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並常常向身邊的人吐露:“我的孩子總是很膽小”,“我孩子很不自信”,“我孩子遇到事情總是退縮”…

拋開部分孩子天生性格比較內向不說,實際上大多數我們家長所謂的“退縮”、“沒自信”“膽小”等,都和家長日常的語言“引導”有很大關係。

前段時間和先生一起帶著寶貝去公園玩耍,當先生和孩子與另外一群可愛小傢伙正興奮地一起玩著“碰碰車”遊戲時,突然旁邊的一位家長令我印象深刻。

我當時坐在一旁的花壇邊看著孩子們玩,也跟著興奮起來,卻莫名其妙地被“直升機”似的“神秘”語言吸引著注意力。

“你肯定不行的吧”,“你開不了的”,“你做不到的吧”,“你玩得沒他們好”…等等一系列類似語言直戳耳膜。

實在不清楚這個孩子平時所處的語言環境是怎麼樣的。不過可想而知,即使是一個大人長期處於一種被不停否認的語言環境中,也會慢慢自我否認,何況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

《父母的語言》一書的作者達娜·薩斯金德博士表示:“一個正在迅速發育的大腦,會透過聽覺和視覺接收到大量的資訊。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臺機器,父母的言行就是在為孩子創造超級機器的過程。”

可見,父母的語言是多麼重要,當一個孩子每天都被告知“你不行”、“你不能”、“你不夠好”時,他也就慢慢長成了你口中的樣子。

所以,當家長抱怨孩子不夠自信,遇事退縮時,是否該回頭看看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都給到了孩子怎樣的語言環境。

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的心理營養之一有:肯定、欣賞、讚美、認同、求關注,相信真心愛孩子的家長一定可以給到孩子更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在正能量的語言中開出最美的花朵吧!!

3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做個不吼不叫的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