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好奇是很多知識、發現、發明與創意的基礎,但是人們對好奇心的認識,其實充滿了迷思。哈佛教育研究所提出常見的誤解,以及如何教出「夠好奇又不會太好奇」的好奇寶寶。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黃敦晴

許多研究發現,好奇心是孩子學習、發揮創意、與思考、解決問題、探究式學習的重要基礎,更有不少坊間資源要求可以培養、強化孩子的好奇心。

不過,哈佛教育研究所的一篇文章指出,關於好奇心,很多人都想錯了。

這篇文章引述哈佛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伯納維茲(Elizabeth Bonawitz)長年研究兒童發展與認知、學習的經驗,提醒大家關於好奇心的3個迷思,以及如何突破迷思、教出「剛剛好」好奇的孩子。

迷思一、培養好奇心?

事實:沒有科學證明,人們可以培養或促進好奇心這個特質

其實,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是對資訊的一種自然反應,就像人們會覺得飢餓、口渴一樣。我們不會把一個人的天性變得更飢餓或口渴,但知道在哪些情況下,人們會餓、會渴。

所以,我們無法把一個人變成更好奇的人,但是可以製造環境或機會,讓孩子對周遭的資訊產生好奇的反應,開啟新的學習或探索。

例如,留意孩子發現自己不明白、或覺得有問題的地方,適時引導。

像是孩子在發現事實與預期、想象的不同時,就可以引導、鼓勵他們找答案,瞭解為什麼有這樣的差距,這就是激發好奇心的機會。

此外,過去的研究發現,當孩子發現自己對事物的解釋或認識不足時,會想要找更多的資訊解疑。

這就是蘋果計算機創辦人賈伯斯所形容「求知若渴」的時刻,父母可以把握、支援孩子這樣的意念與行為。

更進一步,也可以請孩子在問問題時,對事情提出假設,自己去驗證、探索答案,自然而然走完一趟好奇心的操練。

迷思二、衡量好奇心?

事實:我們量不出孩子有多好奇、或有沒有變成更好奇的人,但可以從孩子的行為找到他是否好奇的證據,以此鼓勵他滿足好奇的行為。

好奇心既然是一種像是飢餓感覺的本能,就能理解,我們很難衡量孩子有多好奇,就像很難衡量他有多餓,但可以觀察他前、後吃了多少東西。

伯納維茲也從行為面提出一些師長可以判斷孩子好奇與否的方式。

首先,大人可以自己示範好奇的行為,像是表達對身邊的事物感興趣、問問題、找答案,讓孩子知道這是會被肯定的事情。

接下來,就可以鼓勵孩子,他們若有同樣的想法,也可以這麼做,表現出來。

因為孩子常沒有信心可以完成這樣的歷程,不敢輕易表達想要了解什麼的想法,或不敢展現好奇、探索的行為。

幫助孩子架構、讓他們願意表達問題、找答案,不但可以建立他們的信心,還可以讓他們學會獨立與解決問題。

伯納維茲也提醒,有時孩子會覺得可能沒有時間問問題與找答案,或是認為一直問問題會討人厭。

大人要降低孩子表達與滿足好奇的障礙,讓他們知道,在學校與家裡,都是很安全可以問問題的地方。

迷思三、愈好奇愈好?

事實:發揮好奇心也需要適當的導引

孩子餓了、渴了的時候,不能隨便亂吃、亂喝。所以好奇的時候,想滿足好奇心的過程,也需要被導引。

比較常見的是,因為太急著知道或是滿心想要解決一個問題,而陷入一個有限的範圍,忽略了其他有用的新資訊,或是其他重要的事。

實際上,孩子的腦部也還一直在發育,所以孩子需要大人幫助他們判斷、決定哪些資訊、做法是合適的。

這是個不斷累積的過程,大人要教孩子怎麼在不同的資訊和需要間求平衡。

例如,是要繼續無窮盡地找答案,還是判斷自己的時間、資源有限,在何時可以先暫停,看看手上有的資訊與結果再說。

尤其,如果好奇心帶孩子走太遠、或走偏了,甚至影響其他應該做的事情,就要教他學習設定合適的目標和判斷利弊得失。

經過不斷的演練後,孩子也會打下從誘發好奇心到自主學習的好基礎。

看更多: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今天來誇誇橙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