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俗話說得好“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

“春捂”是指氣溫剛轉暖,但經常變化,“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地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人體就會難以適應,使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春季傳染病。所以在初春季節,年輕的父母們要給孩子“捂”著點兒,可使稚嫩的身體適應這種冷暖氣候的變化,有利於維護孩子恆定體溫的調節,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當然凡事皆有個度,如果到春末仍捂得很多,就過分了。

“二八月亂穿衣”,就是指在農曆的二月和八月,這兩個時間段里人們的衣裝打扮容易出現“混亂搭配”的現象。爸爸媽媽到底該怎麼給寶寶穿衣,才能避免“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

如何判斷衣服是否穿得合適

家長尤其是老人,經常摸著寶寶的手腳或額頭涼,就說衣服穿少了,這是不對的。

判斷寶寶體溫,要摸寶寶前胸或後背:

家長用手感覺寶寶背部面板是溫暖乾燥的,說明穿得合適;寶寶面板是潮熱或溼冷,都說明穿得太多了!穿得太多了!穿得太多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面板溼冷—說明出汗後被周圍冷的環境同化);寶寶面板是乾冷的,說明的確穿少了。

不要以老人的穿衣標準要求兒童

老人新陳代謝慢,需要多穿些衣服。但兒童新陳代謝快,1歲以上的寶寶經常跑跑跳跳,容易出汗,穿衣不宜過多過厚。所以基本上兒童穿衣情況和成人保持一致即可,甚至更少(相對來說,活兒童活動量是比成人多的)。小嬰兒可以適當比成人多穿一件單衣。

最需要注意保暖的地方——肚臍和腳底板

肚臍著涼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影響食物吸收消化。肚子著涼可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人體的下部血液迴圈較上部差些,容易受到寒冷空氣的侵襲,腳底著涼容易引發感冒。尤其很多寶寶喜歡光腳在地板上跑,家長要給寶寶穿上小棉襪,小腳暖和了,才能保證一身溫暖。

春季穿衣原則—隨時隨地根據需要增減衣物

1. 根據氣溫調節穿衣:

每天注意看天氣預報,在冷空氣來臨前的一到兩天,媽媽要適當給孩子增添衣物;氣溫有明顯增高,早晨起床時就不要給寶寶多穿,因為半途脫衣服很容易感冒。當晝夜溫差大於8℃時就需要“捂”,為孩子新增衣服,以免受寒。隨著氣溫的回升,不能減衣太快,待氣溫持續回升後,再多捂7~14天即可減衣。氣溫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2. 根據地點調節穿衣:

春天(尤其是停暖氣後)室內氣溫由於房屋熱惰性跟不上室外而產生內外溫差。這種溫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後達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當寶寶從溫暖陽光下、運動後滿頭大汗走進陰涼的室內,不要馬上脫衣物,儘量將汗擦乾淨,才能避免受涼致病。寶寶從冷的戶外進入比較熱的房屋(如大型商場、遊樂場),要提前幫寶寶把衣服脫掉,否則等到出汗再脫就很容易受涼感冒。不要讓寶寶坐在屋子或車子的風口上,如果汽車或火車車廂裡有暖氣的話,進出時應及時增減衣物。

3. 根據出汗情況調節穿衣:“先捂後脫”比“先脫後捂” 更容易感冒。

當寶寶玩得滿身出汗時,不要立刻脫衣服,應該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乾,讓孩子安靜下來,待汗水完全下去時再脫外衣(在室內)/把外衣穿上(要去室外)。寶寶外出活動時,寶寶著衣以進行一般活動不出汗為標準。做運動量大的遊戲時,如跳蹦蹦床時,要事先減少穿服。  

面對時而春風和煦,時而冷風陰雨的春季氣候變化,父母就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身體情況,要懂得根據氣溫的變化來調節寶寶的穿衣,才能讓寶寶遠離疾病,健康成長。

1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春節已過,孩子零花錢怎麼科學使用?高情商寶媽的做法,值得借鑑