候特別喜歡觀察小蟲子,小動物和植物,甚至因此還影響了學習成績受到了父親的批評。但是也正因為他從小與自然界建立了親密的關係,才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才讓他成為了偉大的生物學家。

雖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成為達爾文,但是,在孩子五歲左右,當他們對自然界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的時候,家長和幼兒園老師都積極地為他們提供在生活中、自然中學習觀察的機會,讓孩子儘可能多的同自然產生聯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探索大自然所學到的寶貴經驗和豐富知識,可是任何書本上都很難學到的!

延續交往關鍵期

五歲以前,孩子們交往的特徵常常是一對一,通過交換物品、食物、玩具進行,往往矛盾不斷,但容易流淚解決問題的同時又容易重新和好。這段時間的交往對人的一生實在太重要了。在自由中,孩子們平等的交往著,學會了承受、判斷,如何說話,如何把握他人的心理,如何找到感覺。當然,也正是有了這些基礎,五歲以後,他們才會順利結束一對一的交往,進入三四人一組的交往中,並且在朋友的選擇上有了明顯的精神傾向,也基本上結束了以交換為目的的交友方式,也就是進入延續交往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內,孩子們常常三個一群,五個一團,在小團隊中彼此認同,相互學習,形成一種愉快、默契的合作關係,這將奠定他們人際智慧發展的良好基礎。所以,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的教育只需掌握三個字——“不干涉”即可。讓孩子自由交往,自由成長!

以上每一個關鍵期,如果家長能夠好好把握,必能事半功倍,幫助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反之,如果因為家長的無知或無視,導致孩子錯過了這些關鍵期,那麼,缺什麼就得補什麼,孩子日後,依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實現自我彌補,把生命本能所需要的這些刺激都一一找回來。但是,孩子六歲之後就要進入小學,又有非常多新的挑戰需要應對,如此一來,你說孩子累不累?

- The End -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多大能“聽懂”父母的話?這個年齡,被很多父母都“輕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