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因為各種原因,父母可能無法完全參與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

尤其是孩子小時候,父母工作不穩定或還在上升期,養育孩子的重任總在家裡的長輩身上。

我們知道50年代、60年代的我們的父母,經歷過物質匱乏、情感匱乏、精神匱乏。

他們也許很早就喪失了孩子的身份,開始承擔家庭重任。

大一點的孩子,要照顧小一點的孩子;

為了供家裡的哥哥上學,姐姐和妹妹紛紛放棄學業回家務農……

他們的父母很少考慮到他們缺不缺愛——即便你現在同你父母說:小孩子需要我們每天的親吻和擁抱。

他們可能會不屑地迴應你:矯揉造作、大驚小怪。

再有,父母小時候全家都忙著生計。他們覺得能吃飽飯就是人生之幸。

於是在養育孩子上,他們只在乎孩子是不是“吃飽穿暖”。

很難體會到“情感飢渴”是什麼。

兩代人的養育方式

或許你會質疑:他們應該對“情感飢渴”體會最深刻啊!

不。有一種認知,是認知的最底層: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如果你的父母不能與時俱進、也不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學習和接受新事物,那麼他們很可能頑固地對照自己的生活經歷來養育孩子。

那個年代,他們也許吃不飽穿不暖。於是他們帶孩子的時候會不停地餵飯孩子吃,每天魚肉蛋奶,孩子吃得越多越好。

衣服也總要穿得厚厚的。現在不是“媽媽叫你回家穿秋褲”而是“奶奶叫你回家穿秋褲”“有一種冷,是外婆覺得你冷”了。

還有,80、90後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深刻體驗到小時候的“寵溺”給我們成年生活帶來的種種弊端。

那些個當代“巨嬰”,不都是說的這個年齡段的人麼?

於是到我們養育子女的時候,我們會想讓孩子學著、幫著做點家務。

孩子2歲以後,就會讓孩子去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襪、穿鞋、穿衣、洗臉、刷牙……

可是這個時候,家裡的長輩就會攔在你前面:自己懶,不願意照顧孩子,這麼小的孩子能自己做什麼?

可他們卻時常“炫耀”自己6歲就能做飯了。

你看,自己吃過的苦,絕不讓孩子吃,當初他們養我們的時候就是這麼養的,現在同樣的養育方式也結轉給了我們的下一代。

別說血緣和基因可以遺傳了,教養方式也是代代相傳的呀。

總結一下,50-60年代的我們的父母受特殊時代背景的影響,在養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以下普遍的現象:

第一,自己受過很多苦,就不允許孩子受一丁點苦;

第二,自己嘗過餓和冷的滋味,就永遠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

第三,自己很小就承接起了家庭重擔,就極度對孩子溺愛和嬌慣;

其實還有一點,父母小時候家人都忙於工作和勞作,非常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多時候父母都是“粗暴”養育:吼、叫、打、命令、恐嚇。

這一點,即便是80-90的父母也會犯。但我們和長輩犯的動機不一樣。

有什麼區別呢?

他們小時候就是這樣被”粗暴“對待的,他們覺得這就是愛的表達方式。

在他們那裡愛不是教訓糾正你:不該那樣,應該這樣;就是討好溺愛你:所有事情我來幫你做,你什麼都別管。

因為沒有體驗過愛的正確表達方式,因此自己無法將愛正確地表達出來。

到我們這一代事情就更復雜了一點。

我們接受過比父母更完整的教育,並且獲取知識的渠道非常豐富,我們多多少少會習得一些有價值的育兒方法。

我們會逐漸去領悟和模仿書裡說的和專家建議的育兒方法。

只不過在理論和實踐中,我們時常失衡,只學會理論卻不能好好實踐,或只會照搬形式,沒有深刻的覺悟。

說好正面管教、不吼、不叫的,後來才發覺一切都是隱忍,我們沒有從內心深處接納那些育兒方法,一旦意志力崩塌,一切還是恢復到了原來的樣子。

但還好,我們這一代在覺察、在努力、在學習。

隔代餵養對孩子傷害大

有人說:自己不養孩子就別生孩子,推給父母,還挑三揀四的,太不像話!

但中國目前的發展水平一時半會還達不到人人都能獨自帶娃的程度。

難道非要奮鬥到經理總裁了才有資格生孩子麼?現實是,你可以等,你老婆不能等。

所以,隔代餵養的現象還大規模地存在著。

但隔代養育引發的明戰、暗戰,最終給我們的孩子造成了很大傷害。

這是我們不可迴避的事實。

當你和父母為孩子爭吵或隱忍的時候,那些微妙的氣氛和局面,小孩子會非常敏感地覺察出來,他們會用自己的思想和感覺判斷:我的生活環境是安全的,還是危機四伏的。

我愛的家人,是不是團結和睦;他們是不是用同樣的力量和溫度在守護我……

他們是不是用同樣的愛守護著其他的家庭成員……

他們或許從爺爺奶奶那裡學到了”盡情享受生活“,但又在父母那裡收穫著”被強烈厭惡的感覺“;他們剛從父母那裡獲得自主能力的體驗,馬上又被爺爺奶奶截獲說:一切都不需要自己動手。

他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對,怎麼做才能得到一致地認可和統一地對待?

換做成人,恐怕我們都不好區分和權衡吧。

事實上,在這個五口甚至七、八口之家裡,所有的人都很自由、很個性,唯獨孩子他們承受的愛最多、傷害也最大。

他們怎麼辦?

不如和解

心理學工作者廣目薔薇在她的文章裡表達過這樣的思想:我們的父母其實是”好客體'和‘壞客體“的綜合體,我們在回想自己父母的時候常常因為自己特殊的需求遮蔽和過濾掉父母”好的客體“或是'壞的客體"。

就比如說《你好,李煥英》,如果李煥英真有賈玲說得那麼”無條件地接納“女兒,賈玲為什麼要偽造假的入學通知書呢?

就是因為賈玲對母親的極度思念,她在創作裡過濾和遮蔽掉了”壞“的李煥英,只留下了”好“李煥英,才讓電影裡的母親如此完美。

那麼相反,如果一個人深陷原生家庭的泥沼,他們為了使自己能快速掙脫獲得自由,就粗暴地斬斷和父母的情感連結:否定父母的一切。

他們過濾和遮蔽掉父母”好的客體“,只留下”壞的客體“,被自己猛烈抨擊。

很顯然,這都不能解決本質上的問題。

都不能還原給內心一個真實誠懇的父母的原型。

唯有理解。

其實在文章開頭的部分,我們就已經分析出父母之所以如此養育孩子的原因。

我們都被自己成長的環境所侷限,父母和我們一樣,甚至比我們還要不幸。

所幸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善意的。

當我們覺得和父母無法溝通的時候,也許不是無法溝通,只因為我們沒能理解他們。

如果現實條件不允許我們分開生活,我們必須獲得父母的幫助,為了孩子我們也要勇敢地走出對父母們”理解“和”寬容“的一步。

看到父母”壞的客體“,也看到父母”好的客體”,讓好與壞結合起來,成為一個真切而鮮活的人。

寫在最後

父母是我們生命的緣由和出處。

接納父母的全部,就是接納自己的全部。

認識父母的好與壞,就是認識了自己的根源和起點。

血緣和基因的遺傳無法改變,但養育方式卻可以更迭換代。

對此,你怎麼看呢?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賈玲的《你好,李煥英》,或3個親子關係做得太好,它也能影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