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作者 Darcia F.Narvaez Ph.D

放任嬰兒哭泣(Cry It Out)的育兒理念,其實早在188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醫學領域關於細菌和病毒傳播感染的研究十分火熱,“應該少撫摸嬰兒”的建議也在這個時間段被提出。可以說這是人類最早開始質疑傳統的育嬰模式是否為最佳方案的源頭。

到了20世紀,行為學家約翰·沃森(John Watson,1928)認為心理學應該是一門排除感情因素影響的自然科學。因此,作為當時美國心理學協會的主席,他發起了一場討伐感情的改革運動。

他將行為主義中的機械化正規化套用在育兒過程中,警告所有人過分的母愛會帶來極大的危險。而在20世紀那個科學主義大崛起的時代,大家都相信科學家比母親、奶奶、家人們更懂得如何教養一個孩子。

對孩子的溺愛會導致他們的過度依賴,甚至造成往後人生的失敗這種觀點看起來十分有市場。但問題就在於,當年沃森提出的應該將“愛”剔除出撫養孩子過程的觀點,從未有過實際證據的支援,事實甚至恰恰與此相反。

當時官方出版的一本小冊子上建議:“做母親就是要安靜地抱著孩子,姿勢要能讓孩子平靜下來,當你感受手痠時請馬上停下來”因為“科學撫養產生的有獨立能力的孩子絕不會給成年人帶來不便。”

“小孩到了6個月大就應該被教導到能安安靜靜地坐在嬰兒床上了,否則母親可能需要不斷地分心照看他,這很浪費時間。”

這套理念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一位父母就曾跟我說,她讓自己的孩子遵循“哭泣免疫法”自己入睡,因此她可以“尋回屬於自己的生活”。

照顧一直哭泣的嬰兒確實是很多年輕家長的“噩夢”

得益於現代神經科學的發展,我們現在證實了人類世代養育後代的傳統方式比那些所謂的“行為學家”正確得多了——讓嬰兒感到痛苦是一種可能在他漫長的一生中都將對其造成傷害,並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的做法。

令人作嘔的行為主義理論將嬰兒視為父母生活中的闖入者,並認為這是一種必須通過各種手段加以控制的“入侵行為”,從而使父母獲得解脫,重新擁有自己的自由生活。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理解這種態度與無知。因為在那個時代,隨著現代都市的建設與發展,幾世同堂的大家庭正在迅速減少,而獨立生活的新一代父母需要尋找屬於他們的育兒方法。相比於會有很多成年親戚一起照料孩子的舊時代,那個階段的人們確實生活在一個很不適應的狀態中。

根據行為主義者的觀點,孩子“必須被教導要獨立”。但事實上,強迫嬰兒獨立可能會導致更大的依賴性。而相對應的,如果一個人在嬰幼兒時代得到所需的東西,長大後會變得更加獨立。

在有關狩獵者族群的人類學報告中,他們的父母就是通過滿足嬰兒和小孩所有的需求,來使得蹣跚學步的孩子們也有足夠的自信獨自走進森林。

另一方面,對嬰幼兒常規的照料方式當然是迅速對他們的需求做出反應,從而避免孩子長時間的哭泣。但行為主義者鼓勵父母不要對嬰兒的哭喊隨叫隨到,不管他們是想要食物還是隻是想要陪伴與安慰。他們認為成年人應該擁有“掌控”這種關係的主動權。

這兩種做法的區別在於,前者的小孩很快學會了一種“提出需求-獲得滿足”的行為模式;而後者的小孩始終不明白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怎樣做才能獲得迴應與滿足。所以這樣養育出來的孩子呼叫幫助與關注的頻率是少了,但同時他們也更可能變得不善表達、不快樂、喜歡抱怨,甚至更難以得到真正的滿足感。

由於與人類大腦有許多相似之處,大鼠常被用來研究哺乳動物的大腦如何工作。在一項實驗中研究者發現,如果剛生下來的前十天中母鼠的營養狀態極差,那麼得不到營養上充分滿足的小鼠在餘生中都將對新的狀況感到更加焦慮。

這是由於哺乳動物中某些用於控制焦慮的基因,需要在出生後不久的這個關鍵階段被啟用。如果不幸錯過了,那接下來便只能靠藥物來減輕這種焦慮。研究結論表明,有數百種基因受到營養的影響。

