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學問,光去學習而不會提問是無法掌握知識的,只有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提問,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理論,上課愛提問的孩子,他們學習能力更強,也學的比其他同學更紮實。那麼為什麼在小時候經常提問的孩子到了上學期間反而不願意提問了呢?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提問
我想大家應該都經歷過,孩子十萬個為什麼階段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無時無刻都在提問,但是為什麼到了上學以後反而不願意提問了呢?這跟我們家長的作風有很大的關係,第一,家長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耐煩,經常不回答孩子的問題,甚至說你還需要等你長大就知道來敷衍孩子,導致孩子不願意再提問,其次就是家長經常用命令的口吻讓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說讓孩子去刷牙,去洗臉,去寫作業等等不給孩子思考的機會,從而導致了孩子沒有思考的時間。從而也就養成了不提問的習慣。那麼如何幫助孩子重新找回提問的狀態呢?
多用開放式問題
在和孩子聊天時多用開放式問題。少用封閉式問題,所謂的封閉式問題就是提出一個問題後,孩子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而開放式問題詢問以後,孩子會思考很多想法來回答你,就比如說刷牙這件事,如果我們問孩子你刷沒刷牙,孩子就只能回答刷了我沒刷,而我們如果詢問孩子如何讓你的牙齒保持乾淨呢,這就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讓孩牙齒變乾淨,這就屬於一個開放性問題。
kwl提問法
我們說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習效率更高,掌握的知識更牢固,這也就是kwl學習法,K就是對學習的這個知識,我們目前掌握了哪些?W就是我們,我們想要了解哪些l就是學習完這個知識以後,我們學到了什麼,只有待在問題去學習,我們學到的東西也會更多更牢固。
學會提問的孩子,他們的思維能力也更強,更靈活幫助孩子學會思考,學會提問,提升孩子的學習制度能力,加強孩子的學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