神經學教授Michael Meaney與他的團隊在2001年的研究報告中陳述了相關的發現。他們證實了人類大腦中也有與大鼠類似的機制——照顧者的行為對於啟用和關閉基因起著決定性作用。

而且試驗結果還更進一步表明了,母親與孩子之間可以理解為一個相互反應的二元組。如果母親以積極的態度迴應與照顧孩子,彼此之間都會變得更加健康與快樂。這樣的情況也同樣反映在其他兒童的照顧者身上。

但事實上,這些實驗結果並未成為常識性的共同認知。現在依然流行著一些奇怪的想法,例如讓嬰兒獨自一人躺在嬰兒床或其他裝置中,讓他“哭出來”(cry it out)是更有益其成長的。這真的是對兒童大腦發育的嚴重誤解。

嬰兒通過手勢來表達需求,如果得不到及時響應,最終就可能通過哭泣來表達。就像成年人在口渴時需要喝水一樣,嬰幼兒哭泣時也是在尋找此刻所需的東西。成年人一旦滿足需求就會變得鎮定,長時間得不到滿足也會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嬰幼兒也是如此。

在大腦迅速發育的過程中,如果嬰兒承受過度的痛苦情緒,它將演變成對神經突觸的損傷。長時間的哭泣過程會使大量的荷爾蒙皮質醇被釋放出來,而這種激素是神經元殺手,也會損害海馬體的發育。它造成的後果可能不會立刻顯現,但誰知道在極度緊張的時候哪些神經元會生長連線失敗甚至消失呢?

另一方面,絮亂的壓力反應不僅可以在帶有壓力反應系統的大腦中被建立,也可以通過迷走神經在人體內建立。迷走神經是一種影響多種系統功能(例如消化系統)的神經。也就是說,生命早期的長期壓力困擾可能導致迷走神經功能不佳,甚至導致諸如腸道易激綜合徵等疾病的發生。

初生的嬰兒是依靠照顧者來學習自我調節的。當嬰兒受到驚嚇後父母抱著並安慰他時,嬰兒會建立起一個情緒撫慰的期望系統。這些被滿足的期望會融入自我調節的能力中,調節身體與大腦的平靜度。

如果任由嬰兒獨自哭泣,他們會在面對巨大的痛苦時學會另一套系統。那就是關閉感受、停止成長、停止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從而避免傷害。這也是為什麼放任不管一段時間後,孩子確實很少哭鬧“打擾”大人的原因。

最後,孩子的信任能力將被破壞。生命的第一年是建立對世界,對照料者和自我世界的信任感的關鍵時期。當滿足嬰兒的需求,使其無痛苦時,孩子會得知世界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地方,人際關係是相互支援的,而自我是可以滿足其需求的積極實體。

反之,需求被忽視的孩子會對人際關係和世界產生不信任感,其自信心也將受到損害。孩子可能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來填補內部空虛,來試圖重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從大人的角度出發,所謂“哭泣免疫法”這種不管不顧的照顧方式看似讓父母收穫了更多寶貴的私人時間,但失去的也許更多。

其中最致命的是對情緒的敏感度。嬰兒的哭聲本來是這個世界上最“揪心”的聲音,這是藏在人類基因中的本能反應。但長期學習忽略嬰兒哭聲的看護人將會同時喪失同理心,這是一個很微妙的變化,漸漸地看護人可能會不自覺忽略人際交往間那些對方傳達需求的微妙訊號,變得不近人情甚至鐵石心腸。

正常人類看到這種畫面都會下意識想去撫慰嬰孩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一開始在我們祖先環境中哭泣的嬰兒可能會驚動掠食者,由此我們不斷髮展出有助於減輕嬰兒痛苦的養育方式。但到了20世紀,有孩子的一代與有養育經驗的一代變成了兩個家庭,這使得人們失去了(非常偉大的)屬於祖母輩的廣泛知識,幾代人之間失去了讓嬰兒快樂成長的智慧。

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明白了諸如哭泣免疫法之類育兒方法的離譜危害。為了下一代以及一個更加健康的人類社會,科學育兒方法的廣泛科普,在新一代父母與更年長者生活環境隔離的背景下,正顯得越來越重要。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幼兒園留作業,要求家長陪孩子撿垃圾:這些親子活動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